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抢安世股权,中国反手限售,德国车企断供

这事儿,打一开始就透着一股子邪性。

你见过抢银行,把自己锁金库里的吗?荷兰这回干的,差不多就是这么个事儿。一帮西装革履的先生们,在海牙的某个办公室里,估摸着是喝着咖啡,合计着怎么跟着山姆大叔的指挥棒,给中国这边上点眼药。然后,他们翻箱底,找出一部比我爷爷年纪还大的老法律,唰唰唰几下操作,就把中国闻泰科技在荷兰的安世半导体股权给“托管”了。

说白了,就是抢了。

动作那叫一个干净利落,颇有几分现代十字军东征的架势。我都能想象到他们开香槟庆祝的场面了:“搞定!技术和股权,又回到我们欧洲高贵的怀抱了!”

可你猜怎么着?香槟沫子还没干呢,德国那边大众、宝马的工厂电话就打爆了:“芯片呢?我们的车规级芯片呢?生产线要停了!”

这一下,整个欧洲都懵了。

荷兰人抢了个股权证书,结果发现,这证书对应的工厂、技术工人和绝大部分产能,都在中国。更要命的是,中国这边反手一个“暂停出口”,没直接跟荷兰掰腕子,而是轻轻巧巧地把安世在中国大陆工厂的水龙头给拧上了。

这操作,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围魏救赵”,或者用咱们老百姓的话说,叫“打狗还得看主人,但我偏不打狗,我把你家饭碗端了,看你主人急不急”。

这事儿就像往滚油里浇了一瓢凉水——炸了!

安世在东莞的工厂,那可是全球出货的大头,占了七成。现在好了,“上四休三”,仓库里堆得跟山一样的芯片,就是出不去。贸易商们跟黄牛抢演唱会门票似的,跨省蹲守,结果连个芯片腿儿都摸不着。而安世的欧洲工厂呢?立马就跟断了奶的孩子一样,嗷嗷待哺。

最黑色幽默的一幕出现了:那个刚“抢”了人家股权的安世,扭头就在自己官网上,用一种近乎哀求的语气,请求中方“豁免”。这画面感,像不像一个劫匪抢了你的钱包,然后跑回来问你:“大哥,里边有我妈看病的钱,能还我不?”

你说荒不荒诞?

关键在哪儿呢?关键在于这帮欧洲精英,脑子里的世界地图,恐怕还是20年前的版本。他们以为,技术、专利、股权这些纸面上的东西,才是命根子。只要把这些抓在手里,工厂和市场就还是他们的。

他们压根没搞懂,今天的全球化,早就不是一纸契约能锁住的了。它是一张血肉相连的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尤其是半导体这种尖端产业,从设计、制造、封测到应用,链条长得能绕地球一圈。荷兰人以为自己抓住了链条的头,结果中国直接把链条最粗壮的身子给抽走了。

荷兰抢安世股权,中国反手限售,德国车企断供-有驾

你拿着个龙头,后面啥也没有,除了当个摆设,还有个屁用?

这事儿也让我琢磨出点别的味儿来。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商业摩擦了,这简直是一场关于“认知”的代差战争。

荷兰,包括一部分欧洲人,他们还沉浸在一种“老师傅”的心态里。安世半导体,本来是他们恩智浦的“亲儿子”,后来卖给了中国闻泰。没想到这“养子”到了中国,赶上新能源汽车这波泼天富贵,几年时间就从行业老十一干到了前三。

这下老师傅心里不平衡了。看着自己当年不怎么待见的徒弟,出去单干几年,混成了武林盟主,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嫉妒、不甘、还有一丝恐惧,混在一起,就变成了“这技术本来是我们的,怎么能让你们拿去发财”的强盗逻辑。

所以,他们才会干出这种看似精明、实则愚蠢到家的事。他们想的不是怎么合作共赢,把蛋糕做大,而是怎么把已经卖出去的东西,再想办法弄回来。这种思维,在今天的商业世界里,跟拿着大哥大去谈5G合作一样,过时得可笑。

而咱们这边的应对,说实话,水平是真高。

搁以前,我们可能就是抗议、谴责、表示遗憾三连。但这次不一样。你看,整个过程,我们没跟荷兰说一句重话,没搞什么声嘶力竭的舆论战。就是商务部一纸公文,安安静静地把规矩给立下了:你在我家地盘上开的厂,用了我家的工人、我家的资源、我家的市场,那你就得守我家的规矩。你想在外面搞小动作,对不起,家里这碗饭,你先别吃了。

荷兰抢安世股权,中国反手限售,德国车企断供-有驾

这叫什么?这就叫实力。

真正的实力,不是嗓门大,不是胳膊粗,而是你手里捏着对方离不开的东西。大众、宝马、特斯拉,这些响当当的牌子,他们的电动车,离了安世的高功率器件,就得抓瞎。现在好了,荷兰为了一个虚头巴脑的“技术主权”,把整个欧洲兄弟的饭碗都给砸了。

荷兰抢安世股权,中国反手限售,德国车企断供-有驾

我都能想象到欧盟内部会议的场景。德国总理朔尔茨铁青着脸,看着荷兰首相:“老弟,你这事儿办得……地道啊?”法国总统马克龙估计在一旁皮笑肉不笑地鼓掌:“为了欧洲的独立自主,我们愿意牺牲……德国的汽车产业。”

你看,这不就乱了吗?中国压根不用出手,欧洲内部自己就得先打起来。这就是阳谋。我把事实摆在这儿,把选择权交给你们。是你们的“兄弟”荷兰重要,还是你们自己的工厂、工人和GDP重要?你们自己选。

更有意思的是后续。闻泰科技完全可以去海牙国际仲裁院,告荷兰政府“非法征用”,索赔金额估计能让荷兰肉疼好几年。咱们的《反外国制裁法》也不是摆设,把相关人员和机构拉个清单,也不是不可能。

荷兰抢安世股权,中国反手限售,德国车企断供-有驾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荷兰当初想占的那点小便宜,跟它要付出的代价比起来,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所以,这件事情看到最后,我一点都不觉得愤怒,反而有点想笑。

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某些西方国家面对中国崛起时,那种又怕又贪、又想打压又想捞好处的拧巴心态。他们还想用老一套殖民者的剧本,来演21世纪的全球化大戏,结果发现,舞台早就换了,对手也早就不是当年那个扎着辫子、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了。

我们已经学会了用他们制定的规则,来玩我们自己的游戏。而且,玩得比他们还好。

这件事给所有人的启示是什么?

要我说,就一条:千万别把别人当傻子,尤其别把一个手里捏着你饭碗的人当傻子。

时代真的变了。过去,我们是规则的接受者;现在,我们开始成为规则的制定者之一。这个过程,必然会伴随着各种摩擦和碰撞。荷兰这次,就是主动冲上来,给我们当了一回“陪练”。虽然它自己被练得鼻青脸肿,还把一帮拉偏架的兄弟也拖下了水,但客观上,它帮我们向全世界证明了一件事:

荷兰抢安世股权,中国反手限售,德国车企断供-有驾

那个“有仇当场报,而且报得你心服口服”的中国,来了。

接下来,就看荷兰怎么收场了。是打掉牙和血吞,继续死扛?还是找个台阶,灰溜溜地把抢去的东西再还回来?我估摸着,后者的可能性更大。毕竟,自家经济和盟友的怒火,可比华盛顿那张空头支票,要真实得多。

这出大戏啊,还没完。咱们搬个小板凳,继续看吧。

对了,这事儿你怎么看?评论区里,咱也掰扯掰扯。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