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我朋友老周可郁闷了,他刚买了辆二手车,听 4S 店店员说 “5000 公里就得换机油”,才开了 4800 公里就急着去换,结果修车的亲戚一看,旧机油还清亮得很,说他这纯属浪费钱,至少还能再跑 2000 公里。
可反观我另一个同事小李,他总觉得 “机油脏点没事,多跑点再换”,去年冬天机油都黑得跟墨汁似的还不换,最后发动机异响,送去修花了小一万。
其实机油更换时机特关键,早了浪费,晚了毁车。今天就跟大伙唠唠,咋判断机油该换了,3 个标准记好了,别再跟他们俩似的踩坑。
第一个标准:看行驶里程,别死磕 “5000 公里”
好多人都觉得 “机油必须 5000 公里一换”,其实不是这样的。得看机油类型,要是用的普通矿物油,一般 5000-7000 公里换一次;要是半合成机油,能跑到 7000-10000 公里;全合成机油更耐用,10000-15000 公里换都没问题。
我表哥开 SUV,一直用全合成机油,每次都跑 12000 公里才换,修车师傅检查后说发动机状态比同年限的车好不少。还有要是平时开得少,一年跑不到 5000 公里,也建议换一次,机油放久了会氧化,润滑效果就差了。
老周就是没搞懂机油类型,明明用的半合成机油,还死磕 5000 公里,白扔了好几百块。
第二个标准:看机油状态,3 个小方法能判断
最直观的就是看机油颜色。拿出机油尺,用纸巾擦一下,要是机油还是淡黄色,透亮没有杂质,说明还能用;要是变成深褐色,甚至发黑,跟酱油似的,那就得赶紧换了。小李上次就是没看颜色,机油都黑得发亮了还不换,才把发动机搞坏了。
还有个办法是摸机油质感。用手指蘸点机油搓一搓,要是感觉顺滑,没有颗粒感,就还能继续用;要是感觉粗糙,有沙沙的颗粒,说明机油里杂质太多,该换了。
也可以滴机油看扩散。把机油滴在干净的滤纸上,要是机油扩散后,中心黑点小,外围的油环清晰,说明机油状态不错;要是黑点大,油环模糊,甚至没有油环,就该换了。
第三个标准:看使用场景,经常堵车得提前换
要是平时开车总在市区堵着,走走停停,发动机一直处于低速运转状态,机油受热不均匀,老化得更快,就得比正常里程提前 500-1000 公里换。我邻居每天上下班要堵一个多小时,他用全合成机油,都是 10000 公里就换,比推荐里程少了 5000 公里。
要是经常跑高速,发动机运转平稳,机油损耗小,就能按推荐里程换。还有要是经常在灰尘多、路况差的地方开,机油里容易进杂质,也得提前换。我老家的堂哥,开货车跑工地,路况特别差,他每次都是 5000 公里就换机油,说这样发动机才能扛得住。
机油就跟发动机的 “血液” 似的,换早了心疼钱,换晚了伤发动机。掌握这 3 个标准,就能精准判断更换时机,既不浪费也不毁车。
你们平时都是多久换一次机油?有没有因为换早或换晚出过问题?评论区聊聊,给大伙提个醒。觉得有用就点个关注,下次再跟你们唠唠用车的那些门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