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关注车圈十余年的博主,最近广汽集团 2024 年销量数据一出来,我着实吃了一惊 —— 全年累计卖了 200.31 万辆,看似保住了 “200 万级” 门槛,但同比足足降了 20.04%,这跌幅在主流车企里算是相当扎眼的。今天就扒一扒,广汽这波销量下滑到底是 “行业通病”,还是 “自身问题”?
熟悉广汽的朋友都知道,它的销量 “压舱石” 一直是广汽本田、广汽丰田这两家合资车企,往年这俩加起来能占总销量的 70% 以上。但 2024 年,这俩 “老大哥” 彻底掉链子了。
先看广汽本田,全年销量大概 65 万辆,同比跌了近 25%—— 要知道前几年广本常年稳定在 75 万 + 水平,今年直接跌出 “60 万俱乐部” 边缘。核心车型集体失势:雅阁作为中型车标杆,全年卖了不到 12 万辆,同比降了 30%,一方面是新能源轿车太猛(比亚迪汉、小鹏 P7 一年能卖 20 万 +),另一方面是雅阁混动版油耗优势没了,加 92 号油的秦 PLUS DM-i 比它省一半油,价格还便宜 5 万;CR-V 更惨,全年销量不足 10 万辆,被比亚迪宋 PLUS(年销 30 万 +)、理想 L6(年销 15 万 +)按在地上打,尤其是插混版本,广本到 2024 年底才推出 CR-V e:PHEV,比宋 PLUS 晚了 4 年,等于是 “起了大早赶了晚集”。
再看广汽丰田,情况稍好但也好不到哪去,全年销量约 70 万辆,同比降了 22%。凯美瑞、汉兰达这两款 “利润奶牛” 集体下滑:凯美瑞年销 13 万辆,跌了 28%,面对特斯拉 Model 3、极氪 007 的降价冲击,传统燃油版没人问,混动版又打不过比亚迪海豹 DM-i;汉兰达更尴尬,全年卖了不到 8 万辆,曾经的 “加价神车” 现在终端优惠 3 万都卖不动,原因很简单 —— 理想 L8、问界 M7 这些中大型 SUV,空间更大、智能配置更多,还能上绿牌,汉兰达的 “大 7 座燃油车” 标签,在 2024 年已经成了 “缺点”。
这俩合资品牌的问题本质上一样:抱着燃油车 “老本” 不放,电动化转型太慢。别家合资(比如大众 ID 系列、福特 Mustang Mach-E)早就铺开新能源,广本、广丰直到 2024 年才拿出像样的纯电 / 插混车型,等于是 “拱手让出” 新能源市场,燃油车又被自主品牌抢食,销量能不跌吗?
有人会说,合资不行,自主品牌总能顶上来吧?但广汽的自主板块 —— 广汽埃安、广汽传祺,2024 年的表现只能用 “勉强” 形容,根本撑不起 “增长极” 的角色。
先看埃安,作为广汽新能源的 “主力”,2024 年销量约 48 万辆,同比增了 15%。乍一看是正增长,但放在行业里看,就是 “掉队”:比亚迪 2024 年销量超 300 万辆,同比增 35%;吉利新能源超 80 万辆,增 40%;就连哪吒、零跑都有 30% 以上的增速,埃安 15% 的增速,连行业平均水平都没到。问题在哪?一是产品同质化,埃安 S、埃安 Y 虽然卖得不错,但没什么核心竞争力,面对比亚迪秦 PLUS、宋 PLUS 的 “价格战”,只能跟着降价,利润薄了不说,还留不住用户;二是高端化失败,去年推出的昊铂 GT、昊铂 HT,全年加起来才卖了 3 万辆,连特斯拉 Model 3 的零头都不到,高端市场根本没打开,反而浪费了大量资源。
再看传祺,作为广汽燃油车的 “自主代表”,2024 年销量约 22 万辆,同比降了 18%。核心车型 GS4 全年卖了不到 5 万辆,跌了 40%,现在的紧凑级 SUV 市场,全是比亚迪宋 PLUS、哈弗 H6、长安 CS75 PLUS 的天下,GS4 没新能源版本,燃油版油耗又没优势,根本没人买;MPV 车型 M8 算是唯一的 “亮点”,全年卖了 6 万辆,但体量太小,根本拉不动整体销量。更关键的是,传祺的新能源转型比埃安还慢,2024 年只推出了一款插混车型影豹 R - 混动,销量平平,等于在新能源赛道上 “躺平”,燃油车又萎缩,销量自然下滑。
其实 2024 年车圈的大趋势很明确:燃油车市场持续萎缩(全年燃油车销量降了 25%),新能源渗透率突破 45%,用户越来越倾向于买新能源。但广汽恰恰在这个 “转型节点” 上 “踩空” 了。
一方面,广汽太依赖燃油车了。2024 年广汽燃油车销量约 152 万辆,占总销量的 76%,比行业平均水平(55%)高了 21 个百分点。燃油车市场萎缩,广汽自然受影响更大;另一方面,新能源布局 “又慢又散”:埃安虽然做纯电,但增速跟不上;合资品牌电动化晚;传祺几乎没新能源产品。反观比亚迪,纯电 + 插混 “两条腿走路”,全年新能源卖了 280 万辆;理想专注增程式,一年卖了 80 万辆。广汽的新能源板块,既没有 “爆款” 车型,也没有清晰的技术路线,等于在新能源赛道上 “随波逐流”。
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2024 年车圈 “价格战” 打得最凶的时候,广汽的反应太慢了。比亚迪、特斯拉年初就降价,吉利、长城跟进,而广汽直到年中才给合资车型优惠,自主车型降价幅度也不如竞品,等于是 “错失了抢用户的最佳时机”。
作为资深车迷,我看着广汽从 “日系合资优等生” 走到现在,其实挺惋惜的。2024 年的销量下滑,不是 “运气差”,而是 “转型慢” 的必然结果 —— 合资品牌抱着燃油车不放,自主品牌新能源发力不足,行业趋势没跟上,销量自然掉下来。
接下来的 2025 年,对广汽来说是 “生死年”:如果广本、广丰能加快电动化(比如尽快推出更多纯电车型),埃安能做出真正的 “爆款”,传祺能补上新能源短板,或许还有机会 “回血”;但如果还是现在这个节奏,恐怕连 “200 万辆” 的门槛都保不住。
你们觉得广汽 2025 年能翻盘吗?或者你对广汽的车型有什么看法?评论区咱们聊一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