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曾登顶新势力销量榜首的车企在破产重整后,不久前刚传来“复活”的曙光,没料到转眼就被列入失信名单,今年新势力领域最大的危机或许即将爆发。
近两年来新势力车企的新闻层出不穷,但能让网友持续关注的品牌并不多。哪吒汽车便是其中之一,它时常登上热搜,频频爆出大事件,且剧情反转不断。
员工被拖欠工资、工厂停工停产、供应商到总部堵门讨债,前CEO传闻已身在英国,40万车主可能面临维修无门、售后艰难的困境。
这些问题中随便挑出一件,发生在任何车企身上都难以承受。
图源:网络
然而这些状况却全部集中在哪吒汽车身上,而且时而愈演愈烈,时而出现反转,堪称“魔幻”剧情。
在竞争白热化的电动车赛道,哪吒汽车却在2022年以超15万辆的销量,拿下当年新势力车企的销量冠军。
当时意气风发的哪吒汽车,本计划在次年大展拳脚,可2023年其销量却开始下滑。
从年销超15万辆跌至月销仅百辆,哪吒汽车只用了短短三年。而自去年10月起,哪吒汽车更是频繁登上热搜。
图源:网络
今年6月,哪吒汽车的母公司合众新能源申请破产并被法院受理。
但仅过一个多月,就有消息称合众位于浙江的工厂员工拿到了全额工资,企业有望“复活”。
就在这“复活”的关键节点,仅一周后的8月11日,又有消息传来:合众新能源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这对满怀“复活”希望的哪吒汽车而言,绝非利好消息。更魔幻的是,短短几天后,事情再次出现反转。
8年烧光300亿,新势力销冠走下神坛
无论谁涉足造车领域,前期都必须做好一项准备——筹集大量资金。哪吒也不例外,在8年时间里烧掉了300亿。
然而部分资金的使用引发了诸多争议。例如哪吒前CEO张勇在今年4月曾对外表示,他们花5亿打造品牌LOGO。
图源:潇湘晨报
这番言论一出便引发网友热议,甚至有人指责其不分主次。车企确实应以研发为核心,为一个LOGO花费5亿实在令人费解。
今年4月,张勇再次出面解释,称所谓的5亿是公司7年间为哪吒汽车投入的一系列营销推广综合费用,其中LOGO实际花费不到百万。
同月,哪吒还宣布将获得30亿元融资,但这笔资金似乎未能帮助其突围。仅两个月后,公司便发布重整声明,公开征集投资人。
2025年8月11日,据相关消息,合众新能源因涉案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而哪吒正是其旗下品牌。
图源:执行信息公开网
这起案件的涉案金额,对于注册资本近28亿的合众来说微不足道——不到6万元。
但就因这五万多元,合众沦为失信被执行人,此事一度引发热议。据不完全统计,该公司目前有上百条限消令,相关执行标的超5000万。
不过到8月14日,相关信息显示哪吒汽车已被移出被执行人名单。
尽管短短几天内便移出名单,但这样的经历无论对企业还是个人而言,都算不上“光彩”。
图源:企查查
何况如今的哪吒汽车正处于寻找投资、筹备“复苏”的关键阶段。
今年8月初起,哪吒汽车位于浙江的工厂员工在连续数月领取两千左右底薪后,8月“意外”拿到了全额工资。
领到全额工资的员工已开始检查工厂设备、筹备生产用料。
几乎同一时间,合众对外发布融资消息,短短8天内就有超66家意向投资人报名。
图源:阿里拍卖
这些消息似乎都表明哪吒正处于“复活有望”的阶段,但具体何时能完成、能否成功,仍是未知数。
其中最焦急的恐怕是哪吒汽车的车主们,一旦哪吒彻底“暴雷”,40万车主将面临售后无门的困境。
负债176亿,40万车主的天“塌”了
2022年是哪吒汽车成立十周年,这一年它交出了亮眼成绩,直接“碾压”同行。
从国内首个获得双造车资质的新势力车企,到2022年以超15万辆销量和新势力出口第一的成绩,哪吒登顶当年销冠。
2022年,哪吒凭借U和V系列以性价比优势成功出圈,当时风头无两,甚至被称为行业黑马。
哪吒也计划大展宏图,2023年设定了25万辆的年度销售目标,还准备冲击IPO。
图源:网络
可以说2022年对哪吒至关重要,是承前启后的一年,但后续发展却不尽如人意。
正当哪吒准备在2023年大干一场时,当年业绩却出现下滑。尽管年初三个月销量不错,保持10%以上增长,但全年来看仍呈下降趋势。
2023年哪吒全年销量为127496辆,较2022年的超15万辆下降超16%。
2024年哪吒销量更是“惨淡”,几乎腰斩,全年交付不足7万辆。
图源:网络
除了销量下滑,数据显示2021至2023年合众亏损超180亿,负债一度达176亿。
毫不夸张地说,哪吒每卖出一辆车就亏损超8万元。
今年5月,有哪吒车主发现车辆APP出现断网、部分功能无法使用的情况,随后官网也无法访问。
车主咨询客服得知是后台维护,但知情人士爆料称实为流量欠费且节假日无人管理所致。
图源:网络
真金白银支持哪吒的车主,如今却遭遇APP功能异常,这着实伤了40万车主的心。
然而哪吒的“伤人”操作还在继续,随后接连出现供应商追债、员工到办公室讨薪等情况。
而且方运舟在处理员工欠薪问题时,对在场员工表现出不耐烦,可见其待处理的问题不少。
果然今年6月,合众新能源传出准备破产重整的消息。短短三年,哪吒从黑马跌落神坛,究竟发生了什么?
6个月烧光160亿,海外工厂成最后稻草?
张勇离职后,创始人方运舟回归担任CEO。他在给员工的信中阐述了发展规划:未来3年实现海内外销量各占一半,2025年整体毛利率转正,2026年实现整体盈利。
图源:合众新能源招股书
从中可见方运舟对哪吒“征战海外”的信心,这并非无迹可寻——2022年哪吒已是同类车型出口销量第一。
从业务毛利率来看,哪吒海外业务利润远高于国内。2021至2023年,其国内毛利率持续为负,海外毛利率却保持在10%-15%之间,差距悬殊,因此哪吒开始“押注”海外。
但这一选择间接耗尽了账上现金。统计显示,2023年10月前哪吒账上还有超104亿资金。
图源:网络
到2024年4月,账上资金仅剩4亿。2023年哪吒总收入128亿,半年约64亿。
算上收入,2024年4月账上本应超164亿现金,实际却只剩约4亿,也就是说半年内烧掉了160亿。
这些钱去哪了?很大一部分用于海外建厂。2023年销量明显下滑的情况下,哪吒仍坚持海外建厂,且一下建了3个。
其中泰国工厂于2023年率先开工,前期投入11亿元;同年计划在雅加达投资40-50亿元建厂。
图源:网络
2024年1月,哪吒又在马来西亚投入3亿元建厂。
建厂的同时,哪吒还需搭建海外售前售后网络,每个网点约需300万,计划建100个,仅此一项就需3亿。
此外,按2023年155亿的年度生产运营成本计算,半年至少需80亿。建厂加运营成本已超150亿。
尽管哪吒大规模海外建厂,但海外销量短期内无法覆盖成本。
图源:网络
2023年哪吒出海销量1.5万辆,2024年1.7万辆,完全无法对冲成本。
再加上金融市场融资多次遇阻,哪吒难以快速回血,资金链断裂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写在最后
目前合众新能源虽处于破产重整阶段,但经过多年积累,仍拥有大量优质资产。
单说国内整车工厂,哪吒就有4家。要知道2024年底前,去年的新势力黑马小米汽车也仅有1家工厂。
而与哪吒同期起步的“蔚小理”中,蔚来和理想各有2家工厂,小鹏有3家。
图源:网络
除此之外,哪吒还拥有众多企业渴望的造车资质。
前文提到的4家整车工厂设备均正常运行,且2022年时哪吒已拥有888项专利。
在智驾研究领域,哪吒入局较早,技术体系具备优势,更重要的是拥有超400人的技术和管理团队,这些都是珍贵的无形资产。
图源:网络
作为曾经的新势力销冠,哪吒在推广经验和消费基础上也相当扎实。只要能顺利盘活这些资产,未来仍有可期之处。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看法,谢谢。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