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 Y单周狂卖7883辆,问界M8紧随其后,而曾经的“国民神车”哈弗H6却只卖了1717辆,排在第39位——这还是我们熟悉的SUV市场吗?
最新发布的2025年7月第四周SUV终端销量榜单,像一记重锤砸进了平静的车市湖面。前50名车型周销量全部突破1400辆,整体市场热度飙升。新能源与燃油车的拉锯战愈演愈烈,格局正在重塑。 Model Y以断层式优势领跑,问界M8强势拿下亚军,而传统燃油阵营中,星越L、RAV4荣放、博越L、途观L包揽第3至第6名,其中途观L以约3000+辆的成绩稳居第6,展现德系老牌SUV的韧性。反观曾经长期霸榜的哈弗H6,如今以1717辆的成绩勉强守住前40,不禁让人唏嘘:时代真的变了。
外观设计:从“大块头”到“低趴流线”,风阻系数成新战场
我第一次见到Model Y实车时,是在一个地下车库。它的造型简洁得近乎“极简主义”——没有进气格栅,没有镀铬装饰,甚至连门把手都是隐藏式的。这种“一体感”设计不只是为了好看,更是为了降低风阻系数。 官方数据显示其风阻系数仅为0.23Cd,在SUV中堪称顶尖。低风阻意味着高速行驶时更小的空气阻力,直接转化为续航提升和行驶静谧性。我在高速试驾时明显感受到,即便时速超过120km/h,车内风噪依然极低,语音通话几乎不受干扰。
再看问界M8,它的设计语言则走“豪华科技”路线。前脸采用封闭式设计但保留了“智慧灯幕”,能显示行车状态、欢迎动画,甚至可自定义图案。车身线条流畅,轴距超过2.9米,视觉上既有MPV的稳重,又有SUV的高坐姿。这种“跨界融合”的设计理念,正是当下高端新能源SUV的趋势——既要空间,也要智能,还要气场。
而途观L这类传统燃油SUV,外观依旧强调“力量感”:硬朗的腰线、粗壮的C柱、外露的排气。它的风阻系数约为0.30Cd,虽不算差,但与Model Y相比,高速能耗差距明显。我曾同时驾驶Model Y和途观L跑过一趟长途,前者表显电耗14.8kWh/100km,后者百公里油耗9.2L(95号汽油),按当前油价与电价折算,每百公里使用成本差了近15元。长期来看,这不仅是技术差异,更是用车经济性的分水岭。
内饰与智能化:从“物理按键”到“全屏交互”,谁更实用?
坐进Model Y,最震撼的是那块15英寸的中控屏——所有功能都集成于此,连空调出风口调节都要通过屏幕滑动。刚上手时我一度手忙脚乱,但一周后竟爱上了这种“极简交互”。它的逻辑是“学习型系统”,会根据你的习惯自动调节座椅、空调、导航偏好。 比如我常在下班后去健身房,系统会在我启动车辆时自动规划路线,并调低空调温度。
问界M8则搭载鸿蒙座舱4.0,三屏联动(仪表+中控+副驾娱乐屏)体验流畅。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无缝流转”功能——我在手机上看了半部电影,上车后自动跳转到副驾屏继续播放,下车又能切回手机。这种跨设备协同,才是真正的“智能生态”。
反观途观L和星越L这类燃油车,虽然也配备了大屏和车联网,但系统反应略显迟滞,语音识别准确率一般。星越L的三联屏设计在国产燃油车中算亮眼,但实际使用中我发现,副屏功能固定,无法自定义,略显鸡肋。智能化不是堆配置,而是用户体验的流畅度与预见性。
动力与操控:电驱的“顺” vs 燃油的“韧”
Model Y的加速体验,用一个字概括就是“顺”。单踏板模式下,松油门即减速,城市通勤几乎不用踩刹车。这种“线性输出”是电机的天然优势——没有换挡顿挫,没有涡轮迟滞。我在山路上试驾时,每一次出弯踩电门,动力都是随叫随到,像被一股无形力量推着走。
问界M8作为增程SUV,市区用电,长途用油,没有续航焦虑。它的增程器在高速巡航时介入,我特意在时速100km以上深踩油门,发动机启动瞬间几乎无感,NVH控制出色。这种“无感加油”的体验,正是理想、问界等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途观L的2.0T+7DSG动力总成久经考验,动力响应快,但低速时偶有顿挫。它的底盘调校偏硬朗,过弯支撑性好,但遇到烂路时后排乘客会感到颠簸。相比之下,Model Y的底盘更“整”,得益于电池包带来的低重心,过弯侧倾极小。电车的操控优势,不只是快,更是稳。
安全与辅助驾驶:L2级不是标配,而是“基本功”
在安全配置上,新能源车普遍更激进。Model Y标配L2级辅助驾驶(Autopilot),包括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变道等功能。我在高架上开启后,车辆能自动跟车、识别匝道并提醒我变道,大大减轻驾驶疲劳。但我要强调: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手必须放在方向盘上。
问界M8搭载ADS 3.0系统,支持城区NCA(导航辅助驾驶),在复杂路口能自动左转、避让行人。我试驾时经过一个无保护左转路口,系统准确识别红绿灯和对向车流,在安全间隙完成左转,令人印象深刻。
而途观L、星越L等燃油车,L2级辅助驾驶多为高配选装,普及率不如新能源。这意味着,花同样的钱,你可能在新能源车上获得更全面的主动安全配置。
真实用户反馈:续航焦虑 vs 用车成本
我认识一位Model Y车主老张,他每天通勤60公里,家里有充电桩,“一年电费不到3000块,比以前开CR-V省了一半。” 但他也坦言,冬天续航打七折,跑长途必须规划充电站。
另一位问界M8车主李姐,经常带娃长途出行,“增程最香的地方是说走就走,加油站几分钟加满,不像纯电车排队充电。”
而途观L车主王哥则看重“皮实耐用”,“开了五年没大修,保养便宜,二手车保值。” 但他说现在加油越来越心疼,“一箱油快600块,跑一趟远门全家讨论半天。”
竞品对比:Model Y vs 问界M8 vs 途观L
维度 Model Y 问界M8 途观L
动力形式 纯电 增程 燃油(2.0T)
周销量(2025.7.4) 7883辆 5573辆 ~3000+辆
优势 用车成本低、加速快、智能化高 无续航焦虑、空间大、鸿蒙生态 品牌认知高、保值率好、维修便利
劣势 充电依赖、冬季续航缩水 增程器噪音(高速) 油耗高、智能化弱
我的观点是: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适不适合。 如果你有家充桩,城市代步为主,Model Y是性价比之选;如果经常长途,又想体验智能座舱,问界M8更均衡;如果你在意保值率和维修便利,途观L仍是稳妥选择。
哈弗H6为何跌落神坛?
曾几何时,哈弗H6月销几万辆,是SUV界的“一哥”。如今周销1717辆,排第39,根本原因在于“智能”与“电动”转型慢了半拍。 当Model Y、问界M8、宋PLUS新能源用智能和电驱重塑用户体验时,H6还在靠空间和性价比硬撑。消费者要的不再是“能开”,而是“好开、聪明、省钱”。
未来展望:SUV的“智能电动化”不可逆
从这份榜单看,新能源已不是“趋势”,而是“现实”。 前十名中新能源占半壁江山,且Model Y、问界M8、宋PLUS新能源等车型销量远超传统燃油车。未来,车企拼的不再是发动机马力,而是三电技术、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算法。
各位车友,问题来了: 如果给你20万预算,你会选一台续航扎实、智能拉满的新能源SUV,还是一台皮实耐用、加油方便的传统燃油车?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
另外,有车友问:“零跑B10、钛3这些新势力为啥销量一般?”根据现有数据,它们排名下滑,但暂无具体原因分析,可能与品牌认知度、渠道覆盖有关,需要进一步确认。
最后,我想说:车是工具,更是生活方式的延伸。 无论你选电还是油,智能还是传统,安全驾驶永远是第一位。别被参数绑架,亲自试驾,感受那台车是否“懂你”。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