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大幕才刚拉开,电动自行车行业一下子就被新国标搅了个天翻地覆,结果很多人摩拳擦掌等着看雅迪、爱玛、台铃这些大牌搞事情,谁想反而一片冷清,门店墙上贴的海报还停留在“老伙计”们的身影,新车型的宣传倒是像鸽子一样杳无音信。
说起来,这大半年的“清静”,真是让一众车迷和路人看得一头雾水。
明明规矩重订,结果新品却慢半拍,这操作怎么看都像在玩猫捉老鼠,把人心都吊在半空。
难不成真打算让老款扛到年底?新规下企业们又都在盘算着什么?背后的门道还真挺多,咱们今天就一层层掰开揉碎来聊聊。
先说头一件让大家疑惑的事:都说新国标取消了脚蹬强制,这可是一波解放天性的节奏,怎么大厂却不紧不慢,一副“我就想静静”的模样?
其实答案并不复杂,这事有点像买菜,先把手头的余粮吃完才会去囤新货。
以往那种必须有脚蹬子的尴尬设计——电够用还好,电要是没了,个别车型光凭人的两条腿还真不一定蹬得动,谁用谁尴尬,强行健身可不是谁都爱。
新规说取消就取消,谁还稀罕那脚蹬?可是你去门店瞄一眼,发现那些展出的“新款”顶多也就是脚蹬不见了,车身微调,连广告词都喊得温温吞吞,仿佛在说:我们是新“老”车型,买了不吃亏。
为啥这么佛系?说白了,老款车拆掉蹬子、走个简单流程,3C标打上就能凑合符合新规,无需“砸大钱”做彻头彻尾的变革。
眼下,厂家等于在打“低成本达标”战术,新瓶装旧酒,省钱又省力,有库存还能顺便清一波,图个“物尽其用”。
可是话又说回来,这年头搞产品,大环境、技术变化都不能掉队。
新规里面,安全标准可是明显加码了。
想当年有多少小作坊一台电动车塑料壳子薄得透光,短路了烧起来那叫一个快。
如今,材料的门槛直线上升:整车塑料比例卡死在5.5%以内,还得上阻燃ABS,像防火盔甲说来就来。
听说为了检验材料抗高温燃烧,有企业一口气做了n次压力测试。
新材料方案看着很高级——铝合金骨架、阻燃塑料、啥都往里堆,但光是研究和验证环节就能让工程师掉一层头发。
这事儿你催急也没用,工厂真不是点一下就能换新线,大批量产不带水,至少得拖到今年底才能见到成规模的新货面世。
所以你看,现在市场上能看到的,顶多就是“半新不旧”过渡产品,安全升级是说了,但全新车型大张旗鼓上市,还真缺点火候。
咱们且说技术再牛,市面流通那点囤货压力也能让企业头疼到头顶发凉。
电动车不像快销品,一般生产到门店要走半年多的流程。
手头库存都积压着旧标车——有的牌子传说三成五还待销,这玩意年底前必须清掉,不然12月一过就成了“滞销古董”没人要。
这么大库存看着心疼,商家当然想先出清,再推新品。
走进郑州、新郑那些店,一眼望过去,黄色的降价标签都贴掉了一半胶水,你多聊几句还能帮你再抹个零头。
清仓卖旧标,这钱哪怕赚得薄,还能回血供后面的技术升级,不然新材料新车型成本一上来,动辄翻两倍,真拿老客户开刀恐怕也是自砸牌子。
说到底,主动“慢半拍”清库存,还是一种风险最小化的选择。
要不老板们可真得睡不着觉。
不过讲究的不仅是库存,还得看看大家愿不愿为新车型买单,市场接受度能顶半边天。
新国标下的安全件全线提升,材料换挡,当然价格就蹭蹭往上涨。
平常一辆跑腿通勤的“小趴菜”,你让消费者多掏三五百,有的是伸手抖三抖,嘴里还要小声吐槽一句“怎么又涨了?”。
而且现在的极限时速锁定在25km/h,加上续航里程也被调低——不少老用户第一反应可就不乐意了:以后上下班是不是骑得比走路还慢?
这些变化呀,最终会不会成为用户换车的动力还是未知数。
结果就是,那些大厂正悄悄在各地测试小批量无脚蹬车型,见世面不多,主要是收意见——毕竟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真贸然推新品,还真得做好打水漂的心理准备。
这买卖讲究的是步步为营,不出新也不过是谨慎的另一种表现。
这个新国标空窗期,有人说是产业升级的隔离带,有人当它是清库存倒货的黄金期,其实怎么解读都不为过。
在这里面,各方都挺拧巴的:厂家不敢随便砸钱,渠道等着补血回血,用户既期待技术革新,也盯着钱包精打细算。
眼下局面挺微妙,厂家是那种“温水煮青蛙”型操作,既舍不得放掉老模式,又不敢跳太早进深水区。
不过等等党要出手,不妨趁着门店甩货,捡个价格低谷冲一波试试,说不定还能淘到合适的神车。
喜欢追新潮的人憋着也没关系,等到12月,市场一重启,人家大厂憋了的大招才可能轮番上场,安全、个性、科技感该有的全齐活,到时候可别眨眼抢没了。
现在其实谁都在赌未来:厂家想赌一把成本和利润的平衡点,商家也指望仓库清空后不被新规卡脖子,而消费者嘛,有的急着等新款,也有人趁清仓来一辆占便宜。
你奔的是什么?真说清了也就不纠结了。
说到底,这轮新国标“上新很慢”的背后,是技术升级、成本考量、老货压力、用户心理这四大势力打群架。
看似一潭死水,实际脉脉暗流,一到年底估计大戏才拉开序幕。
毕竟革新不是闹着玩,谁都不愿挑头当“小白鼠”,但试想哪有行业升级能不阵痛?
新规来临,对企业是考验,对用户是机会,咱们都是局中人,都想赢点票面价值出来。
眼下这段看似无聊的等待,不是停滞,是大象转身前的蓄力。
谷底可以抄底,巅峰才有好戏。
各位电动车党,现在你更倾向于门店“抄底”老款,还是憋等年底偷个新鲜?你怎么看?欢迎来聊聊。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