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只要一聊起汽车,特别是新能源车,大家的话题里总少不了一个名字——华为。
这家我们印象里主要做手机和通信设备的公司,现在在汽车圈里可以说是风生水起。
尤其是他们主导的鸿蒙智行联盟,最近放出了一个大消息,说今年的年度销量目标要挑战一百万辆。
这个数字一出来,很多人心里都犯嘀咕:一百万辆是什么概念?
去年鸿蒙智行卖了四十多万辆,已经很厉害了,今年直接翻一倍还多,这目标是不是定得有点太高了?
华为到底是哪里来的底气,敢定下这么一个宏大的目标?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头说起,把华为这盘棋看明白了。
首先得知道,华为为什么这么执着于造车,或者说,是深度参与造车。
时间倒回几年,2020年的时候,华为的整体营业收入达到了历史最高点,接近九千亿元。
但紧接着,大家都知道的外部制裁来了,对华为的手机业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面对这样的困境,华为没有倒下,反而在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
汽车,这个正在经历智能化、电动化变革的庞大产业,就成了华为眼中最好的突破口。
经过几年的努力,成果非常显著。
到了2024年,华为的营收已经恢复到八千六百多亿,这其中,智能汽车业务的贡献功不可没。
根据公开的数据,华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单元,在2024年实现了超过二百六十亿元的营收,增长速度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四百七十四,而且还成功地从亏损转为盈利。
这个业务的快速增长,不仅为华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更重要的是证明了华为的技术在汽车领域是行得通、受欢迎的,这给了华为极大的信心。
所以,当鸿蒙智行喊出百万销量的目标时,这背后是实打实的业绩增长和技术自信在做支撑。
当然,有信心不代表路就好走。
去年鸿蒙智行全年交付了44.5万辆新车,虽然这个成绩单已经非常亮眼,但在和理想汽车的竞争中,还是以微弱的差距没能拿到年度新势力销量的第一名。
今年要冲击一百万辆,挑战的难度可想而知。
而且,今年的开局并不顺利。
在2025年的头三个月,因为旗下的主力车型,比如问界M5和M7都处在产品更新换代的空窗期,导致鸿蒙智行联盟的总销量一度下滑到每个月三万辆以下。
那段时间,市场上的疑问声很多,觉得华为是不是后劲不足了。
然而,情况在第二季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随着两款重磅车型的上市,鸿蒙智行的销量走出了一个漂亮的U型反弹。
首先是定位高端的问界M9,这款车的售价超过了五十万元,但上市后连续四个月销量都突破了一万辆,最高的一个月甚至卖出了一万五千多辆,牢牢占据了五十万元以上豪华车销量冠军的位置。
紧接着,全新的问主界M8也来了,这款车在正式上市前,光是预订量就超过了九万台。
五月份是它第一个完整的交付月份,销量就达到了一万两千多辆,到了六月和七月,更是快速攀升到每个月两万辆以上。
靠着这两款大型SUV的出色表现,鸿蒙智行在七月份的总销量回到了四万七千多辆,重新恢复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不过,我们还是要冷静地算一笔账。
虽然销量回来了,但离一百万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今年一月到七月,鸿蒙智行总共销售了大约24.7万辆车。
这意味着,在剩下的五个月时间里,他们必须卖出超过七十五万辆车,平均下来每个月要卖掉十五万辆。
月销十五万,这在目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除了比亚迪,还没有任何一个品牌能够做到。
所以,光靠问界M9和M8这两款车是绝对不够的,华为必须在下半年拿出更多的产品来共同冲刺这个目标。
那么,华为手里还有哪些牌呢?
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部分。
首先是问界M8的纯电版本,这款车已经开启预售,起售价在三十七万八千元。
在开启预订后的短短七十二小时内,订单量就突破了一万五千台。
它不仅有新的车身颜色,更重要的是搭载了华为最新的巨鲸800V高压快充平台和宁德时代的大容量电池,在充电速度和续航上都有很强的竞争力,能够吸引那些钟情于纯电动车的消费者。
其次,是一款被寄予厚望的车型——全新换代的问界M7。
老款的问界M7曾经是鸿蒙智行的销量支柱,创造过单月销量接近三万辆的纪录。
这次的全新M7,是在一个全新的平台上重新开发的,尺寸和轴距都比老款更大,设计也向更高级的M9和M8看齐,并且会同时提供增程式和纯电动两种动力。
从目前市场的反馈来看,消费者对这款车的期待值非常高,很多人都表示只要价格合适就一定会买。
可以预见,全新M7上市后,很有可能成为又一个爆款车型。
除了对现有产品线的补充和升级,华为还在开拓新的细分市场。
比如鸿蒙智行旗下的首款旅行车——享界S9T。
旅行车在国内一直属于比较小众的车型,但华为似乎想改变这个局面。
这款车的设计非常优雅,同时又兼顾了轿车的驾驶感受和SUV的空间实用性,目标是那些追求个性化和生活品质的消费群体。
华为的常务董事余承东还亲自为这款车宣传,这种级别的推广力度,无疑会给它带来巨大的关注度。
最后,也是决定一百万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一环,可能是一款全新的入门级车型——尚界H5。
这款车是由华为和上汽集团合作打造的,定位将是鸿蒙智行家族里最低的。
根据目前的一些信息推测,它的价格区间可能会在十七万到二十五万元之间。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为了完成销量目标,华为和上汽决定采取更激进的定价策略,把这款车的起售价降低到十五万元级别,那将会产生巨大的市场冲击力。
一款搭载了华为先进智能驾驶系统和鸿蒙智能座舱,并且有上汽集团制造品质保障的车型,如果卖到这个价位,将会对同价位的其他所有车型构成强大的竞争压力,它有潜力成为一款真正走入千家万户的“国民智能车”,从而为鸿蒙智行贡献巨大的销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