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终身质保变“空头支票”?14万4S店维修后被判脱保的那些糟心事

新能源终身质保变“空头支票”?14万4S店维修后被判脱保的那些糟心事

说起新能源车那点儿“终身质保”的事,最近在群里都快聊炸了。前两天还听小马哥抱怨,说他表弟花大价钱买的新势力品牌,开了没几年就因为一年跑得多,被短信通知权益全没了。啧,这不是明摆着让人堵心嘛。

其实我自己去年也差点踩坑。那会儿郑州有个郭先生的遭遇在圈子里传疯了——他是早期首任用户,当初买车图的就是不限时间、不限公里数那张承诺书。有一回出险,本来想去外面修理厂省点钱,但4S店一句“不在这修就取消你终身质保”,愣是把人拦住。这维修单子一下来十四万,家里亲戚都说亏大发。但更闹心的是,今年又给判定脱保,说理由是上次换防撞梁。我听着都替他窝火。

新能源终身质保变“空头支票”?14万4S店维修后被判脱保的那些糟心事-有驾

咱平时用车群里的吐槽也不少,有江苏的小伙,一年开十几万公里,因为生意需要南北到处跑,也被以“非正常使用”给砍掉权益。他还专门翻合同看条款,愣是找不到啥叫高里程标准,更别提什么具体数字。师傅们私下讲:“这些新势力啊,现在压力大,都盯着成本算账。”据说换电站一天服务费五千上下,这么烧下去哪顶得住?

顺便插句题外话,我邻居老杨前阵子买了一台二手纯电,他最关心就是三电系统能不能继续享受原来的保障。他特地打电话问客服,对方先是一顿客套,然后才含糊其辞地扯到什么内部标准、特殊用途之类,还建议真不服气可以走法律程序。这话搁谁耳朵里都是凉飕飕的。

新能源终身质保变“空头支票”?14万4S店维修后被判脱保的那些糟心事-有驾

现在市面上主流玩法挺杂,有些直接整车终身,有些只包三电,还有分核心部件和易损件搭配组合,比如岚图、比亚迪那些方案。据销售顺嘴一提,比亚迪部分车型干脆写死年行驶不超3万公里才能享受,不像早期新势力宣传那么豪横。但老实讲,这种分级保障虽然看起来合理,可普通用户哪里能记清楚这么多细则?尤其像轮胎、电池衰减这些冷门配置问题,经常有人误以为通通免费,其实多数时候只有某个零部件才是真正兜底。

微信群八卦不断更新,有朋友分享自家极氪007刚上市时承诺宽松,现在政策慢慢收紧,新入手的小伙伴反而条件苛刻多了。有意思的是,还有厂家搞出所谓“接力计划”,首任用户复购可以转移旧车权益,看似贴心,其实更多还是为了拉复购率吧。售后师傅跟我唠嗑时直言:“别信太满的话术,到头来白纸黑字才靠谱。”

新能源终身质保变“空头支票”?14万4S店维修后被判脱保的那些糟心事-有驾

再补充个小插曲:有位东北兄弟养护特别勤快,每5000公里必做一次全套检查,从未偷懒,可今年还是碰上脱保风波,说啥次数不够。他气得发朋友圈调侃,“是不是以后每个月往返哈尔滨-深圳也要报备?”大家哈哈笑完又忍不住叹气——这行水太深,你琢磨透了吗?

至于事故与质保挂钩这茬,我亲历过类似场景。有回朋友车辆轻微追尾,只动到了保险杠和灯组,却被告知纵梁可能变形,让签免责协议,否则不给修。当时技师边拆边嘀咕,“这个年代,不光拼技术,还得会写报告。”到底事故导致还是拖车失误,两边各执一词,小白用户根本搞不清楚,只能认栽。

新能源终身质保变“空头支票”?14万4S店维修后被判脱保的那些糟心事-有驾

现在坊间流传一种说法:新车型上市初期优惠最大,各种福利随便送;等销量爬坡,就开始加各种隐形条款;市场成熟后,再想薅羊毛基本没戏。我个人觉得吧,大部分铁粉成了试验田,用脚投票已经越来越难。所以经常有人劝,新能源别贪噱头,看准售后体系和透明度才最重要。不然等哪天突然收到短信通知,你连申诉窗口在哪都摸不到门道。

最后闲聊一句,上周路过附近一家4S店,无意中瞄见展厅角落贴着醒目的公告牌,上面密密麻麻写满各种限制条件。“终身”两个字倒是不少,就是仔细读下来,全靠解释权掌握在人家手里。这世道啊,还真不是以前那个油水足的时候……

新能源终身质保变“空头支票”?14万4S店维修后被判脱保的那些糟心事-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埋点:汽车服务世界、《南方日报》及行业交流群体反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