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油可电”的车卖疯了,但你真知道插混和增程差在哪吗?
我试过不下20款新能源车,从理想L系列到比亚迪汉DM-i,从问界M7到长城蓝山,踩下电门那一刻,表面看都安静平顺,可跑上一圈下来,差别大了去了。不是所有“可油可电”的车,都能叫“省心省油”。这两年,插混和增程吵翻了天——一边说“增程是未来”,一边喊“插混才是王道”。可你有没有发现:增程车高速上坡时发动机轰得像拖拉机,而插混却稳如老狗? 别急,今天我就带你摸清这两条技术路线的“底裤”,看完再买车,不亏。
一、先说“增程”:电是主角,油是后勤,但后勤真能扛住压力吗?
增程车,说白了就是“自带发电机的电动车”。你踩电门,永远是电机在干活,发动机不碰车轮,只负责发电。这设计听着挺美——市区用电,长途用油,电感十足、平顺安静,像理想L8、问界M5,开起来真像30万的豪华电车。
我试驾过理想L9,市区通勤那叫一个丝滑。一脚电门下去,推背感来得又快又稳,车内静得能听见空调风声。再加上大屏、冰箱、零重力座椅一拉,后排直接变“客厅”。难怪那么多家庭用户冲着它去。
但问题出在“亏电”之后。
有次我从北京开理想L8去张家口,山路多、坡度大,电量从80%一路掉到20%。这时候,增程器(也就是那台发动机)开始拼命发电。结果呢?发动机噪音瞬间拉满,像台老拖拉机在脚下突突突,车速一上100,方向盘都有轻微震动。更离谱的是油耗——表显从7L飙到12L,高速亏电油耗比某些油车还狠。
为什么?因为增程器发电功率有限,电机猛踩,电不够用,发电机就得超负荷运转。这不是车坏了,是设计逻辑决定的:它本质是“电驱优先”,但没给发电机配个“大力士”。
所以,增程车最适合谁?
家里能充电,日常通勤为主
不常跑高速,尤其不常跑山路
追求舒适、大空间、智能化配置
对油耗不敏感,更在意“电车感”
二、再看“插混”:油电协同,才是真·全能战士
插混,全名叫“插电式混合动力”,听着老派,但它才是“闷声发大财”的狠角色。代表选手:比亚迪DM-i、长城Hi4、吉利雷神。它们的逻辑完全不同:不是“电驱为主”,而是“谁合适谁上”。
拿比亚迪DM-i来说,我试驾过秦PLUS DM-i,满电时,它就是台纯电车——安静、顺滑、0油耗。但一旦电量见底,它不会像增程那样“慌”,而是智能切换到“发动机直驱”或“油电混联”模式。
有次我跑长途,从深圳到长沙,全程800公里,没充一次电。结果呢?表显油耗4.3L/100km,实测也就4.8L。关键是,全程动力没衰减,高速超车一脚油门,电机+发动机同时发力,推背感还在。
这才是插混的精髓:它不依赖电池,也不依赖油,而是让油和电“打配合”。
低速用电,安静省钱
高速用油,高效稳定
急加速时,油电齐上,动力不打折
而且,DM-i这类系统对发电机要求低,因为它不需要“发电供全车”,而是“按需供电”。所以亏电时,发动机声音小、震动少,油耗也压得死死的。
但插混也有短板。
比如,很多插混车为了省油,电机功率没增程那么猛,初段加速没那么“冲”。内饰和智能化,早期也拼不过理想、问界这些“新势力”。不过现在,比亚迪汉DM-p、唐DM-p这些高端款,也把冰箱彩电大沙发安排上了,差距正在缩小。
所以,插混更适合谁?
充电方便,但经常跑长途
追求低油耗、低使用成本
想要“电车体验+油车安心”
对动力稳定性要求高
三、真实车主怎么说?听听他们的“血泪史”
我在车友群里蹲了三个月,收集了几十个真实反馈。
增程车主老张:
“我买理想L7,就是图安静舒服。市区上下班,一周充一次电,成本比油车低一半。但上个月跑川西,海拔3000米,爬坡时增程器狂叫,油耗直接破15,后排孩子都被吵醒了。以后再也不敢这么跑了。”
插混车主小李:
“我开秦PLUS DM-i,公司充电便宜,每天当纯电开,一个月油钱不到200。出差也不慌,加满一箱油能跑1200公里。最爽的是,亏电时油耗也就5个出头,稳得一批。”
增程车主阿美:
“我喜欢问界的智驾,高速自动变道、上下匝道特别顺。虽然油耗高点,但我不在乎,我图的是开车不累,坐着舒服。”
插混车主老王:
“我之前想买增程,试驾完觉得‘电感’是强,但一问油耗,算了。我这车天天跑工地,路况复杂,插混的四驱系统和稳定动力更靠谱。”
四、横向对比:理想L7 vs 比亚迪唐DM-p
我们拿两款热门中大型SUV来比:
项目 理想L7(增程) 比亚迪唐DM-p(插混)
纯电续航 210km(CLTC) 215km(CLTC)
综合续航 1315km 1020km
亏电油耗 7.6L/100km 6.5L/100km
动力系统 增程式,电机驱动 插混,可油可电可混联
0-100km/h 5.3秒 4.3秒
智能驾驶 华为ADS(高阶) DiPilot(L2+)
舒适配置 零重力座椅、大屏、冰箱 底层配置高,高配也有冰箱
结论:
要智能、要舒适、要“电车感”,选理想L7
要动力、要省油、要全路况稳定,选唐DM-p
五、技术路线之争:未来谁主沉浮?
很多人说“增程是落后技术”,我不同意。增程的逻辑是“电动化过渡”,它让传统车企快速转型,也让用户低成本体验电车。理想、问界靠它打下江山,不是没道理。
但插混,尤其是DM-i这种“以电为主、油为辅”的系统,才是技术更复杂的“全能方案”。它不光省油,还能应对各种复杂路况,更符合中国“多场景用车”的现实。
未来会怎样?
我判断:短期看,增程靠“舒适+智能”抢市场;长期看,插混靠“效率+稳定”赢口碑。
而且,随着电池技术进步,插混的纯电续航会越来越长,甚至接近增程。到时候,插混的优势会更明显。
六、到底选哪个?我的建议
别听网上瞎吵,关键看你的用车场景:
✅ 选增程,如果:
主要在城市开,有家充
喜欢大屏、智能座舱、舒适配置
不常跑高速或山路
油耗不是首要考虑
✅ 选插混,如果:
经常跑长途或复杂路况
追求低油耗、低使用成本
想要“电车体验+油车安心”
对动力稳定性要求高
一句话总结:
增程是“舒适派”,插混是“实用派”。
你喜欢“客厅SUV”,就选增程;
你想要“全能战士”,就选插混。
最后留个问题给大家:
你更看重“电车感”还是“真省油”?
如果是你,会怎么选?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我会挑10个留言,送你一份《新能源车避坑指南》PDF,全是实测干货。
对了,下次我准备试驾比亚迪新出的“全地形插混”车型,听说能在雪地自动切换模式,要不要我拍个视频给大家看?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