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撞车门还没完,方程豹顶配卖爆了!
当小米SU7在成都街头烧成火球、救援人员用拳头砸石头撬都打不开车门的时候,方程豹钛7的顶配版正在创造一项纪录——85%的车主多花几万块钱,就为了那个叫“天神之眼”的智能驾驶系统。
这事儿越想越魔幻。
一边是科技公司吹上天的“智能电动车”,连最基础的机械门把手都能在关键时刻要命;另一边是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票,宁愿多掏钱也要买那个“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智能驾驶。不是消费者精分,而是被现实教育怕了。
我翻了一遍工信部2025年9月24日刚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白纸黑字写着要禁止全隐藏式门把手,要求必须有机械开门方式。这份文件来得太及时了——某些车企忙着在发布会上吹算力、吹激光雷达数量的时候,连车撞了之后人能不能爬出来这种最基本的问题都没解决。
说实话,看到钛7这85%的顶配选择率,我第一反应不是“国产智驾崛起了”,而是“消费者被吓坏了”。
你们想想,小米事故是2025年10月13日发生的,到现在刚过去一周多。就在这节骨眼上,方程豹公布顶配销量爆了,这哪是巧合,分明是消费者在用脚投票。当一家科技公司连车门都做不好,大家自然会把安全感寄托在另一家号称“智驾能防鬼探头”的企业身上。
但问题来了:凭什么我们要在“基础安全”和“智能安全”之间做选择题?
我专门去查了那个让85%车主加钱的“天神之眼B”。硬件堆得确实狠:128线激光雷达、英伟达芯片、12个摄像头……可再厉害的智驾系统,说到底也只是“辅助”。而一扇能在事故后正常打开的车门,才是真正的“保命底线”。
现在整个行业都跑偏了。发布会不谈钢板厚度、不谈车身结构,全在比谁的屏幕能旋转、谁的雷达线数多。这就好比餐馆不去研究菜好不好吃,全在比拼盘子会不会自动旋转——本末倒置。
最讽刺的是什么?是同期OpenAI刚因为夸大宣传被群嘲。AI巨头吹牛最多丢面子,车企要是跟着学坏了,那可是要出人命的。
所以别被那85%带跑偏了。钛7顶配卖得好,恰恰暴露了整个行业的荒诞——当最基本的机械安全都成了奢侈品,消费者只能退而求其次,为“智能安全”买单。
问问你自己:你愿意生活在一个需要靠智驾系统来弥补基础设计缺陷的时代吗?
反正我不愿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