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车展补贴15.5亿背后,谁在悄悄转移支付压力?
走进自贡车展现场,我盯着那些贴着“政府补贴”标语的新能源车,突然想起昨天热搜上那个被网暴到起诉的“3女带4孩续面”当事人。当普通人为一碗面都要承受舆论压力时,这座城市的购车补贴却在三个月里烧掉了15.5亿——这笔钱足够请全城每人吃十碗面。
展台上,销售指着阿维塔的智能座舱滔滔不绝。我打断他:“所以这车能识别出路边需要帮助的三女四孩吗?”他愣住了。旁边建设银行的专员赶紧递上传单,说他们的汽车贷款审批快如闪电。我翻开政策解读手册,看到那句“资金用完即止”,突然明白了这场消费盛宴的残酷逻辑——先到先得,后来者自求多福。
就在车展开幕同一天,国家网信办公布了《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多讽刺啊,当我们担心自己的数据被智能汽车收集后流向何处时,更多人还在为能不能抢到最后一笔补贴焦虑。 OpenAI因为夸大GPT-5的数学能力被群嘲,而车展上每个品牌都在吹嘘自己的“智能驾驶”,这年头,连AI都会吹牛了。
最让我震惊的不是那些炫酷的科技座舱,而是整个会场的情绪管理。每个人都像被设定好的程序,消费者在计算补贴,销售在冲刺业绩,官员在汇报成果。直到我看见一个中年男人趴在方向盘上反复调试座椅,那一刻他不像在试车,倒像在寻找一个能暂时逃离的避难所。
现场工作人员说,有位顾客连续三天都来试乘同一款车,却始终没有下单。问他原因,他说要等下一轮补贴政策,“万一有更大力度的呢?”你看,消费主义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让所有人变成赌徒,永远在等下一个更大的筹码。
伊朗谴责以色列违反停火协议的新闻在车展大屏幕上闪过,没人抬头。战争与和平,补贴与贷款,在这个魔幻的时空里奇妙地共存。当以色列把战争更名为“复兴战争”时,自贡的车展主题叫“自在盐都·贡享幸福”——都在玩文字游戏,都在试图用新名字掩盖旧问题。
离开展厅时,我看到刚发布的补贴数据在电子屏上滚动:11460笔以旧换新,6376笔新能源补贴。这些数字很快会被新的战绩覆盖,就像那对没抢到补贴的夫妻,他们的失望永远不会出现在官方通稿里。
所以问题来了:当政策红包变成饥饿游戏,你愿意做那个抢到补贴的幸运儿,还是保持清醒的旁观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