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ep借东风猛士“复活”:合资2.0时代的技术话语权之争

当广汽菲克两年前黯然退场时,没人想到Jeep会以这样的方式回归——这个曾以"越野鼻祖"自居的美系品牌,如今竟要依靠中国车企的新能源技术"续命"。据多方消息证实,Stellantis集团正与东风汽车密谋合作,计划基于猛士平台打造全新电动Jeep,最快2027年上市。这场看似寻常的合资背后,暗藏着一个更具冲击力的事实:中国车企正从技术学徒蜕变为输出方。

Jeep借东风猛士“复活”:合资2.0时代的技术话语权之争-有驾
image

从广汽到东风:Jeep国产的两次命运转折

Jeep借东风猛士“复活”:合资2.0时代的技术话语权之争-有驾
image

广汽菲克的失败已成行业经典案例:外方主导技术却对中国市场反应迟缓,最终导致Jeep自由光等车型在新能源浪潮中折戟沉沙。反观此次东风合作,技术供给关系已彻底逆转——猛士M817的插混系统(687马力/848N·m)、猛士917的增程技术(1050N·m扭矩)将成为Jeep新车的"心脏",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系统也将直接移植东风现有方案。

Jeep借东风猛士“复活”:合资2.0时代的技术话语权之争-有驾
image

这种转变绝非偶然。Stellantis集团2024年净利润暴跌70%,2025年上半年更录得23亿欧元亏损,其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已跌至0.3%。而东风猛士技术平台经过岚图FREE、梦想家等车型验证,三电系统成熟度远超Stellantis现有电动产品。当"市场换技术"的旧逻辑破产,"技术换市场"成为外资品牌在中国存续的唯一选择。

Jeep借东风猛士“复活”:合资2.0时代的技术话语权之争-有驾
image

新能源赛道重构中外车企权力版图

猛士技术注入Jeep的案例,堪称中国汽车工业的里程碑事件。东风将提供的不仅是硬件平台,更包括整套智能电动解决方案——这让人联想到华为向奔驰提供车载系统的商业案例。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中国车企已建立起三个维度的优势:

其一,三电系统迭代速度远超传统巨头。猛士917的1.5T增程平台热效率达42%,电驱系统功率密度突破4kW/kg,这些指标均领先Jeep现有新能源车型。其二,智能生态本土化能力。东风自研的SOA电子架构可实现每月OTA升级,这是外资品牌难以企及的运营节奏。其三,成本控制优势。同级别插混系统,东风平台成本比Stellantis欧洲产线低30%以上。

这种技术反哺正在形成行业级现象:大众与小鹏、奥迪与智己的合作都遵循相似逻辑。当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采用宁德时代电池、百度Apollo系统时,传统外资品牌的技术光环已彻底褪色。

Stellantis的"中国赌局"与合资2.0生存法则

Stellantis新任CEO安东尼奥·菲洛萨的武汉之行暴露了其战略焦虑:7月专程体验猛士车型,8月又派标致、雪铁龙全球CEO考察东风研发中心。这种急切源于两个残酷现实:中国贡献了全球60%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失去中国市场意味着失去未来十年的竞争资格。

合资2.0模式的核心在于价值重构。在神龙汽车最新项目"示界06"上,东风负责三电与智能化,法方专注底盘调校,这种分工或将复制到Jeep项目。但风险同样存在:若Stellantis仍将中国视为代工基地而非创新伙伴,可能重蹈广汽菲克覆辙。毕竟,中国消费者已不会为"贴牌电动车"买单。

启示录: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定价权"时代

Jeep的两次国产尝试,恰似中国汽车工业的进化切片。从仰视外资技术到平等输出,这种转变建立在三个基础上:十年累计2.8万亿的研发投入、全球最完整的新能源供应链、以及迭代速度领先的智能生态。

当猛士技术开始赋能Jeep,当华为智能驾驶系统登陆奔驰,一个更深刻的变革正在发生:汽车行业的竞争规则,已经从品牌信仰转向技术普惠。那些仍沉溺于燃油车时代技术优越感的外资品牌,或许该重温手机行业诺基亚与华为的兴衰史——在智能电动赛道,技术代差足以改写任何传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