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误一句,先说个细节:我刚才翻了下我手机相册,偶尔会拍一些有趣的充电桩图片。上次在高速服务区,看到两个司机在聊,你这辆车充电快不快?哈哈,不快啊,得等半小时,真烦。当时心想,谁让我们用的多是快充快,电池装得越大越好,可充电速度才是关键呀。
最近看到一张增程车电池容量天梯图,差点没把我笑出来。零跑D19搭配80.3度电池,直接登顶。说实话,这是个蛮令人惊讶的数字,因为在增程车型里,80度已经算挺大的配置了。而且零跑还用了800V的架构,充电快,电池表现也不错。
这让我在想:电池容量大到底有多重要?很多朋友在选车,第一关可能就看续航,要多长,尤其在快充慢充之间选个合理的。我觉得情况比想象的复杂。比如我现在这个,32度的电池,CLTC续航200公里,WLTC大概是160,实际用起来,开得最多也就135,有时候高速上,就开过165(有点猪一样的体会)。这是我这种贫油车状态下的感受。
假设我是在高速上,怎么说呢?那会儿帮朋友快充,他还嘟囔,这快充要半小时吧?我心里就笑,说其实十几分钟就差不多了。用我粗糙的心算,百公里充电的成本其实也不高,快充下,节省的时间比想象的多得多。这段先按下不表(这思路太碎了),但我倒想问问,跟我一样,觉得电池40度够用的人多不多?不是说我在摇旗喊电池越大越好,但很多车主其实真没必要非要80度的电池。
但现实是,未来几年,增程车的电池会越来越大,估计很快就会突破100度这个门槛。这不,我猜测明年开始,新车电池都要推到100度以上。价格也会逐渐下降,十几万的车,电池容量到达这个水平,绝对不是梦。
你们别忘了:安全才是第一位。大电池带来的颠簸、重量、甚至安全隐患都不可忽视。对比来讲,一个动辄70、80度的电池,意味着出事时风险也会更高啊。有人会说,我有个朋友的朋友开了一辆旧深蓝S09,结果在下水道冲弯时,发现车子吃了水,那电池位置没做好的烦人设计,安全隐患太大。
有趣的是,很多人看重充电速度,但实际上,电池容量、快充能力和安全性,是三座大山。你可能会想:我这个增程车,配个32度,续航还能保证。其实不然。你如果在高速上跑,保持135左右,还能绰绰有余;如果用在市区,50-60公里的续航,电池容量远不止这个。电池大的增程车,最适合假日长途旅行,有时间慢充,每次充个50分钟,续航就相当于再多跑一百多公里。
突然想到,插混里最大容量的电池是哪个?没仔细查过,但据我了解,像某些豪华插混,电池也就在70-80度左右。将来,明年开始,必然会有厂商推上百度电池的车型,价格还会掉。这不,去年我听销售说,十几万就能买到配备80度或者更大电池的车型,确实让人比较惊讶。
增程车的发电机是不是也有点像老了会锈的工具呢?我觉得其实挺有可能的。有点像老车的油路,使用久了,总会有点问题。发电机、动力系统,能不要太挑剔就最好。尤其是在高速充电方面,电池大,发电机也得跟得上,否则就有跑偏的危险。
既然提到安全,我在想,增程车在设计时多强调电池和安全管理系统,用心良苦。实操中,你会发现很多车主对安全不够重视,比如自燃、爆炸那些,安全最重要。只是,没几个人真正用过几次意外测试,理性与感性之间,总是差那么些距离。
问一下:你会考虑一个电池容量100度以上的增程车吗?还是觉得,40到60度已经足够应付平常的出行?我在猜测:或许绝大部分人都没想过,自己会不会用到这么大容量的电池。反正我自己,倒是觉得,要用得顺手,续航更长点,电池容量大一点,总归不是坏事。
最后说明一下,现实中大家用到的增程车,绝大部分都不会像性能车那么极端。就算加个十几万,也拼不过临界续航能力。免得你买了个天梯居高临下的电池,实际上只在市区跑跑。想想,除了极个别长途司机,大部分人可能更在意的是,充电快不快、用起来顺不顺手安全吗?
哎,你们觉得呢?还是说,未来买增程车,电池容量是不是得追到一百+才算实在?我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也许下一次发车,如果电池能到一百度,我还能不能哼哼哼着跑长途。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