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汽车公布5年发展规划:拟推出10款以上新产品

点击关注不迷路

威马汽车公布5年发展规划:拟推出10款以上新产品-有驾

威马又支棱起来了?

10亿就想盘活,还喊着5年卖百万台,网友:这饼我啃不动。

今天刷手机,冷不丁看到一条新闻推送:威马汽车,它又活了。

对,你没看错,就是那个曾经和蔚来、小鹏、理想一起被叫 做“造车新势力四小龙”,后来因为欠了一屁股债、工厂停工、APP都打不开,被大家默认“已经凉透”的威马汽车。

它居然在官方公众号发了个《致供应商白皮书》,宣布自己要“王者归来”了。

看到这个消息,个人的第一反应不是惊喜,而是困惑:

这都2025年了,新能源车市场卷得裤衩都快没了,价格战打得飞起,新车型一个月出好几款,智能化配置一天一个样。

威马这时候爬起来,是觉得大家伙儿都卷累了,想给市场添点乐子?

带着这个疑问,我仔细扒了扒他们这份“复活宣言”,看完之后,心情相当复杂。

怎么说呢,有点像看到一个欠了你三年房租的邻居,突然敲开你家门,红光满面地告诉你:

“兄弟,我找到新工作了。

下个月就还你钱。

顺便我还打算明年买套房,后年再买辆车。”

你信吗?反正我不敢信。

一、威马是谁?它怎么“死”的?

在聊它怎么“活”之前,咱们得先搞清楚,威马到底是谁,以及它为啥会“死”。

威马汽车,2015年成立,创始人叫沈晖,以前在吉利、沃尔沃干过,算是汽车圈的老炮儿。

当年那会儿,新能源车刚起步,威马靠着一款叫EX5的SUV,销量一度冲到新势力第二,风头无两。

那时候,它和蔚来、小鹏、理想,是大家眼里的“四小龙”,都觉得前途无量。

但好景不长。

从2022年开始,威马就有点不对劲了。

先是被曝出工厂停工,接着是经销商大规模关店,然后是车主抱怨APP用不了、车机变“板砖”、售后找不到人。

最要命的是,公司账上没钱了,融不到资,发不出工资,最后在2023年,直接申请了破产重整。

简单说,就是“钱花光了,人跑光了,车卖不动了,服务也崩了”。

它为啥会走到这一步?

原因很复杂,有说它产品更新太慢,跟不上市场节奏的;

有说它管理混乱,内部消耗严重的;

也有说它运气不好,赶上了疫情和原材料涨价的双重暴击。但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字:钱。

根据法院后来披露的数据,威马欠的债,超过200亿。

而它手里的资产,只有不到40亿。

这窟窿,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

所以,当所有人都觉得威马这次是彻底“凉凉”,准备给它开追悼会的时候,它居然又爬起来了。

这操作,确实让人有点懵。

二、谁给它续的命?一个卖车的“小公司”?

那么,是谁有这么大能耐,能把威马从ICU里拉出来呢?

根据官方的说法,接手威马的,是一家叫“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企业,简称“翔飞”。

听到这个名字,个人第一反应是:

这公司我熟吗?好像完全没听过啊。

赶紧去查了查工商信息,好家伙,这家公司成立于2023年9月,也就是威马申请破产重整的那一年。

它的主营业务,是“汽车新车零售”,说白了,就是个卖车的4S店或者经销商。

一个成立才两年、主业是卖车的公司,现在要跑去造车,还要盘活一个负债200多亿的烂摊子?

这剧情,连电视剧都不敢这么写。

更魔幻的是,根据天眼查的信息,这家公司2024年的企业年报显示,参保人数为0。

也就是说,去年一整年,这家公司连一个交社保的正式员工都没有。

现在,它要带着威马“东山再起”,还计划招聘400多人的核心团队?

这画风,怎么有点像“皮包公司”突然要进军重工业?

当然,明眼人都知道,翔飞背后肯定有“大佬”。

经过媒体一番深挖,发现这个“翔飞”的法人代表,以及它背后的股东,跟“宝能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宝能,就是那个曾经高调进军汽车领域,买下观致,建了一堆产业园,后来也因为资金链问题陷入困境的“宝能”。

所以,真相可能是:宝能换了个“马甲”,通过翔飞这个壳,来接手威马。

这就更让人捏一把汗了。

因为宝能自己,现在也背着几百亿的债务,官司缠身。

让一个“病人”去救另一个,这操作,怎么看都透着一股“死马当活马医”的味道。

三、10亿“首付”,就想买下威马?

翔飞给威马开的“救命药方”是啥呢?

根据白皮书,他们计划初期投资10个亿,主要用于设备升级、供应链恢复和产品开发。

10个亿,听起来是不少钱。

但对于造车这种吞金兽来说,这点钱,真的只是“毛毛雨”。

要知道,威马欠的债是200多亿。

这10个亿,连零头都算不上。

官方的说法是,会按照法院裁定的方案,分批清偿债务,比如小额的债主(15万以下)能拿回全款,大额的债主就只能拿一部分现金,剩下的给点“信托受益权”之类的“期货”。

说白了,就是“缓缓,别急,以后再说”。

这10个亿,主要还是用来“启动”威马的生产线。

翔飞现在的首要任务,是让威马位于温州的工厂重新转起来,先复产两款老车型:EX5和E5。

这两款车,是威马当年的销量担当,但现在已经是2025年了,市面上随便拉一款十万出头的国产电动车,智能化、续航、设计,可能都比它强。

用一款五年前的老车,去打现在这个“神仙打架”的市场,难度系数堪比地狱级别。

翔飞给这两款老车定的目标是:

2025年底前,保底生产1万辆,力争2万辆,预计收入10-20亿。

这个目标现实吗?说实话,有点悬。

现在一辆车卖个十来万,2万辆也就是20亿左右的收入。

但这只是“收入”,不是“利润”。

造车、卖车、养团队、付供应商的钱,哪样不要花钱?

这20亿收入,能不能覆盖掉成本,都还是个大大的问号。

四、画饼大会:从10万到100万,一步一个“登月计划”

如果说复产老车是“求生存”,那翔飞给威马画的“发展蓝图”,就完全是“奔月球”了。

他们搞了个“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2025-2026):今年先卖1-2万辆老车,明年(2026年)目标直接干到10万辆。

同时,还要去泰国搞个KD工厂(就是散件组装),进军东南亚和中东市场。

第二步(2027-2028):年销量要从25万干到40万辆,还要搞“高阶辅助驾驶”,用AI赋能研发生产,最关键的是,要启动IPO筹备,准备上市圈钱。

第三步(2029-2030):

终极目标,挑战年产100万辆,营收1200亿,构建“智慧出行生态圈”,成为“行业新标杆”。

看到这个规划,差评君的嘴角都快咧到后脑勺了。

2026年卖10万辆?

要知道,威马历史上销量最好的一年,也就4万多辆。

现在市场环境比当年残酷十倍,竞争对手比当年多十倍,产品还是老掉牙的,凭啥能卖到10万?

2030年卖100万辆?

2024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冠军比亚迪,卖了差不多300万辆。

特斯拉全球卖了180万辆。

一个刚从ICU爬出来的,张嘴就要在5年后干到100万辆,这胃口,属实有点太大了。

这哪是发展规划,这分明是“科幻小说”。

网友们的评论也很犀利:“这饼画得,比我老家的煎饼还大。”

“宝能的汽车产业园都没建完,威马就要卖100万辆了?”

“建议直接定个小目标,先挣它一个亿。”

五、车主们还在水深火热中,谁来管管?

在翔飞这份洋洋洒洒的“白皮书”里,通篇都在讲怎么复产、怎么规划未来、怎么给供应商还钱。

但有一个群体,被他们选择性忽略了——威马的老车主们。

这才是最让差评君觉得心寒的地方。

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威马车主的评论区,简直是一部“血泪史”。

“我的车机APP从2023年就用不了了,远程开锁、在线音乐、OTA升级,全都没了,车变成了一个大铁疙瘩。”

“想找售后换个零件,跑遍半个城都找不到一家店。”

“当初买车时承诺的‘终身质保’,现在跟废纸一样。”

“先把我们的APP修好吧!这才是最要紧的!”

这些车主,是真金白银支持过威马的人。他们的车,很多质量其实不错,开了几年都没啥大问题。

但他们现在面临的,是智能化功能全面瘫痪、售后服务无处可寻的窘境。

翔飞在规划里提了一嘴,说会“妥善保管”放在供应商那里的模具和库存。

但对于几万甚至十几万车主的“数字资产”和“服务承诺”,却只字未提。

这操作,有点“过河拆桥”的意思。

老用户的心都寒透了,你还指望他们帮你宣传、帮你拉新用户?这不现实。

有车主愤怒地喊话:“啥时候发个《致老车主白皮书》?”

这话,问到了点子上。

一个企业想重新站起来,最重要的不是画多大的饼,而是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先赢回那些曾经信任你的人的心。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六、勇气可嘉,但要尊重观众

最后,我想说几句实在话。

威马能从破产边缘爬回来,不管背后是谁在操作,这份“求生欲”和“勇气”,确实值得点个赞。

毕竟,多一个玩家,对消费者来说,理论上是多一个选择。

但是,光有勇气是不够的。

市场是残酷的,消费者是聪明的。

大家不会因为你“命苦”或者“故事感人”就去买你的车。

大家只关心:

你的车好不好?值不值?

服务靠不靠谱?

用10个亿的“首付”,就想盘活一个200亿的窟窿,还想在5年内干到百万销量,这想法本身就有点“天真”。

翔飞或者说它背后的宝能到底有多少真金白银能持续投入?

他们的管理团队有没有造车的经验?

这些都是巨大的问号。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现在根本没必要去关注威马的“宏伟蓝图”。

咱们就看两点:

第一,他们的APP和车机啥时候能恢复正常?

这是检验他们有没有“复活”的最基本标准。

如果连老车主的问题都解决不了,谈何未来?

第二,复产的EX5和E5,卖多少钱?配置怎么样?

如果价格没优势,配置又落后,那对不起,市场上优秀的替代品实在太多了。

总而言之,其这次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资本操作秀”。

他们需要给供应商一个交代,需要给债主一个盼头,也需要给市场制造一点话题和想象空间,以便未来可能的融资或者上市。

至于这个“复活”计划最终能不能成,差评君持悲观态度。

毕竟,现实不是PPT,市场不相信眼泪,更不相信画出来的饼。

我们还是搬好小板凳,吃着瓜,静静地看着他们下一步怎么走吧。

希望他们能先把手头最基本的事情做好,别急着喊口号。

毕竟,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

一口就想吃成个胖子,很容易被噎着。

(全文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