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隧道的地质情况复杂得很。76% 的部分都是 Ⅳ、Ⅴ 级围岩,简单说就是特别容易坍塌的危险区域。而且还有 3 处断层破碎带,下面还得过水库,想想都觉得难。最厉害的时候,一天能涌水 1.2 万立方米,这水量相当于 6 个奥运泳池,要是没点真本事,还真对付不了。
不过别担心,有科技法宝。和国外的隧道比起来,天星一号隧道强富水段占比 20.5%,瑞士圣哥达基线隧道是 18%,川藏铁路某隧道是 35%。虽然不是最低,但的超前预报精度是 10 米 / 次,各有各的特点。
在建造上,这里用上了智能建造的新方法。500 个物联网监测点盯着,一旦有变形,不到 3 分钟就能预警。还有三工序同步推进,掘进效率提高了 30%,原来一天挖 8 米,现在能挖 10.4 米,是不是很厉害?这种根据地质情况灵活调整的施工方法,说不定以后我国基建走出国门,这技术能派上大用场呢。
再看看整个南珠高铁玉岑段的项目情况。总投资 183.17 亿,算下来每公里造价 1.65 亿元。以后建成了,一年能运送 2000 万人次,还能运 1000 万吨货物,这运力可真不小。
沿线的车站也各有特色。容县南站在石寨镇合柳村,不仅有侨乡文化广场,还建了冷链物流中心,方便当地特产运输。岑溪东站在思孟村和归义镇交界的地方,专门设了石材产业保税仓,对当地石材产业发展肯定大有好处。
现在工程进度也挺可观。路基完成了 99.7%,隧道也完成了 99.7%,桥梁完成了 96.0%,轨道完成了 35%。照这速度,离建成不远了。
这条高铁建成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可大了。以前南宁到深圳得 5 小时,以后只要 2.5 小时,时间少了一半。岑溪到广州也能不到 2 小时,这 “1 小时经济圈” 可不是说说而已。
沿线的地价预计能涨 30%,这能带动 200 亿的产业投资。在物流方面,往西走,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能降低 15% 的成本;往南走,走 RCEP 快线,从玉林到钦州港不到 90 分钟。而且高铁货运也有潜力,就像日本新干线搞快递一样,以后的货物运输也能更快捷。
再说说接下来的计划。2025 年第四季度,要铺设全线的无砟轨道,这种轨道经过验证能降噪 10 分贝。2026 年第一季度,进行联调联试,还要校准 14000 吨转体梁的数据。
等到通车后,大容山景区的游客量预计能增加 40%,带来 50 亿的收入。还有沙田柚,通过高铁冷链专列运输,到香港的终端价能降低 25%,能吃到更实惠的水果,果农也能多赚钱。
地质再难,科技来破;距离再远,高铁来连。南珠高铁玉岑段的建设,不仅是一项工程,更是区域发展的新动力。2026 年通车后,就能亲眼见证它给沿线带来的新变化,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