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坏了,硕士师傅也只能劝你重启试试

东莞最近搞了个新能源汽车维修大赛,这事儿本身没啥,但有意思的是参赛选手的学历,本科起步,硕士都有仨。

我看到这个新闻,第一反应不是欣慰,是害怕。

害怕什么?害怕以后我的车坏了,4S店接待我的师傅,上来不是问我哪儿坏了,而是扶一下眼镜,然后问我:“道友,您这台座驾的灵力回路似乎出现了阻塞,因果律有点紊乱,可否容贫道为您开个光,重塑一下底层逻辑?”

你看,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一个汽车维修工的比赛,硬生生搞出了中科院院士选拔的紧张感。这说明什么?说明修车这活儿,马上就要卷成修仙了。以后没个博士学位,你连拧螺丝的资格都没有,因为那个螺丝旁边可能就贴着一个二维码,扫开是三万字的《高压系统安全操作白皮书V13.7修订版》。

这就叫不务正业。

讲真,现在的新能源车企,一个个都跟疯了一样。他们造的已经不是车了,是一个个会跑的服务器,一个轮子上的巨型充电宝,一个塞满了压缩毛巾技术的钢铁盒子。软件定义硬件,OTA升级比我妈催我结婚还勤快。今天给你个新功能,明天给你个新BUG,典中典了属于是。车内KTV,车载无人机,甚至还有人在研究怎么在车里打麻将,就问你怕不怕?

这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掀桌子式竞争,最终的压力给到了谁?除了给到我们这些车主的钱包,就是给到了维修师傅们的发际线。

以前修车,老师傅听一耳朵,敲两下,就知道是发动机积碳还是变速箱打滑。现在呢?师傅得先沐浴更衣,然后插上OBD接口,看着满屏幕的数据流和错误代码发呆。一个小小的车窗升降失灵,背后可能不是电机坏了,而是某个域控制器跟网关闹别扭了,或者是某个版本的软件跟车身BOM单八字不合。

新能源车坏了,硕士师傅也只能劝你重启试试-有驾

这他妈的简直就是胡闹!

所以你看这个比赛,考的都是什么?“多系统原理与诊断”、“全车疑难电器故障排除”。翻译过来就是,怎么在一堆互相打架的代码里,找到那个带头闹事的bug。这哪里是修车,这分明就是IT民工在给一坨不会说话的钢铁疙瘩做debug。这些拿着接地电阻仪的师傅,跟华尔街对着K线图的交易员,在精神状态上是高度统一的。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真的经历过那个单纯的年代。那时候的车,坏了就是坏了,是个物理问题。现在的新能源车,坏了是个玄学问题。我朋友的特斯拉,有一次就是死活开不了门,他站在车外用APP,用车钥匙,用嘴骂,都没用。最后4S店远程刷了一下系统,门开了。理由是什么?不知道。解决方案是什么?重启试试。

这就像雷电法王杨永信在治疗网瘾,电一下,就好了。至于为什么好,不重要。能好,就是能好。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修车师傅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因为车企不装了,摊牌了。他们承认自己做的就是个半成品,一个需要不断打补丁的beta版产品。而维修师傅,就是那个最终端、最可怜的“补丁安装工程师”。他们需要极高的学习能力,才能跟上车企整花活儿的速度。今天发布个800V,明天搞个碳化硅,后天再来个中央计算平台,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说你们地球科技树怎么点的这么歪。

新能源车坏了,硕士师傅也只能劝你重启试试-有驾

说起来,我楼下那家兰州拉面好像又涨价了,这年头除了工资什么都在涨。

我们总说,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因为最复杂的交通博弈,永远发生在最不讲规则的地方。同样,新能源车维修技术的上限,也不在实验室里,而在于一个喝多了的用户,非要在车机上装一个盗版的斗地主,然后把系统搞崩了,你猜猜这算谁的责任?

所以,别看奔驰宝马还在那儿聊什么品牌底蕴,什么驾驶乐趣。真正的豪华是什么?是你的车坏在路上,能有一个人,而不是一个AI语音助手,告诉你问题出在哪,并且能修好。而不是让你加一个三百人的维权群,在里面接龙@官方。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修车师傅比作修仙道友,好像有点不尊重人。但你仔细想想,这不比“赋能”、“抓手”、“闭环”这种互联网黑话好懂多了?他们就是在渡劫,渡车企们吹下的牛逼和挖下的坑。

新能源车坏了,硕士师傅也只能劝你重启试试-有驾

所以,东莞这个比赛,它不是一个普通的技能大赛。它是一个风向标,一个求救信号。它告诉我们,那个我们熟悉的,可以用扳手和机油解决问题的汽车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未来,你的车可能不需要年检,但你的车机系统需要每年杀毒。给你修车的师傅,可能上一份工作是在阿里写代码,因为受不了996才来修车,结果发现修车比写代码还烧脑。

那么,新能源车维修的终极奥义是什么?是别坏。因为一旦坏了,你和硕士毕业的师傅两个人,都得对着这堆三大坨玩意儿和代码发呆,最后得出唯一共识:要不,咱重启试试?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