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的时候,一进4S店,除了那堆人在忽悠你签单,旁边还会亮出个礼包舞台剧。比如赠品很多:贴个膜、脚垫、行车记录仪……刚开始你可能还会觉得哎呦,挺贴心的嘛,实际上都是套路。就是为了引流,别相信那一套。
我记得有次我朋友买车,他问销售经理:这个礼包拿了有没有坑?销售笑眯眯:没有啦,都是公司给的,意图就是让你感觉划算。事实呢?我后来给他看了下市场价格。贴膜,网上几百块都好几家品牌,自己还能装,或找个熟悉点的车店装都比这里便宜还靠谱。而这里卖的免费贴膜质量也挺差,不隔热,两年三年就起泡。
有人会问,那赠送的脚垫、记录仪有用吗?其实也不一定。很多时候店里套的那个脚垫,甚至颜色都不搭调,材质也是打折的产品。有次我看了个朋友买的,脚垫上面写着豪华进口材料,花了个几百块,我一看材质,明显就是塑料加厚版。后来问了个修理工,他说:这玩意就是皮包纸,坐长了脚都湿了。你说值不值?我猜没那么复杂:他们就是想让你觉得东西都挺好,然后你花也得花点。
然后是行车记录仪,我倒是一直觉得还可以——你说档次、价格差异挺大的。很多人跟我抱怨:我这款两百多,能拍高清夜景,真挺省心。但实际上,某虎搜搜,各个价位的品牌都能淘到,买个4S店赠品的记录仪,除非真的挺靠谱,有品牌保障,否则大部分其实差不多。更别说,自己预先买个网红款贴膜、行车记录仪,还能省下一大笔,关键是还能挑到心仪的样式。
我自己曾经很在意那些免费赠送的多样礼包。刚开始几十年前开第一辆车的时候,确实会觉得多点赠品,挺值的。后来经验告诉我,这个套路套路得很——你每次走到贴膜店、换脚垫的地方,结束一轮后,经理都能跟你细说:你这个膜其实不隔热,稍微升级的才实用。或者这脚垫太次,要不我给你换个真皮的,便宜点?我就想问他:你们是不是都用这套套路,哪个版本都信你们的忠告。
我也得承认,有些赠品还不错。比如说,家里一台监控摄像头970块买了个送安装服务,倒是挺好用,不像脚垫——明明可以由自己找靠谱点的地方装,非搞个几百元的官方套餐。这怎么说呢?我觉得这些免费垃圾,除了商家的利润点之外,厂家也无所谓,库存多的东西,奖励点给销售也舒服。真要用的,我宁愿自己网络查个靠谱牌子的,抠门点的小半天,买个好点的。
更让我觉得讽刺的是,他们赠的东西质量差得离谱。你试想:一套普通的脚垫,几百块就能买到,比店里赠的好多了。还记得我的一位同事卡在脚垫上,最后放弃了,花的钱还比厂里赠的多。试问,赠品的成本和品质都是这样,反倒让人觉得这钱花得不值。还不如自己找个便宜点的牌子,买个真皮的,坐几年不发霉。我刚才翻了翻相册,发现之前拉车的老同事还在用九十年前的旧脚垫,绿色的,有点泛白,要不是车子还可以开,他也不想动。
这里倒可以问一句,你遇到过类似套路吗?我感觉,差不多每个人买新车都会遇到此类套路礼包。就像路边的免费洗车,其实最后都得用自己带的洗车剂和海绵,店家是赚了洗车的钱,赠品只是个幌子。
这也是车企和4S店的一个策略。他们不用太讲究品质,赠的东西可能就是个漂亮的壳。相反,自个儿买的东西,反倒能挑到心意,花得也少。你要是懂点,也不难,从网络上找个信得过的店,就是几十块钱能搞定一套贴膜,省心又实在。
最后我还在想,有没有一种可能,未来这种套路会变得更硬核?比如说,有没有可能车厂出点真货,把赠品升级成真正有用的东西?又或者,根本就不用礼包这个概念,直接价格透明点。也许真诚才是未来的趋势?(这段先按下不表)
总之吧,买车,别光盯着礼包,买到手里的东西,才是硬道理。你会怎么做?会不会像我一样,挑选这点小细节?或者说,其实你心里早就知道礼包背后藏了套路,只是不好意思开口罢了。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