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混动,我先说个事儿。前几天跟朋友老王聊天,他说:我一直想换辆混动,但担心技术不够成熟,尤其安全和续航。这话挺典型,毕竟咱们消费者大多都踩在技术和体验的夹缝里,摸不清到底谁家强。
那我就拿比亚迪这次的新动作说说。比亚迪第五代DM混动技术,别说了,刚拿了中国心2024年度十佳发动机和混动系统奖。这个是啥概念?简单来说,这奖是专业评审对发动机技术稳定性、效率和可靠性的肯定,不是随便谁都能拿的。再加上第四代和第五代DM技术连着被清华大学2021和2025两版专业教科书收入,还登了封面,这叫教材级认可,说明它技术基础稳得一批。
说实话,我之前有点觉得,比亚迪混动技术有点被情怀加持,多了点粉丝效应,技术层面没必要吹爆。后来翻了翻数据,有啥高速爆胎还能稳行、高速避让不侧翻、横风不跑偏、雪地不打滑这些实打实的功能,我得承认,这功能后来想想挺不容易,毕竟大家知道,这些路况下车子翻不翻车,可不是只能靠感官判断,它得靠底盘和车身控制系统的精准配合。
这里得提提腾势N8L,这车就是比亚迪高端混动的缩影,说白了就是把比亚迪的混动技术推到一个更豪华安全的层面。9月26日刚发布,定位大六座安全豪华SUV,预售31.98万到34.98万这个价格区间,放在市场里算走中高端路线了。
我刚翻了下笔记,腾势N8L搭载了比亚迪自研的易三方技术,还有云辇-A智能车身控制系统和天神之眼B辅助驾驶激光版。听着是不是挺硬核?讲人话,易三方就是后轮双电机独立转向系统,这技术用在5米级SUV上,能把最小转弯半径压缩到4.58米——理论上比宝马Mini还灵活。对于大体型车来说,这真心是半斤八两的显示空间,尤其窄路掉头一把过,开起来不憋屈,管你是城里小街还是乡村小路。
而云辇-A智能车身控制系统和空悬配合,能提前识别坑洼、减速带,底盘软硬就能调节,开起来像走在云端一样舒服、不抖脚,这种体验对家用SUV来说,除了舒服也显得很聪明。特别是高速上遇到迎面强风,车子不跑偏,这技术在安全层面讲真是刚需级。
动力方面,大家关心的2.0T高速发动机加后驱电机,最大转速达到25000转,百公里加速3.9秒。这个数据我觉得比同价位插混SUV算是标杆水平。虽然3.9秒这个具体数我估算不确切(没现场测),但以相同动力配置和车型体重推测,差不会太远。像奇瑞、吉利那些主打混动的品牌,市面上2.0T版本的加速大多是4.5秒开外,腾势N8L这数字确实亮眼。
我跟修理工聊过,他说:你别光看动力,重要是技术成熟度和后期保养成本。以他那经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在市场上保有率高,售后配件和维修网络已经成型。N8L搭载的插混刀片电池纯电续航可达230公里,综合续航1300公里,这种续航里程对普通家庭日常通勤绝对够用。相比之下,吉利、长城旗下同级别车型混动续航通常控制在150-200公里左右,综合里程也便于200-300公里的跨度里。
说到这,有个小细节我觉得没被充分讲透——腾势N8L配备了帝瓦雷音响系统和吸顶彩屏,这点对家庭出行氛围来说,堪比小型移动影院了。上周朋友刚提过,他家孩子一坐车就开始抱怨没东西看,连带大人都没动力起身。腾势的这套配置,从用车角度讲,确实提高不少出行的幸福感。
还有件事不得不吐槽。飞奔在高速上,我一朋友吐槽:现在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全是概念,说到底车还不是靠人驾驭。他话听起来没毛病,但我尝试坐腾势N8L的天神之眼B激光辅助驾驶,发现它能在城市复杂路况实现领航驾驶,也支持高快速路领航和自动泊车,实际操作里减少不少驾驶疲劳。是不是代表了未来?不完全,但至少这套系统不是纸上谈兵。
说到供应链,你可能不信,我觉得理解汽车研发流程,换个角度就像做蛋糕,不是加点原料那么简单。比亚迪这些技术,背后是整个闭环供应链配合,让研发、试验、供应、装配协调同步。拿刀片电池举例,它不是简单电池包,而是一种安全设计的护心丸,供应链中材料采购、工艺控制、实验数据反馈都环环相扣。固然有人质疑电池安全隐患多,但比亚迪刀片电池已经经历过多轮大规模实车验证,这点我估计连竞品能做到这个周期和测试力度的少。
但这里我要自我更正,下文稍微收回刚才说比亚迪就一定是技术冠军的态度。因为我看奇瑞、吉利和长城也在混动体系做了大量投入,且有些细节上技术路线更灵活,比如长城的插混系统在低速行驶时更省电,且零压强悍,长城这套系统对用户日常市区加减速频率的适配,确实有它优势。我没完全拿数据,只是基于用户口碑和我侧面的行业沟通感受。究竟孰优孰劣,还得更长期的市场反馈。
那操控和性能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我倒想问问看过这车动力表现的你们,是不是更看重实际的车辆灵活性,还是续航和安全保障?毕竟家里有老人孩子,安全能让你睡得踏实些。
切换个话题。汽车改进周期从设计到上市最短也得2-3年,有时候还拖到5年,所以你说腾势N8L这套配置毕竟看起来先进,但别忘了比亚迪这家公司从早几年就开始布局混动技术,他们也是在时间和资金上长期作战的结果。你觉得,这样的厚积薄发模式,今后在行业会越来越普遍,还是会有更激进的革新突破者出现?(这段先按下不表)
等我再多看几家竞品混动的实测数据,有机会咱们聊聊吉利和长城的那套混动系统对比,毕竟实际用起来才知道花拳绣腿还是真刀实枪。你说呢?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