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经典”的定义,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不过本期要聊的四款车型,绝对都算是无可争议的“经典老车”。一汽-大众宝来、东风日产轩逸、东风本田思域、一汽丰田卡罗拉,将这几款车型摆在一起,称其为国内紧凑型轿车的四大“上古神兽”一点都不过分吧?无论是品牌影响力、车系知名度、累计销量还是用户口碑,都堪称是行业标杆之作。
本次参与对比的四款车型都堪称是国内紧凑型市场的“活化石”,历经多代车型的发展,论资排辈几乎无出其右。价格方面,身处这个“内卷成风”的时代,就算是这些老资历的合资品牌车型,也必须要拿出诚意才能打动消费者。毕竟,当年的自主品牌车型对它们根本构不成任何威胁,可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一、外观
四款车型的外观设计不仅很有特点,而且或多或少也都具备一定的传承性,辨识度很高。毫无疑问,思域的整体风格最为年轻运动,毕竟有着Type-R作为精神图腾,因此即便是三厢版本,这个外观设计也依然能够成为加分项。相比之下,另外三款车型就显得比较“普通”,并没有太多惊喜或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记忆点,由内而外散发着传统家用紧凑型轿车的味道。
车身尺寸方面,这四款合资品牌车型还都算是比较讲“武德”,并没有出现过于夸张的越级表现。其中,宝来是本次对比中轴距唯一低于2700mm的车型,不过2688mm的成绩客观来说对于紧凑型车也完全合理,只是如今市场越来越“卷”,所以才显得它看上去有些另类而已。
外部配置环节,四款车型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缺失,取舍无可避免,用户需要结合个人喜好以及日常使用情况进行选择。需要注意的是,思域仅配备了卤素大灯,不仅看上去十分廉价,而且实际的照明效果也确实无法与LED大灯相媲美。其中,轩逸独享主动闭合式进气格栅以及速度感应式雨刷,而卡罗拉配备的自适应远近光又是另外三款车型所不具备的,算是一些小亮点。
二、内饰
内饰部分,四款车型均采用对称式中控台布局,宝来和思域的设计多以直线为主,视觉效果规整且有秩序。相比之下,轩逸和卡罗拉则是加入了更多的曲线元素,显得柔和且富有层次感。虽然做工比较细致扎实,但是用料表现就只能说中规中矩,并无太多惊艳之处。
当然,在人机工程学设计和空间布局等方面,合资品牌还是展现出了深厚的造车功底。四款车型都没有为了追求科技感而过分简化物理按键和旋钮,虽然这与目前主流的行业趋势有些背道而驰,但是坚持传统有些时候未必是坏事儿。全面智能化固然是未来的发展目标,不过在此之前,简单好用一定才是绝大部分用户的根本诉求。
内部配置层面,轩逸搭载的Nissan Connect超智联系统支持语音免唤醒词以及声纹识别,而思域则是独享自动空调并带有温度分区域控制,只可惜并未配备后座出风口。宝来配备的中控屏尺寸最大,达到12英寸。另外,其还通过皮质方向盘和仿皮材质座椅两项配置,营造出了相当不错的高级感。对比之下,卡罗拉的内部配置单就显得空白很多,相较另外三款车型可以说是毫无竞争力。
三、性能
动力方面,在本次对比的四款车型中,只有轩逸搭载的是自然吸气发动机,1.6L排量,最大功率99kW,而另外三款车型均为涡轮增压发动机。除了宝来使用大众经典的7挡干式双离合变速箱外,其余车型选择的都是以平顺性和燃油经济性为核心卖点的CVT变速箱,这倒是也很符合车型定位。
其他配置部分,宝来和轩逸均采用非独立式后悬架,前者甚至仅配备了普通的盘式前制动器。虽然不能仅凭硬件配置就轻易否定车辆的舒适性和制动表现,但就“卖相”来说,确实是稍微差了一些。
四、安全
安全配置部分,思域不仅搭载了主/副驾膝部气囊,而且还独享后排侧气囊、被动行人保护以及疲劳驾驶提示。不过,整体表现最为惊艳的还是卡罗拉,其最大亮点在于配备了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前方碰撞预警以及主动刹车/主动安全系统,相较宝来和轩逸优势十分明显。
五、驾驶辅助及智能化
驾驶辅助方面,依然还是卡罗拉的综合表现最为出色,软硬件配置都很拿得出手。首先,Toyota Safety Sense辅助驾驶系统早已是名声在外,再加上单目前方感知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使其具备了全速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2级辅助驾驶以及车道居中保持功能。
智能化配置部分,轩逸不仅支持OTA升级,而且还配备了Wi-Fi热点以及车载KTV。相比之下,宝来在这方面的配置缺失相当严重,并无任何亮眼表现。
总结:
毫无疑问,在国内紧凑型车阵营中,宝来、轩逸、思域、卡罗拉这四位“上古神兽”的名字,早已成为了传奇。虽然历经时代变迁,即便身处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这几款车型也依然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上山的人永远不要嘲笑下山的“神”,况且属于合资品牌紧凑型车的传奇故事,这还远未落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