就在不久前的东京车展上,一阵来自中国的风暴,正席卷全场。
主角是比亚迪,他们的展台被日本媒体围得水泄不通,闪光灯亮得像白昼。
也难怪日本人会如此震惊。因为这一次,王传福几乎把整个“家底”都搬了过来,开出的第一枪,就直接瞄准了日本汽车业最引以为傲的腹地。
有日本媒体甚至感叹:这一枪是致命的,中国车企正瞄准我们最后的防线!
不只是“小方盒”的精准打击
比亚迪这次全球首发了一款叫“RACCO”的纯电小车,这可不是什么常规操作。
这款车是专门为日本市场量身打造的,一个严格遵循当地“K-Car”标准的“方盒子”。
你可能不知道,这种长得像“剁椒鱼头”的小车,在日本有多受欢迎。
它占据了日本汽车年销量的三分之一,是无数普通日本人出行的首选。
比亚迪的RACCO,车身尺寸完全卡着标准线,整备质量仅950公斤,配上20kWh的刀片电池,续航180公里,完全够日本人在市区里打转。
这简直就是一把尖刀,直插日本车企的心脏。
但王传福的野心远不止于此。除了这款“信号弹”,比亚迪还带来了“纯电+混动”双重战线。
包括在日本首次亮相的插混车型海狮06DM-i,以及全新升级的元PLUS、海豚、海豹等纯电悍将。
甚至,连高端品牌仰望U9都出现在了展台上。从家用到豪华,从轿车到SUV,阵容之齐整,令人咋舌。
家电城里卖汽车?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比亚迪的销售策略。
如果你在东京逛BicCamera这种大型电器城,突然看到一个汽车展台,别怀疑自己的眼睛。
没错,比亚迪把车直接开进了家电大卖场。
这招数,简直和当年优衣库用“便宜+场景化”颠覆日本服装市场的打法如出一辙。
年轻人逛街买电器的功夫,顺手就能体验一下电动车,比专门跑一趟4S店方便太多。
而价格,更是狠得一塌糊涂。
ATTO3,也就是国内的元PLUS,起售价直接定在200万日元,差不多10万块人民币。
这个价格,直接把日本同级别车型的售价砍掉了将近四成!
不止于卖车,更要“搞事情”
能把价格压得这么低,背后是中国强大供应链的规模效应在撑腰。
宁德时代的电池,加上比亚迪自研的电机电控,成本优势太明显。
有日本网友算了笔账:“花同样的钱,买比亚迪能多开十年,谁还买自行车啊!”
光有低价还不够,比亚迪深谙当代年轻人的玩法。
他们在TikTok上发起比亚迪日本挑战,鼓励用户拍试驾视频;请科技博主直播拆解刀片电池,用“针刺实验”硬刚丰田的电池安全。
甚至还跟热门动漫《鬼灭之刃》搞联名,推出限定车贴,硬生生把电动车卖成了二次元圈的爆款。
效果立竿见影。比亚迪日本官网刚上线三个月,用户留资量就超过了传统车企半年的数据。
社交媒体上的话题量暴涨400%,不少日本年轻人感慨:“以前觉得中国车不行,现在才发现是自己格局小了。”
王传福的全球棋局
杀入日本,只是比亚迪全球化大棋局中的一步。
在此之前,王传福的目光早已投向世界。
在欧洲汽车工业的心脏德国,比亚迪连续两个月登顶新能源销冠。
在巴西,他们推出了宋PRO和皮卡鲨鱼;在泰国,他们专门开发了右舵版的海豚。
这种针对不同市场快速推出定制化车型的能力,源于比亚迪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和“技术护城河”。
从电池、电机、电控三大件,到易四方、云辇、天神之眼等黑科技,核心技术全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才是比亚迪敢于在全球任何一个“硬骨头”市场攻城略地的底气。
结语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日本的充电标准不同,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任也需要时间积累。
丰田、本田这些巨头绝不会坐以待毙,它们已经开始反击。
但比亚迪也早有准备,计划明年在日本推出高端品牌“腾势”,并与当地企业合建充电网络。
正如比亚迪日本社长所说:“我们不是来抢饭碗的,是要跟日本一起把新能源蛋糕做大。”
当比亚迪的车标亮在东京银座的广告屏上,这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胜利。
它标志着中国制造正在向全球价值链的顶端攀升,用技术和智慧,改写着“低价低质”的旧标签。
未来,你在日本街头看到有人开着比亚迪,真的不必奇怪。这,或许就是全球市场的新常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