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大洗牌,轩逸又赢了,宝来第52,谁能想到?

燃油车大洗牌,轩逸又赢了,宝来第52,谁能想到?

01
我上周刚和朋友聚餐。三个人里,两个还在纠结是买电车还是坚持燃油。
结果,一个突然说,家里那台轩逸十年了。还真舍不得换。理由很简单。一句话,‘就是省心’。
这不,七月燃油车销量榜一出来,轩逸直接吊打了全场。2.6万辆。
其实我们这拨人也习惯了榜单变天。但有些变化,如果你没仔细琢磨,还真容易看漏。

来,今天就不整虚的,我替各位仔细盘一盘。
怎么轩逸能年年这么猛?吉利博越L又是怎么冲出来的?榜单后面那个熟悉的宝来,咋就混成第52了?
数据里有门道。市场在变。你要让钱包省事不踩坑,这行情必须看明白。

02
先说头部厮杀。轩逸、朗逸,这两位‘老熟人’还在扳手腕。榜单上,轩逸2.6万,朗逸2.3万。
别觉得这没啥意思。背后可是一堆合资大厂拼全家桶的结果。除了轩逸,丰田RAV4荣放和凯美瑞都进了前五。
丰田这两年看着不声不响,实际上在燃油领域越混越滋润。尤其RAV4荣放1.8万辆,凯美瑞也挤进第五。
德系也没躺平。速腾、迈腾、帕萨特、途观L这四兄弟,活生生把榜单前十变成了大众之家。

但爆点在第三。吉利博越L整出来2.1万辆,直接杀到季军。这可是合资SUV一路爽到头的年代里,第一个闯进前三的自主SUV。
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国产品牌能忍。也能卷。靠配置、价格,硬生生挤开一条道。

03
排名背后藏的,其实是不同品牌打法。
我当年在4S店实习,师傅就一句话:‘榜单前几名,售后永远人头攒动。’
轩逸、朗逸类的,优点不是马力有多炸裂。是‘开着方便,故障少,能卖还不掉价’。
说白了,人到中年不想折腾,一辆车用个五六年图啥?就是省心。
丰田也是这一套。看着配置寡淡,其实内里拿着GB 9743-2024质量管理那老一套,不花俏,皮实耐用。
这才是销量铁打不动的原因。

有个误区必须说说。有人老觉得德系就是驾驶感神宗师,其实你真跑跑迈腾、帕萨特,更多是中庸。
讲性能炸裂,家用车根本不沾边。可在安全、品质、空间上,德国人有一套,‘少出问题’。
越到榜首,实用属性决定一切。

04
接下来说豪华区。宝马3系1.1万辆,豪华头牌没悬念。
奥迪A6L(1.07万辆)竟然把宝马5系(9480辆)压下去,老实说,我还挺意外。
最有意思的还是奔驰E级(7700辆),榜单第36,懂车的都知道这不是产品不行。
更多是‘新能源下探、换代周期’,再加上奔驰在中国开得太满了,可能有点审美疲劳了。
至于奥迪Q5L和奔驰GLC,销量都在八九千徘徊。豪华SUV市场,新能源开始抢地盘,增长上不太亮眼。

有个细节,丰田赛那成了唯一能进前40的MPV。7341辆,这数据看着不猛,但新中产和家用市场里,它就像那瓶藏在柜子角落的老酒,想喝的人都知道,买它更像买个‘安心’。

05
榜单不止看头部,后面才更有味道。
比如,哈弗H6只有4182辆,只排到第72。曾经的神话,现实里不进则退。
捷途旅行者、汉兰达、逍客倒还过6000大关,宝来和伊兰特也还有5000以上的撑面。
说句大实话,这里卷的不是配置,是存量市场。

你还会发现,思域、蒙迪欧这帮带点情怀的车型,销量勉强混进前80。雷凌和途胜,大概也就3000出头。普拉多、凌渡、威朗这种老江湖,有点‘不服老也得服’的意思,月销只剩一千多。

06
让我多插一句。
有种声音,说燃油车锁死了,电车一家独大。
我真不信。燃油车榜单变天快,生存打法还在自我进化。某些网红说‘自主品牌崛起就是合资死期’。
难。
榜单头三名还是轩逸、朗逸、博越L。自主品牌冲进来要几年才见效果。前面的规则,还是品质第一、性价比第二。

你说合资品牌就没戏了?
我同事就刚换了台帕萨特。选它,没别的。就图‘二手不掉价,机修没毛病,用五年还能卖钱’。
凡事别听宣传尽信。自己多看、多试,能踏实自己的钱包,才是真理。

07
今天盘榜单不是让你盲从销量。
正常用车心态嘛,总结三句话:
第一,家用、省心、大品牌依然是主流。
第二,自主品牌靠性价比有机会,但大考才刚开始。
第三,别追概念,买车还是要看常年榜单真实数据。

你要问我下手啥车?
还真没标准答案。有时候,买得安心,上路心里不慌,就已经值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