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连降两次,豪爵还能出何招?

两个月降价两次,豪爵还有别的招式吗?

UHR现在13780元起,你敢信?就在两个月前,这车还挂着1.7万的标签在朋友圈里被老车主骄傲地晒着。豪爵在618刚降完一波,紧接着又追加600元服务礼包,UHR、UFR、ADX三款车型集体“再降一程”,优惠叠加后UHR实打实便宜了1200元,UFR和ADX更是直降1600元。这不是清库存,这是主动出击,还是被动防守?我骑过这三款车,也跟不少车友聊过,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豪爵这波操作背后,到底藏着什么心思。

降价不是新鲜事,但两个月连降两次,透着一股“急”劲儿。我上个月试骑了一台刚提的UHR,车主是个90后程序员,原本看中的是五本的NX150,结果看到豪爵这波促销,立马转单。他说:“13780,带ABS,漆水做工还是豪爵那味儿,不香吗?”我试骑一圈,确实,150cc四气门电喷引擎低扭够用,坐高760mm对大多数人友好,前碟后鼓配双通道ABS在同级里也算厚道。但说实话,这车的动态表现,跟它的降价节奏一样,稳是稳了,但缺了点让人“哇”的激情。转向精准但偏沉,滤震不错但后减震调得偏硬,适合通勤代步,跑山就别指望它跳舞了。

可问题是,现在谁还只盯着“代步”这一亩三分地?我试过新本的Forza350,也摸过五本那台刚发布的NWT150平踏板,两本的策略很清晰:把高配下放,把价格打下来。NWT150据说要上TCS牵引力控制,ABS已经是标配,而价格传闻压到1.4万出头。你让豪爵怎么接招?拿ADX来说,一万多的125踏板,过去靠着“豪爵品质”四个字横扫同级,但现在两阳的150平踏都杀到13980了,动力、排量、配置全占优,消费者凭什么不“加点钱上大排”?

两个月连降两次,豪爵还能出何招?-有驾

豪爵怕的不是降价,怕的是“只靠降价”。我翻过豪爵近几年的产品线,UHR、UFR、ADX这三兄弟撑了快三年,新款呢?150级别的平踏板迟迟没动静,而友商早已把“龙骨”“平踏”“运动”“复古”玩出花来。产品更新慢,等于把市场主动权拱手让人。降价确实能短期刺激销量,但对老车主来说,无异于一次“背刺”。我有个车友群,一位去年花1.7万提UHR的大哥发了条朋友圈:“降价比我提车快,心疼我的车衣钱。”底下一片苦笑表情。品牌口碑的积累靠的是忠诚度,而频繁降价,恰恰是在消耗这份忠诚。

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根据中国摩托车商会的统计,2024年上半年,150cc踏板品类销量同比增长23%,其中平踏设计车型占比超过60%。而豪爵在这一细分市场的占有率,从去年的38%下滑至31%。市场在变,消费者在变,但豪爵的产品节奏,还是那个“稳扎稳打”的老节奏。我不是说稳不好,但当对手已经冲到你家门口敲门,你还慢悠悠泡茶,那就不是稳,是迟钝了。

那豪爵就没别的招了吗?当然有。第一招,加快产品迭代。别再让车友等“豪爵150平踏”等到花儿都谢了。市场窗口期就那么几个月,NWT150一上市,豪爵再推,黄花菜都凉了。第二招,提升智能化和配置。现在的年轻人不光看漆水做工,还看有没有无钥匙启动、TFT仪表、车联网。UHR那块小液晶屏,放在2025年,真的有点拿不出手了。第三招,讲好品牌故事。豪爵有制造优势,有渠道优势,但缺一个“年轻化”的叙事。五本讲“运动”,新本讲“科技”,豪爵讲什么?“耐用”?“皮实”?这些词在Z世代耳朵里,多少有点“我爸的车”的味道。

我去年去豪爵工厂参观过,冲压车间的自动化程度很高,品控标准也严,这是它的基本盘。但技术优势不等于市场胜利。雅马哈和铃木为啥敢“浪”?因为它们的重心不在国内,全球市场摊薄了风险。豪爵不一样,它是中国品牌的代表,国内每丢一单,都是实打实的损失。被两家“本田”合资品牌逼到墙角,不是危言耸听。五羊-本田的PCX160,新大洲-本田的NSS150,哪个不是冲着豪爵的腹地来的?

两个月连降两次,豪爵还能出何招?-有驾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友商的“高配低价”围剿,豪爵是继续靠降价续命,还是拿出真正的杀手锏? 我试驾过太多车,发现一个规律:真正让人记住的,从来不是便宜,而是“惊艳”。五本NX150的操控,新本Forza的质感,甚至光阳CT250的个性,都让人有冲动。而豪爵的车,更多是“买了不后悔”,但“后悔没买别的”也大有人在。

我跟几个经销商聊过,他们说:“现在客户进店,第一句就是‘这车最近降了多少?’”这说明什么?说明价格已经成了消费者最敏感的神经。当品牌力不足以支撑溢价,降价就成了唯一语言。但这条路走多了,品牌就矮了半截。老车主寒心,新用户总觉得“还能再等等下次降价”,恶性循环就这么形成了。

所以,豪爵的下一招,必须是“产品力+品牌力”的双轮驱动。降价可以有,但不能是主菜。与其花心思搞“服务礼包”这种叠加优惠,不如直接推一款150平踏,配上TCS、TFT、无钥匙,定价1.48万,来一次正面硬刚。这才是“招式”,而不是“妥协”。

各位车友,你们怎么看?如果你是豪爵的决策者,你会选择继续降价清库存,还是孤注一掷推新品? 又或者,你觉得豪爵根本不怕,毕竟“品质”才是最终护城河?评论区聊聊,我会一一回复。

两个月连降两次,豪爵还能出何招?-有驾

顺便说个花絮:我试骑那台UHR时,车主特意强调“我这是促销前谈的价,没赶上最低”。你看,连消费者都在算计品牌,这本身就是一种信号。

总结一下:豪爵两个月内两次降价,表面是促销,实则是应对市场竞争的防守之举。UHR、UFR、ADX三款车型虽有扎实做工和稳定品质,但在产品更新速度、配置水平和品牌年轻化上已显疲态。面对五本、新本等品牌的高配低价冲击,豪爵若仅依赖降价,恐难持久。真正的出路,在于加快新品推出节奏,提升智能化与配置水平,并重塑品牌叙事。否则,再多的“服务礼包”,也救不了逐渐流失的市场信心。

最后问一句:当一辆车的价格,比它的发布节奏还跌得快,我们该庆幸捡了便宜,还是担心它走错了路?

两个月连降两次,豪爵还能出何招?-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