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成都车展那天,展馆门口有点闷热。人流一波又一波,撞进宝马展区,M2 CS就搁在灯下,侧身蹲着。邻居老冯一边咂着瓜子,一边嘬着牙说这车标底子红红的,显眼得很——前脸那双肾格栅,线条有点生硬,看惯了普通M2有点不适应。“这玩意儿比隔壁那M2涨了快20万,谁看得懂啊?”他说。
其实,咱本地的几家宝马4S都在群里聊,这CS版子上用料儿太狠。碳纤维盖板、车顶、鸭尾一体做的,关键是轮毂带着暗金色,19寸的轮子,半热熔胎还不是唬人的——据说是倍耐力的那种Trofeo RS,师傅老郭说轮胎买不起。他还补一句,卡钳红色是大厂男孩标配,但真热起来别看颜色,抓地谈配置。有人还提,北京那边有人尝试在M2原厂上装CS轮胎,开一圈下来,官方数据跟自测相差2秒不到。
后来仔细瞅这CS版的内饰,那连屏是12.3加14.9英寸的组合,中控那块刚好能放下几包烟。D型方向盘上回正标识是红色,已经变成圈里炫耀的符号,小刘提起家自己GTI的黄标,说CS这方向盘手感还是怪硬的。灯光开足了,座椅的Merino皮料摸着挺细腻,发光的CS标换到夜里感觉像是桌游里的筹码。座椅除了常规加热、电调,一体式头枕竟然能拆,师傅都笑了,“折腾着给改成四点还是六点式?你不是赛道达人你装这干啥。”
调侃归调侃,实打实参数不少人都只看一眼。530匹,650牛·米的扭矩,ZF 8AT那套自动变速箱也没落下。群里有个爱琢磨的说,普通版M2只有480马力,这CS多出来的50匹没啥用,开出去真给地也踩不稳——上赛道除外。纽北圈速听说是7分25秒多一点,车友阿明跟着视频看了三遍,直呼“这车踩下去心都要掉地上”。
讲到刹车,这车的距离短、制动力线性感评都挺高,但城里也用不上。说白了,除了减了45公斤,其他地方实际用车不见得天天体现。师傅提了个冷门:“这M2 CS有个Active Sound Design,假声浪其实能关,但好多新车主不晓得,跑长途熬得烦。”另外有传,西南这边冬天气温低,碳纤维部件偶有轻微异响,那是温差膨胀,销售小张提醒说别瞎跑去拆。
说历史,宝马这“CS”头衔国内还挺稀罕,上一回2018年进过M4CS,那会儿有兄弟买了,后来因为配件难找骂过娘。二手车贩子有悄悄嘟囔,这种车开两年卖掉价钱掉得快——主要是找接手的人难。
顺便,听杭州那边有哥们说,这CS车主群里流传个段子:有人新提回来,二十天内连着两次误触赛道模式,导致胎压报警。后来发现,是脚底下新鞋太薄,传感器隔三岔五误认。笑成一团。
成都绕城,清晨拐进内环南段,偶尔能看到M2 CS跑早高峰,一闪而过,车尾的发光CS字样跳进人眼。听说后备箱标准容量偏小,装得了台球包,拉不了生活杂货。有人吐槽说这是“给人装噱头,不给人装大米”。宝马也没认错,继续做自己的狠货。
多说一句,外头有人提过新老M车型的数据,几十年前的E30 M3在圈子里至今是神话——其实真拿出来比,除了情怀,性能全被新M 2 CS碾得不剩。但驾驶乐趣,那是各人嘴里不同的词。有师傅夸这CS底盘调教跟老M写意不一样,噪音好像更粗,但底盘收得“紧”,城市里的井盖过了像踩鸡蛋。
此车今后到底谁买谁开,真不知。前头有段传闻,说宝马M2 CS开发团队里有成都人,设计灵感跟川西山路绵延有关。是真是假,外头谁承认都不紧要。反正现在这台挂在展厅,外头娃儿路过都要伸脖瞅两眼。新鲜劲头总是有人买单,有人嘀咕,也有人开着笑着跑掉。
要不是我上周去补胎,听师傅念叨这车胎价,才突然想起自己老E90那套轮毂加起来都没人家一颗贵。该是现实里的玩笑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