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升油耗跑成都全程:修理厂老板算了三遍计算器,最后憋出这句话让合资车企彻夜未眠

去年秋天跟车去成都那趟,到现在还记得副驾那哥们儿的表情。全程一千多公里没充过电,下车看油耗表——4.2升。他掏出手机计算器,按了三遍,抬头问我:“你这车发动机是不是坏了?”

后来才知道,轩逸经典突然降到7万9,卡罗拉的优惠也破了记录。一开始以为是年底冲量的常规操作,跟几个修理厂朋友吃饭才听出点门道——他们是真急了。

4.2升油耗跑成都全程:修理厂老板算了三遍计算器,最后憋出这句话让合资车企彻夜未眠-有驾

急什么?急的就是那辆9万9起步的家伙。

刚开始看网上那些“一箱油跑两千公里”的视频,我也当段子看。真跑过一趟才明白,这车省油的方式跟以前见过的都不一样。你该怎么开还怎么开,超车不含糊,空调随便开,到地方一看表,油还剩大半箱。

以前那些混动车,高速上跑起来费劲,得温柔着开才省油。这车倒好,你感觉不到它在省,但数字不会骗人。

4.2升油耗跑成都全程:修理厂老板算了三遍计算器,最后憋出这句话让合资车企彻夜未眠-有驾

有个事儿挺能说明问题。去年郑州暴雨,几辆这车泡了水,车主都以为完了。结果拖去4S店,师傅检查完电池包说没事,换根线束继续跑。十万块的车,电池防护能做到这份上,那些二三十万的新能源车脸上挂不住吧?

前段时间开了台新出的款,过减速带那个感觉让我有点意外。车身就弹一下,挺松弛,有点老款E级那味儿。同事说难怪网约车师傅都选它,后排客人坐着舒服不晕车。后来听说底盘团队里有奔驰出来的工程师,这就说得通了。

4.2升油耗跑成都全程:修理厂老板算了三遍计算器,最后憋出这句话让合资车企彻夜未眠-有驾

车机那块屏幕用起来也顺手。语音识别快,话没说完就执行了,导航跟手机一样流畅,还终身免流量费。我一朋友开轩逸,车机流量一年八百,现在看着这配置直叹气。

槽点也有。快充口藏在车头LOGO那儿,第一次找了好久;后备厢想塞四个大箱子有点悬。不过这价位,也不好要求太多。

价格这事儿仔细想想挺有意思。听说这车单台利润就两千来块,全靠走量和后期服务回本。合资品牌现在挺难受的——降价越降越亏,不降销量直接腰斩。

4.2升油耗跑成都全程:修理厂老板算了三遍计算器,最后憋出这句话让合资车企彻夜未眠-有驾

前几天看见个段子:4S店销售劝客户别买,“不保值,毛病多,修不起”。客户反问:“那你们店怎么一半都是这车来保养?”销售没词儿了。其实二手车数据已经出来了,三年车龄保值率68%,比轩逸还高点。

开了小一年,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无感”。无感地省油,无感地切换,无感地充电——你几乎意识不到它跟燃油车有什么不同,但月底一看账单,比同事那台油老虎省了三成。

有次跑长途忘了充电,心想完了这回得多花钱。结果到家一算,油费居然比同事的燃油SUV还便宜。

4.2升油耗跑成都全程:修理厂老板算了三遍计算器,最后憋出这句话让合资车企彻夜未眠-有驾

这种把用车痛点一个个解决掉的方式,可能比讲情怀管用。时间长了,什么品牌、什么技术积淀,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

十万块以前是凑合,现在可能真不一样了。那些老牌子为什么睡不着觉,开一周全明白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