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引发热潮!续航超过一千公里,成本高出五到十倍

不少新能源车主盼望已久的“续航焦虑终结者”终于出现了?固态电池的续航能力轻松突破1000公里,但价格竟然是液态电池的5到10倍,这到底是真“黑科技”还是空中楼阁?车企们纷纷抢着布局,普通人到底啥时候才能买得起不那么贵的固态电池车呢?

固态电池引发热潮!续航超过一千公里,成本高出五到十倍-有驾

最近新能源圈里最火的话题,非“固态电池”莫属啦。以前大家开新能源车,总怕“半路没电”,液态锂电池的续航顶多也就六七百公里左右,可现在不一样了——到2025年刚过半,固态电池似乎开挂似的,东风汽车说自己家的固态电车续航突破了1000公里,长安汽车更豪气,放话到2027年量产车续航能涨到1500公里!这消息一传出,好多准备买车的小伙伴都坐不住了:“这下子,是不是要彻底告别续航焦虑了?”

刚沉浸在固态电池带来的喜悦中,又被一条扎心消息打了个冷水:固态电池虽然技术牛,但价格是真的贵得离谱。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直言不讳地说,现在固态电池的成本是液态电池的五到十倍;贝特瑞的专家算得更细——全固态电芯的价格大约是5元Wh,而主流液态电池才在0.5元到0.55元Wh之间。咱们一算账:比如一辆80kWh的电车,光是电芯成本,固态电池就得花掉差不多40万块,而液态电池只要4万到4.4万,差距差不多十倍!要知道,2025年9月中国新能源车平均售价才15.8万块,这固态电池的成本,基本上可以买到两辆普通的新能源车啦。

固态电池引发热潮!续航超过一千公里,成本高出五到十倍-有驾

一边是“续航破千”的吸引力,一边是“天价成本”的现实难题,固态电池到底怎么突然火起来的呢?其实从2024年底开始,行业就已经嗅到了风向——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张永伟那会儿就说,固态电池是2025年新能源产业的大趋势,接下来两三年内会有小批量的车型搭载。话音刚落,车企和电池巨头们就像打了鸡血似的,纷纷加入“跑马圈地”的战场,生怕迟了一步就错失新赛道。

再看看那些电池巨头们,真是各展万能绝技呀。宁德时代作为行业领头羊,专攻硫化物路线,现在已经研发出20Ah的样品,团队壮大到一千多人,气势头顶天;国轩高科更是挺厉害,固态金石电池都迈入中试阶段了,还在搞2GWh的量产线设计,好像是想赶快把项目搞定;太蓝新能源研发出了“4321”减材制造理念,容百科技则集中在硫化物和卤化物两条路线上,第一代正极材料都已在吨级验证了。上游材料厂商也没闲着,贝特瑞推出固态电池材料的整体方案,恩捷股份砸下3亿,建起了玉溪硫化物电解质项目,中自科技还拿到成都高新区的中试平台名额,就是为了把实验室的技术变成能商业化的产品。

固态电池引发热潮!续航超过一千公里,成本高出五到十倍-有驾

车企们都急得不行,想早点把固态电池装上车。东风汽车动作特别快,建立了自己的供应链体系,掌握了电解质和隔膜这些关键技术,已经研发出240Whkg和350Whkg的固态电池,示范运营的车也开始跑起来了;长安汽车公开宣称今年会发布样车,2026年实现规模验证,2027年就准备量产,还说续航能达到1500公里,安全性能比目前最顶级的液态电池还高出70%;吉利、上汽、广汽的步伐也不慢,吉利预计2026年就能推出400Whkg的固态电池,上汽年底就会搭载固态电池的车型,广汽打算2026年在昊铂车型上用到固态电池。连那些国际大牌,也都加入了战局——丰田、三星SDI双方都计划在2027年前量产固态电池,奔驰的测试车也已经在路上跑啦。

为什么大家都这么拼命追逐?主要是因为固态电池的“硬实力”确实很吸引人。和液态电池比起来,它的优势不止一点点:能量密度高,液态电池顶多能到350Whkg,而固态电池能突破500Whkg,续航自然就更长了;充电速度也快不少,未来十几分钟就能搞定充满;最重要的是安全性,液态电池容易漏液、起火,固态电池用的还是固态电解质,从根本上解决了易燃的问题。人民日报也报道过,我国科学家攻克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卡脖子”难题,以前100公斤的电池能跑500公里,现在能突破1000公里,技术上的突破让谁看了都心动不已。

固态电池引发热潮!续航超过一千公里,成本高出五到十倍-有驾

虽然固态电池的吸引力不小,但要真正普及到咱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得跨过好几个“槛”。除了那个天价的成本之外,技术上还存不少难题。像运行压力这个事儿,固态电解质(比方说硫化物、氧化物)跟电极的接触得极其紧密,得保持兆帕级别的压力才能正常发挥作用。而液态电池用的电解液能流动,这压力就不用操心了,可这对电池包的设计提出了新挑战。

更挺烦的是,目前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还没敲定,大家各玩各的: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走硫化物路线,德尔股份、欣旺达偏聚合物复合路线,南都电源则选了氧化物路线。路线不一致,没法搞出个行业标准,日后大规模生产和配套工作就更加捉襟见肘。宁德时代的曾毓群还直言,现在很多车企说 2025 年会大量用固态电池,其实是在骗自己:“所谓的固态电池,很多只是半固态或准固态,还带有液态电解质,跟真正的全固态差得远。”他说,从样品到量产起码得8到10年,真不是开玩笑的。

固态电池引发热潮!续航超过一千公里,成本高出五到十倍-有驾

消息一出,网上的讨论就炸开了锅。有的网友激动得说:“续航能到 1500 公里,也太给力了吧!以后长途出行再不用到处找充电桩,盼着早点搞出来量产呢。”还有的网友比较理智地评论:“成本差个 10 倍,真是夸张啦,就算技术搞定,降价也得好几年吧?普通老百姓可等不起的。”也有人表示担忧:“路线不统一,到时候是不是像以前手机的充电口一样,搞得乱七八糟?还是早点统一标准比较稳妥。”

实话说,固态电池确实算是未来新能源车的发展方向,因为它能搞定液态电池那些个大毛病。不过现在这个阶段,它还像个“婴儿”,成本高、技术还不够成熟,这是正常的。就像当年液态电池刚出现的时候,也不是很便宜,后来随着科技进步、生产规模扩大,那成本才慢慢降下来。或许再过个五到十年,伴随着技术的突破和产量的增加,固态电池的价格会逐渐变得亲民,届时那些“续航破千、价格实惠”的新车,就能走进千家万户,真正普及开来。

固态电池引发热潮!续航超过一千公里,成本高出五到十倍-有驾

现在这个行业最需要的,就是保持冷静,理性看待固态电池,别盲目夸大“续航神话”,也不要因为成本高就一棒子打死它的潜力。车企和电池厂商应该沉心研究,解决技术难题,比如怎么降低电解质的价格、怎么统一技术路线、怎么优化电池包的设计,别忙着宣传“量产时间表”误导消费者。对普通买家来说,眼下还是得考虑液态电池的新能源车,毕竟那性价比高,又成熟可靠;要是真的打算等固态的,也得有点耐心,让技术成熟、成本降低后再出手。

固态电池的“凶猛”主要展示了它的技术潜力,要真想“凶猛”到彻底改变市场,还得走不少路。不过,不能否认,没有竞争,哪有进步,固态电池引发的热潮,一定会推动整个新能源行业不断前行。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开上续航突破千公里、价格实惠的固态电池车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