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又开始整活了,说可能要搞个电动跑车。
讲真,我每次看到这种新闻,都感觉像是在看一个中年油腻男突然宣布要去参加101选秀,突出一个不合时宜和自我感动。纯粹的内燃机车迷会说电车没乐趣,但宝马偏不,他非要证明自己宝刀未老,还能再战五百年,哪怕是换了个赛道。所以你看,M3纯电版要到2028年,而且还要搭载一个叫“快乐之心”的装置。
我听到“快乐之心”这个词的时候,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这名字太玄学了,像是什么修仙小说里的法宝,滴血认主之后能让你的电车百公里加速减少0.01秒,顺便还能帮你挡个天劫。它本质上是什么?宝马说,是硬件和软件的魔力,是四个“超级大脑”之一,能把电动车的动态性能提升到新水平。翻译一下,就是一堆芯片和代码的压缩毛巾,泡了水(通了电)之后,让车子动态好一点。但你非要叫它“快乐之心”,就好像把一碗方便面叫做“上古龙肝凤髓汤”,就很行为艺术。搞这些虚头巴脑的玩意儿有什么用!
车企的营销,本质就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大家都是演员,就看谁演得更投入。
宝马说,基于这个Neue Klasse平台,技术上搞一个专门的性能车是可行的。注意这个用词,“可行”。这个词就很灵性,跟渣男说“我爱你”一样,听听就好,千万别当真。可行的事情多了去了,我明天去竞选美国总统也“可行”,但这重要吗?不重要。重要的是,宝马需要用这种“可行性”,来维持自己“运动王者”的玄学光环。
这就是品牌玄学。奔驰最值钱的是三叉星,宝马最值钱的就是那个蓝天白云标所代表的“操控”和“驾驶乐趣”。哪怕现在他们的SUV比谁都卖得好,哪怕他们真正的用户群体是一群只想舒舒服服开着X5去接孩子的体面中产。但这个“运动”的牌坊,不能倒。一旦倒了,它和奥迪、凯迪拉克还有什么区别?所以,他们必须时不时出来喊一嗓子:爷还能打,爷要搞跑车了!
至于真搞不搞,那就要看历史了。宝马在搞跑车这件事上,堪称心魔附体,越想搞,越搞不好。当年的M1,找兰博基尼代工,结果兰博基尼自己先玩脱了。后来的M Vision Next,那台插电混动的跑车,概念车帅得一塌糊涂,结果呢?PPT的内耗飙升,叠加上疫情这个大逼兜,项目直接就地飞升,成了个传说。
这就是现实。现实就是,宝马在Neue Klasse这个新平台上投了一百多亿欧元。说实话,这个新平台花了100多亿欧元,我有时候就在想,这笔钱要是拿来改善一下食堂伙食,能让多少工程师中午多加个鸡腿啊。这笔巨款砸下去,宝马现在的心态就是要把本钱捞回来。怎么捞?当然是靠卖得最多的SUV和轿车。加大加大加大。在这种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里,活下去是第一要务。
现在的汽车市场,早就不是什么存量竞争了,而是掀桌子式竞争。我活不了,你们也别想好过。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蔚来的乐道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大家都在卷价格,卷配置,卷冰箱彩电大沙发,恨不得把KTV都给你搬车里去。这时候你宝马说要搞一个不赚钱的电动跑车,你问问你的股东答不答应?你问问你的财务自由了吗?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在这样一个癫狂的时代,造跑车这种不务正业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奢侈。
我作为一个开过宝马也开过特斯拉的中年人,非常理解这种纠结。宝马的粉丝,买的是一种信仰,一种对“纯粹驾驶乐趣”的执念。就像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讲内饰、讲做工,他会觉得你在侮辱他的智商和品位。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宝马的核心用户,就是需要宝马不断地去强化这种信仰。所以,哪怕是画饼,这个电动跑车的饼也得画,而且要画得又大又圆。
你看,宝马自己也知道,Z4卖得一塌糊涂,明年就要停产了,还没接班人。i8呢,六年卖了两万台,平均下来一年三千多台,这个销量说出去同行看了也得傻眼。这些都是前车之鉴,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但,注意这个“但”字。
事情的魔幻之处就在于,宝马搞的那些限量版换壳车,比如什么Skytop,本质就是M8换个皮肤,一台卖50万欧元,还真有人买。这就很道诡异仙了。这说明什么?说明金字塔顶尖的那一小撮人,他们的消费逻辑和我们普通人不在一个次元。他们买的不是车,是社交货币,是独一无二的谈资,是“爷就是有钱”的终极凡尔赛。
只要你敢定价,就有人敢买单。这个逻辑让宝马高层产生了一种错觉:也许,我们的品牌玄学光环,比我们想象中还要亮。也许,搞个特别贵的电动跑车,也能找到它的信徒?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宝马比作一个中年选秀男,可能有点侮辱人了。对不起,侮辱了中年选秀男。宝马更像是一个家道中落的武林盟主,祖上阔过,有几本独门秘籍,但现在江湖变了,大家都开始玩火枪了,你还在纠结马步扎得稳不稳。你看不上那些玩火枪的,觉得他们没有灵魂,但你又打不过他们,这就很尴尬。
所以,宝马会造这个电动跑车吗?
我的结论是:会的。
为什么?因为他们闲的。当一个中年男人开始思考人生意义的时候,他就会去买Gopro和钓鱼竿,而当一个百年车企开始思考电动爹的未来时,他们就会去搞一个注定卖不出去的电动跑车。这是一种宿命,你得认。它不为赚钱,只为证明自己还活着,还有梦,还能“快乐”。
就问你怕不怕?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