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现在买台30万以上的国产中高端新能源车,跟点外卖是一个道理,那你点菜的时候,其实只有一家能送--别看平台上一堆商家图片满天飞,实际后厨早被华为承包了。要么你跟他们合作,要么下楼自己煮碗泡面,中低端那一片小雨还算能自己淋,到了中高端就是华为的随身雨伞,没伞还想站着,那就准备好淋成落汤鸡。
有时候我也想,造车这事儿是不是太高看别人的智商了。小鹏蔚来的自我降级,像烟头随手一丢,想污染点市场气氛,结果大家都围着卖白菜的架子跳舞。价格战玩到面目全非,销量能不能涨两点萤火,已经不重要了,反正主动权都在别人的手里。肯定有聪明人会问,为啥到了今天做高端都是死局?其实很简单,供应链这玩意儿被华为裹到手掌里,别的车企只能坐在副驾说:师傅,今天开去哪里?你想做高端车型,没有华为,那就只能做个低配家庭版,连牙膏盖都不给你发。
别的不说,谁还记得高端车企的自尊?红旗算是国产车里的老干部了,以前都是套着西装跟人握手,现在连皮鞋都要找华为帮忙擦。有些听不懂的技术词,什么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空气净化、异味处理,看样子都是给高端消费者准备的,我还以为都是用来给领导开会用的,实际人家就是拿来炫耀的。你造得了车,组得起材料,但产品质量、细致化供应链、持续技术创新,你要是没有华为的朋友圈,连把螺丝都能打成拉面。
要说华为也像小学班里那个老师从政变富的儿子,表面上说大家都是同学,其实只要你想参加考试,最后还是他批卷子。国企算是好学生,交卷的时候都要被喊过去,当面谈谈人生理想。你说车企之间能不能自己翻身?想都别想,技术路线全卡在资金和人脉手里。什么声音隔离、音响技术、车载通讯模块,看起来像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实际上都是采购明细表。你要用这些华为育成的供应商一个都跑不掉,连授权都要先跪一跪。
不要觉得自己能冲破雷达,激光雷达、电机、电控,华为这几年的技术搞得跟武侠门派一样,别人都在练基础拳法,他已经在闭关内力心法,缔造出来一群为豪华车型专门打拉面的小哥。这消费群体也不傻,他们看到华为严苛的质量管控和超长期规划,像是给自己买了份保险,谁还愿意冒风险去找小作坊买三无产品?
说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所谓汽车圈的自由竞争,其实就是一场华为自制的真人秀。你可以表演个高端品牌的独角戏,但舞台就是华为家的客厅,灯光、音响、麦克风全是他家的标签。你要是闹独立,最后只能在小区门口摆摊兜售“亲民价”,高端奢华的梦变成大爷买菜的现实,沉浸式荒唐现场。
有人说,创新才是车企的出路,那得看你用的是谁家的笔记本。华为自己也知道,供应链是根本,掌控质量和标准才是做皇帝的密码。自己玩不起高端,就像进了五星级酒店,客房服务都要用华为的水龙头。车企们想拒绝合作,等于想让人家关掉整个酒店的热水,这梦和现实之间的缝隙,还能塞下几个价签?
都说国企是汽车圈的定海神针,现在定海神针也要请华为的大师来开光。本来还想着国产高端车圈混个江湖地位,谁想到武功谱背后早刻着“华为不在江湖,江湖已在华为”。这话听着像新东方直播带货,其实一点不夸张。什么智能座舱、智能网联、超豪华供应链,说白了就跟家里吹牛用的智能马桶盖,你敢用别家的,就等着被喷。
有些人素来喜欢“自由市场”,仿佛买车和买白菜一样,价高者得,品质优先。等到真正想进高端圈,无限自由变成“有限选择”,最后全部归到华为名下。以前车企至少还能拼拼算法、死磕材料,现在连算法的配方都掐在华为的手上。你想涨价还得看他愿不愿意批条,国产高端车企就像鸡蛋上贴二维码,一切扫码验证。
大家都说,垄断无非是把一个人的自由换成一群人的焦虑。这话用在高端汽车,正合适。每一个想造高端的品牌都像在华为家门口排队等进场,一脚踢开门,发现门内还是排队。你想自立门户,结果只有“合作或者闭门”。这合作也跟主子养猫差不多,喊一声“好猫”,回头还得按他家的猫粮吃饭。
鸿蒙系统也是一绝,整得比水漫金山还快。你还记得那句“水漫金山泡美女”?现在华为是泡供应链,把整个车企圈都泡进去了,连泡菜坛子都能搞智能互联。其他车企再怎么努力,最终还是得在鸿蒙的浴缸里游泳。你说有救吗?还真有,前提是你能游到对岸,前提是对岸还没被华为圈起来。
我当然知道,有些同志喜欢吹“汽车自由骑士”,殊不知,高端市场的马都由华为喂草,想骑得快,还得跟主人的节奏走。你造自己想要的高端车,最后发现连车标都要华为亲自贴心。你不信?问问那些做供货的,材料和技术都捏在对方手里,想偷偷摸摸搬家,结果发现房门被华为焊死。
有人觉得,“未来靠技术创新、服务升级去赢”。说得太圆滑了,真正的技术创新还是得看供应链。你技术再好,供应链断了就是做梦。即便你是造车奇才,华为都能让你在毫无存在感中熬到白头。谁让他们上游资源多,下游挂钩广,全套设备标配齐全,等你明白的时候,行业已经悄悄地换了姓。
以往大家还想着品牌溢价、产品升级、特色附加值,现在想起来都像中学作文里写的“理想与现实”,车企们表面能装一装,背后全靠华为来贴补。小鹏、蔚来自降身段其实是明智的,毕竟价格战还可以打个痛快,高端局里只能带着镣铐跳舞。谁不知道细分市场已经变成细分供应链,豪华品牌的门槛都写着“华为授权”。
你看今天的高端领域,华为的掌控力几乎成了行业不成文的铁律。别的品牌要想撬动市场,除了“同华为合作”,什么神仙方案都是白搭。自主创新这词听起来很性感,实际落地时候比唱歌要难,毕竟嗓子也要华为调音。最后你还得靠华为供应链硬件、技术、管理做底骨,谁能逃得掉?
也有人说,万一哪天风口变了,大家都能高端自立?我劝你醒醒,风口换了,羊还是在华为的羊圈里。供应链的掌控不是三个小目标能翻的篇,想超越它,得等下辈子当人贩子,去绑高端技术部门的收购线。
通篇说下来,普通车企梦想高端,无非就是一条只有华为印章的山路。想尔虞我诈,想左右逢源,最后都变成“一路向华”,连山间小路都被他们做了导航标记。车企们不是不努力,而是天时地利都变成“全套华为授权供应链”。
至于未来会不会有车企能翻身?看你是信马斯洛,还是信华为大法。反正,他们养得起豪车梦,看得见市场海,别人也只能指望在智能座舱里刷个小视频,聊聊“要不买个低配的,省钱还能吃顿好。”
说到底,车圈高端梦本来就是奢侈品,从头到尾都像华为的朋友圈摄影展,谁站在镜头前都得先借光,自主创新最终变成“自主认证”。这批生产豪华的车企像小学生挤公交,先排队后抢座,司机是不是华为,大家心里都有数。
当然了,我也不是没想过有天汽车圈能看见大乱战,供应链自由流动,品牌百花齐放。但看现在这华为供应链布局、鸿蒙系统大厦,还有国企集体端茶点头,普通品牌最多只能做做中低端,抓一抓大米、卖一卖白菜。高端那块肉,大家都刚刚上桌,华为早已拿起刀叉准备分餐,别人连心愿单都没来得及填。
最后想说,如果你想花三十万买辆豪车,还在聊自主创新、自由竞争,建议试试去华为附近的菜市场捡捡蘑菇,毕竟想吃肉先得问问谁家养的猪。至于国产高端到底还有没有别人能撑门面?咱们都知道,牌桌上的筹码全是华为名下,剩下的品牌只能在低端卡座喝喝茶。毕竟,在这个行业里,谁能掌控供应链,谁才掌控故事结局。而我们,最多也只能在结尾处捧着瓜,吃个寂寞。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