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豪华品牌缺席,自主品牌爆火,观众现场感受新变化

听说今年成都车展,豪华品牌集体失踪了,这是要搞“无豪车大会”吗?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还真以为奔驰、宝马、奥迪这些欧洲豪门被邀请去参加广场舞大赛了。往年车展,墙上广告恨不得把豪车挂成年画,劳斯莱斯、宾利、保时捷,个个都像嫁女儿似的把自己打扮得光鲜亮丽,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豪”。可今年呢,外墙刷着吉利、比亚迪的logo,气势堪比广场上的选美冠军,一副“我们才是主角”的架势。

更玄乎的是车展内部直接取消了豪华车展馆。你以为组织者单纯为了省租金?错了,这叫“和谐共处”,毕竟超豪华车来了没销量,展馆里保洁阿姨打扫得比观众都勤快,要是继续“豪”下去,怕是要请来北京同仁堂给这些豪车做心理疏导了。去年那些劳斯莱斯、兰博基尼灯光下流油,今年要在成都找到他们,估计得等《动物世界》做豪车直播专场。

你以为只是劳斯莱斯们缺席?雷克萨斯也说不来了,捷豹路虎打包回家,玛莎拉蒂和英菲尼迪压根连请柬都不给派送。外资豪车成了“吕秀才”:说走就走,从成都车展上集体“消失”,留下主办方在展馆里大眼瞪小眼。这事搁二十年前谁敢想?成都有钱人多,消费能力强,各家豪车使劲挤车展门口,生怕被人家说“自己不够豪”。可到了今年,齐齐“跑路”,狂甩一波不见不见,这画风着实够魔幻。

成都车展豪华品牌缺席,自主品牌爆火,观众现场感受新变化-有驾

有人说,这是不是说明中国有钱人少了?仔细一盘,不见得。你看看大街上财富自由的小朋友们,早就学会了低调炫富,顶奢劳斯莱斯已经跌到“小红书接地气版”,上面挂着保温杯,下车还会顺路买根五毛钱的烤肠。这也难怪,豪车车主都怕自己停在路边,被碰瓷来一场《欢乐喜剧人》大赛,豪门变笑话,今时不同往日。

又有人猜,难道豪华品牌看不上中国市场了?哪儿能啊,这钱袋子还没收满,怎么肯放手。不参展,大概率是省钱省麻烦,比起全国观众堆里做“人肉背景板”,还不如请几个美颜博主直播带货,按效果付款。而且去年开始,豪车市场就已经开始掉链子,2023年销量下滑,2024年更是加速往下滑。保时捷前几年加价要排队提车,今年只能在角落里练习“如何假笑”。上半年国内只卖出2万多辆,同比又是28%负增长,连续第四年“跌跌不休”。玛莎拉蒂更像是降价版的高尔夫,全年卖出1200台,都快赶上社区的老年代步车销量了。

成都车展豪华品牌缺席,自主品牌爆火,观众现场感受新变化-有驾

说到底,这事还得怪参展成本。展位费、搭建费、营销预算啥的,随便加一加都是几百万,结果拍马赴会发现只来了寥寥几个观众,还不够请娃娃机来助阵。豪车厂商们一算账,发现参加车展挺浪漫,但业绩报表实在看不下去,干脆省事,线上“云参展”,线下送奶茶,剩下的活全靠朋友圈转发,不来凑热闹也免得尴尬。

此消彼长,要数今年车展最抢镜的,非自主品牌莫属。比亚迪包下9号展馆,长安装配工拿下10号展馆,奇瑞顺手锁定号码5,几乎把整个展馆变成了自己的大拼盘。跟豪车展馆空无一人比起来,自主品牌区人潮如涌,像买房认筹那会儿,县城大爷都能来围观。展车多到一馆装不下,展位工作人员都快挤破头,活脱脱就是“下饺子大会”。有人说,自主品牌是不是就要飞升成“新豪车”?让豪车品牌们先去疗养院休息一阵子。

其实这么一闹,不难发现,豪车品牌的冷清背后,是它们逐渐水土不服了。中国市场不是沃尔沃带减速带的那段高速公路,最怕的就是“高高在上”。豪车品牌过去靠简单的排外和加价刷存在感,可现在消费者看的是性价比。你不是能飙马力吗?比亚迪来个刀片电池,长安搞超级混动,奇瑞连发动机都搞得能和大爷聊天了,技术创新就是不怕比。现在想炫酷炫技术,你技术不过关,别说消费者,连带着4S店的小猫都懒得理。

很多厂商觉得成都人有钱一定买豪车,这年头买车运气好的能送三桶油,运气差的还可能被“智能驾驶”送去找交警伯伯聊天。中国消费者已不再迷信海外品牌,看的是实际体验和售后服务。谁还陪着豪车玩“耍酷”,买个车还要从上海排队到新疆。倒不如自主品牌,服务贴心,技术升级,车机系统还能自动帮你怼群聊里杠精,简直一举多得。买比亚迪不用担心电池爆炸,买奇瑞不用怕发动机罢工,长安车还可能帮你找对象。自主品牌这几年练级成功,不再看豪车脸色,把性价比做成幼儿园毕业证,颁发给所有消费者。

至于豪车品牌为啥现在不演了?说到底就是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曾经豪华车在成都车展是主角,现在成了群众演员。每年车展都像在玩“大逃杀”,只有自主品牌斩获赞誉和流量,豪车的位置逐渐被智能化、新能源、性价比摧毁了根基。就像班里昔日学霸突然考试只考了个位数,别人问他怎么回事,他只能说“最近心情不好”。

当然,也不是说豪车品牌就此彻底落魄。凭借自身的品牌力、设计感和技术底子,还是有人愿意为其埋单,但已不再是万众膜拜的“高贵神坛”。毕竟有钱人也知道,跑在路上买保险或送修,不如省下钱去投资下一家自主新势力。自主品牌已经用技术打败了高傲,用服务提升了体验,用价格击穿了玻璃心。中国汽车市场像一锅麻辣烫,原来的海鲜贵族逐渐退出,新晋食材轮流出场。

今年成都车展就是一场汽车江湖的“大洗牌”。豪车不来不是不爱,只是没了情怀也缺了诚意;自主品牌不是没毛病,只是能为你在路上省点钱,还能刷个智能大屏。豪车们临走时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然而车展现场却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接下来谁才是主角?是自主品牌的华丽转身还是豪车的浴火重生,还是观众干脆开个共享单车直接上台凑数?

汽车市场的格局变了,自主品牌不再是“配角”,当年被嘲笑“小作坊造车”的饭桌谈资,如今成了展馆里最靓的仔。车展不是拼谁家车门厚,谁家配置多,而是要拼谁能让消费者花得起、用得爽、服务靠谱、技术牛逼。豪车们如果还停留在老旧套路,怕是得去参加“怀旧专区”,和大头儿子一起合影留念。

说到底,成都车展的变局,是中国汽车市场大潮流的缩影,也是国产品牌翻身和用户意识觉醒的佐证。汽车早已不是“身份的符号”,更像生活的常态,你要高贵没人拦着,你要实用更有选择。

最后再说一句,你以为这届车展是豪车“隐身术”大赛?其实它更像一场“国产大拼图”:各种自主品牌百花齐放,外资豪车只能在朋友圈里碰运气。等明年再来看,谁知道这场“年度大戏”会不会直接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春晚。反正豪车跑起来就像曲艺表演,自主品牌跳起来就像广场版舞狮。至于消费者嘛,看着这场荒诞闹剧,笑着摇头,然后偷偷把那转场特价的小电车加入了购物车。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