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汽车博主发布对某国产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新款旗舰SUV进行的底盘NVH实测视频,播放量迅速突破百万。令人惊讶的是,在外观和智能化广受好评的同时,这款售价超50万元的“豪华智能电动SUV”,在NVH(Noise, Vibration, Harshness,噪音、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测试中表现平平,尤其在低速通过减速带时的底盘“咚咚”异响,引发大量网友质疑:“花50万,还得忍受异响?”
到底发生了什么?NVH为什么会成为“豪车滑铁卢”?今天我们就从底盘NVH测试的角度,拆解这场“吃瓜”背后的技术逻辑。
1.NVH测试:不仅是“听个响”那么简单
NVH是衡量整车品质感和舒适性的关键指标,尤其是在电动车无发动机轰鸣声遮掩的背景下,NVH成为裸评整车工程质量的试金石。
NVH测试一般分为:
噪声测试(Noise):包括车外噪声、车内噪声、异响测试等;
振动测试(Vibration):通过加速度传感器采集车体各部件振动;
声振粗糙度(Harshness):主观感受为主,量化手段为辅助。
而底盘系统中的悬架结构、衬套、连接刚性、减震器调校、车身匹配度都是NVH表现的决定性因素。NVH优化,早已不是一个“调调音响”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项“全栈级”的系统工程。
2.电动车底盘的“新挑战”:静得出奇,响得扎心
相比传统燃油车,电动车在NVH上的“挑战”主要有三:
背景噪声低,异响更显眼:电机运行本就更安静,导致风噪、胎噪、异响更容易“暴露”;
轻量化材料替代钢材:如铝合金副车架、复合材料电池托盘等,刚性和振动特性不同,对NVH带来新变量;
平台一体化结构复杂化:滑板底盘、电池结构一体化设计使得振动路径更复杂,调校更困难。
以此次“被翻车”的新车为例,其采用了大面积的铝合金底护板与轻量化副车架,并搭载大尺寸电池包。看似先进,但在应对低速冲击时,部分非结构件的回响声却成了“硬伤”。
3.数据对比:行业“优等生”与“补考生”的NVH成绩单
根据中汽研测试中心2025年上半年NVH评分榜数据显示,在25款主流新能源SUV中,底盘异响控制得分前五名依次为:
而此次引发争议的车型,底盘异响测试仅得75.6分,主观舒适度评级为B级(满分为S级),与其高端定位显然不符。
4.幕后难题:底盘NVH优化,究竟“难”在哪?
“很多时候,不是企业不想优化,而是——动不得。”这是一位整车NVH工程师在沙龙上说出的肺腑之言。底盘NVH问题有几个“雷区”:
异响源定位难:金属碰撞、塑胶共振、减震器疲劳等均可能导致异响,现场找不准源头,实验室无法复现;
权衡多目标:你想要轻,又想舒适;想要运动感,又想静音?鱼和熊掌并不易兼得;
产业链协同难:底盘设计部门、供应商NVH团队、主机厂集成工程组,需要高效协作和试验验证闭环,否则“你改A、我动B,问题一直在C”。
5.AEE大会观察:NVH测试成为“底盘竞争”新焦点
在不久前闭幕的AEE2025中国汽车底盘生态链展览会上,NVH成为多个底盘展商重点展示的技术方向。
某车企展示“智能主动降噪副车架”,可实现高频异响主动抵消;
某测试设备厂商带来了“动态异响声源定位系统”,可实车跑道实测并AI标记异响位置;
多家整车厂则纷纷提到,未来NVH性能将作为底盘采购“入门门槛”,而非附加项。
“底盘NVH做不好,品牌调性就立不住。”在高端电动车“质感为王”的时代,底盘NVH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面子工程”,而是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复购率乃至口碑的核心战场。无论是豪车翻车,还是新势力崛起,NVH测试都将是那个“检验真功夫”的盲盒。
未来,谁能静下来搞技术,谁才有底气安静地赢。
AEE2025中国汽车底盘生态链展览会将于10月22-24日在苏州举办,汇聚来自全球的300+领先企业,全面展示涵盖底盘设计开发、智能底盘、EMB线控制动、线控转向、智能悬架、底盘轻量化、底盘电动化、材料与工艺、装配与测试、动力与驱动、电池与托盘等最新技术与解决方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