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与问界车主画像各异,品牌选择无直接关联

#美女#

新能源车市暗流涌动:小米问界车主为何互不跨界?

九月的车市像一锅逐渐沸腾的水,零跑稳坐销冠宝座,小米却突然杀出重围冲到第二,单周销量逼近万辆大关。而问界凭借M8独当一面,新车型M7预售24小时订单突破15万。在这片混战中,有个现象值得玩味:小米和问界的车主群体仿佛活在平行世界,两者销量竟没有直接竞争关系。

小米与问界车主画像各异,品牌选择无直接关联-有驾

上周与一位准备换车的朋友聊天,他正在问界M7和小米SU7间纠结。令我意外的是,他直言:“如果最终不选问界,我宁可考虑其他品牌,也绝不会转向小米。”这番话折射出两个品牌截然不同的用户画像。问界车主往往看重华为技术背书与家庭用车场景,而小米用户更追求科技体验与性价比。就像两个不同圈层的聚会,虽然都在新能源赛道,却各自唱着不同的歌。

小米与问界车主画像各异,品牌选择无直接关联-有驾

数据显示,小米目前手握30万未交付订单,产能正全力爬坡;问界则凭借M7、M9等车型稳扎稳打。这种差异本质上源于品牌基因:问界延续了华为的商务调性,小米则带着互联网品牌的颠覆精神。有位同时拥有两部车的朋友打了个比方:“问界像稳重的商务伙伴,小米像酷炫的科技玩具。”

小米与问界车主画像各异,品牌选择无直接关联-有驾

当下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已从单纯的产品力,延伸至品牌认同感的较量。消费者在选择车辆时,不仅是在选择出行工具,更是在选择一种身份认同。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两个品牌的车主很少互相跨界——他们本就在追求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主张。

小米与问界车主画像各异,品牌选择无直接关联-有驾

随着金九银十销售旺季的到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还将继续。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新能源车市足够广阔,容得下不同风格的品牌共同绽放。重要的是找准自己的定位,服务好真正认同你的那群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