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新能源汽车的保值率吗?一辆车开几年之后还能卖多少钱,这些数字往往藏着许多信息——不仅有关于品牌的口碑,还有整个行业的竞争态势。最近有一个有趣的案例在车主圈里炸开了锅:一辆宝马i3和蔚来的ET5,提车时间一样,行驶公里数相近,二手成交却相差足足5万元!一个国际豪华品牌的脸,能被一家国内新能源车企打肿了吗?宝马i3和蔚来ET5,谁才是真正的赢家?让我们走进新能源汽车保值率的这场“暗战”。
宝马与蔚来的较量这么多年了,一个是国际豪车巨头,一个是国内造车新势力,原本就矛盾不断。如今,围绕二手车保值率,这场暗战又升级了!来,先看两个真实数字:宝马i3,落地价32万元,开了两年后卖二手,成交价10.5万元;蔚来ET5,落地价34万元,两年后估价13.5万元。如果直接卖给车商,估价可能还会低一些。但即使如此,蔚来的车还能比宝马多卖至少3万元!更惊人的还在后头。蔚来的换电权益,未来能省约3万元!这意味着,纯从实际利益来说,ET5的保值率已经远超友商宝马i3。可,这保值率是不是表象?背后到底什么逻辑在驱动?蔚来真的就赢了吗?
我们要弄清楚保值率到底是怎么算的。简单说,保值率就是一辆车二手售出的价格除以落地价,用百分比来算。一辆车的保值率高,说明它的市场认可度还不错。那为什么蔚来的车能比宝马更保值呢?从多个角度拆解,我们能看到几层逻辑线。
蔚来有一个独特的产品配套:免费换电服务。换电是什么东西?就是说,你不用像普通电动车那样充电,直接把车开到换电站,几分钟之内换上一块满电的新电池,继续上路。这种服务不仅方便,而且让人有一种“划算感”——毕竟换电次数是有赠送的,节省了时间和成本。而且蔚来的换电权益还能抵扣大笔二手车交易中的费用,懂行的人自然愿意多花钱买它。
但从另一个角度也有声音说,这一切不过是蔚来在给自己的车“打补丁”。有人吐槽啊:“换电次数是打包送的,但时间久了,换电站覆盖率真的能跟得上吗?新能源车追求的到底是科技领先,还是服务‘绑架’?”
而普通消费者呢?宝马代表国际品牌,有豪车的光环加持,开出去自然够面子。但问题是,宝马i3并没有那么多附加权益,说白了就是传统车企对电动车热度还不太重视,更多侧重于保持品牌调性而不是加入太多新玩法。对买二手车的人来说,这种情况下,蔚来的吸引力自然就更大了一些。这样的市场竞争,是不是预示了一些更深层的问题呢?
表面上蔚来的保值率高是个好事,但真相可能没那么简单。我们来从另一个角度想一想:蔚来的二手车比宝马多卖3万元,可这其中真没有“广告效应”吗?蔚来作为造车新势力,本身就有一些做营销的套路。换电、免费服务这些东西,是给消费者实实在在的优惠吗,还是捆绑式利益?有人质疑换电站并不是无处不在,二线甚至三线城市换电站覆盖率还有巨大空缺。那些冲着换电权益买车的人,后来真的实现了便捷换电吗,还是成了“营销噱头”?
另从传统车企的角度来宝马的戏份其实并没有输太惨。宝马的二手车价格虽然看起来低,但这样的低价能拉拢更多消费者进入高端品牌的门槛。二手车市场,也是车企品牌洗牌的一个窗口。价格低,市场需求量反而可能会上涨。换句话说,宝马在“面子”和“里子”上可能都并不完全失分。
最后一个关键点是,新能源车的快速迭代可能让保值率最终成为“泡影”。3年前的蔚来在智能驾驶、续航里程等方面已经是不错的水平,但三年后,有更多性能更强、科技更领先的新车出现。同一车系的价格战一打响,用户换车意愿一增加,保值率还能稳得住吗?
就在大家为二手车保值率争来争去的时候,一个更大的话题浮出水面:车企的未来竞争,到底拼什么?这场二手车保值率的“争宠”背后,其实是一场关于生态系统的战争。宝马靠的是品牌影响力,车辆的豪华调性;蔚来却卖的是服务。蔚来换电的布局已经从北京、上海这样的核心城市扩展到了更多新区,这一服务模式不仅便利,还成为一种车主之间的“社交货币”。“我们现在聊车,不仅说性能,还聊换电权益。”蔚来车主表示这不仅是福利,更是身份认同的一种体现。
但突然转折来了:2023年,一些新能源行业竞争数据表明,日本的一些电动车品牌也正在布局类似换电模式,同时传统欧美车企逐步推出了自动驾驶深度技术的新方式。这就像一些专家直指的矛盾——蔚来的优势会不会被后来者快速复制?蔚来的保值率还能再次坐稳国际擂台吗?全生态的战争,才刚刚开始,各车企都进入了全力追逐阶段,各种“黑科技”变成新战场。
事情发展到这个阶段,不禁让人开始思考一个更深的问题: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能长久?蔚来的换电权益看起来是消费者的福利,但对于车企来说,这种免费赠送的东西是一种负担还是一种长久战略?宝马作为国际品牌,很少去贴合“生态服务”的打法,它依然是以经典豪车为主,这种模式是否意味着没有及时转型?从长期来新能源市场上还有许多迷雾未解,比如成本压缩、服务体系能否跟上用户增长,甚至二手车市场存在的隐性壁垒,只怕都不是轻易能被解决的问题。
蔚来车主在骄傲于换电权益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种优势有时间的限制。如果两三年后换电站布局跟不上,或者竞争对手换电性能更强,那蔚来的保值率真的还会是头牌吗?宝马那些吐槽二手市场低价的网友,也是站在现实层面质疑新能源车智能技术带来的溢价,会不会是短期效应?各方站的角度不同,但新闻背后的大问题却越来越清晰——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不仅关乎技术,也关乎服务,更关乎企业如何应对市场变革的能力。
先别忙着给蔚来打“牛气”高分。换电权益确实给二手市场加了一层光环,但你真的认为这就是长久之计?换电站的铺设速度,远不能跟上车主的需求扩张;老用户的出手率也让多年的生态服务模式面临巨大压力。也没必要一味给宝马唱反调。它的品牌溢价一时吃亏,但这种传统豪车的用户认同感,依然在二手市场存在。最重要的一点是,新能源车市场从来不是以保值率论英雄。未来拼的是技术含量和体系搭建,而这恰恰是所有车企下一步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难题。
蔚来的换电权益到底是消费者的福利,还是车企短期抢市场的策略?你愿意选择一个更高二手保值率的车,还是情愿买一个安全长久的品牌呢?宝马和蔚来的较量,你觉得哪个会赢得下一波市场竞争?欢迎评论区一起来聊聊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