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不信由你,街边那个浑身油污、嘴里叼着烟的修车师傅,和一个市值万亿的新能源巨头,居然因为一个外卖小哥产生了交集。
而这一切的导火索,仅仅是一次不到十分钟的换电。
那个外卖小哥的脸黝黑,挂着汗珠,头顶烈日,像一阵风似的把那辆饱经风霜的电动车怼在路边一个绿色的铁皮柜子前。
扫码、开柜、拎电池、放电池、关柜门,整套动作丝滑得像在打游戏,快到我都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开了慢放。
新的电池像一块绿色的玉,闪着满格电的光,“咔哒”一声,嵌进了车身里,就好像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另一半。
不等我张嘴问点啥,他已经没影了,只留下一串电流的“嗡嗡”声。
也就十分钟不到。
而马路斜对面,那家开了十几年的修车铺里,王师傅正跟一块死沉死沉的铅酸电池较劲。
他那双满是油泥和老茧的手,费力地想把那坨“铁疙瘩”从一辆旧车里抠出来。
那玩意儿笨得像块墓碑,每次挪动都伴随着王师傅的一声闷哼,和一股酸不溜丢的怪味儿。
这场景,我熟啊,搁以前,哪个骑电动车的没受过这罪?
死沉、短命、还污染环境,但就是离不开,你说气人不?
[1]
那个消失在车流里的外卖小哥才没工夫琢磨这些,时间就是他手机APP里跳动的RMB。
铅酸电池那动不动就得充一晚上的臭脾气和短得可怜的腿脚,简直是他搞钱路上的拦路虎。
现在好了,那不到十分钟的“满血复活”,就像是给他的职业生涯开了个外挂。
我猜,外卖小哥们大概是这个城市里最先尝到甜头的一群人,他们用脚投票——不对,是用轮子投票,果断把便宜但费劲的铅酸电池甩进了历史的垃圾桶,齐刷刷地扑向了换电柜里那块小巧玲珑的“比亚迪造”。
这背后,站着一个“高大、年轻、充满能量”的狠角色——比亚迪。
他们直接甩出一句口号:“铅酸退场,铁锂新启”。
[2] 这口气,不像是在打广告,倒像是一封战书,直接拍在了天能、超威这些铅酸界老炮儿的脑门上。
要知道,在两三轮电动车这个江湖里,天能和超威可是联手霸占了八成以上的市场份额,那可是全国超过4亿保有量的巨大蛋糕。
[3]
但比亚迪显然没把这些放在眼里,他们玩的是“降维打击”。
直接把给自家新能源汽车用的“刀片电池”技术,塞进了小小的两轮车电池里。
这感觉,就像是把航母的发动机拆下来装到小渔船上,不快才怪。
他们家的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次数能干到3000次以上,而传统的铅酸电池,也就300次左右的水平,简直不是一个数量级的选手。
[4][5] 理论上用个十年八年没问题,也就是说,你车都骑烂了,这块电池可能还精神着呢。
这时候肯定有人要说了:“锂电池不安全,容易炸!”
这话没错,前几年锂电池自燃的新闻确实没少吓唬人。
但比亚迪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也挺有意思——简单粗暴,用造汽车的安全标准来要求一个骑两轮的小电驴。
[6] 那个著名的针刺实验还记得不?
钢针直接把电池捅个对穿,结果愣是不冒烟、不起火。
现在,他们把这套安全标准原封不动地搬了过来,对于那些天天在马路上风里来雨里去的骑手来说,这可比任何保险都有用。
[7]
当然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铅改锂”这阵风也不是头一次刮,但每次都因为一个“贵”字被拍死在沙滩上。
换一组比亚迪的铁锂电池,少说也要上千块,而换铅酸电池可能三四百就搞定了。
[8] 尽管从长远看,这笔账算得过来,但在掏钱的那一刻,谁心里不嘀咕一下呢?
毕竟,眼前的实惠,总是比未来的承诺更有吸引力。
这就是这场变革里最有意思的地方。
技术的碾压是毫无疑问的,但市场这头老黄牛,转身可没那么快。
王师傅的修车铺,生意还照做,只是那些来换铅酸电池的客人,脸上多了些盘算。
他偶尔也会抬头,眯着眼看看街对面那个不断有人光顾的绿色铁皮柜,那眼神里有点复杂,说不清是羡慕还是不甘,或许还有点对自己这身手艺即将过时的恐慌。
这不仅仅是一块电池的更新换代,这更像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对于分秒必争的外卖骑手们,花更多的钱换来更高的效率,这买卖不亏。
但对于那些就只是买买菜、接接娃的普通老百姓,你让人家多掏一倍的钱去追求“车电同寿”?
这账就有点难算了。
比亚迪这条“鲶鱼”跳进来,彻底把这个原本平静的池塘搅浑了。
它不光自己造电池,还拉着雅迪、爱玛、台铃这些行业大佬一起玩,这玩法就变了。
以前大家比的是谁家的车好看、谁家的店多,以后可能就得比谁家的电池更牛了。
而这场风暴的中心,是那个已经消失在车流里的外卖小哥。
他可能这辈子都搞不清什么是磷酸铁锂,也分不清刀片电池和普通锂电池有啥区别。
他只知道,那个绿色的铁皮柜子,能让他今天多送几单外卖,离那个遥远的“想不干就不干了”的梦想,又近了那么一点点。
街角的王师傅,掐灭了烟,吐出一个长长的烟圈。
铅酸的时代,或许真的要翻篇了。
那个曾经养活了无数个“王师傅”的笨家伙,正悄无声息地,被这个时代轻轻地推向了后台。
这感觉,就好像一场盛大的演出,你还没反应过来,聚光灯就已经打到了别人身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