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MPV市场这个局,已经不是内卷了,这是在集体修仙,而且是修的那种最容易走火入魔的道诡异仙。这边理想MEGA刚用一个“公路高铁”的设计把所有人的审美观按在地上摩擦,那边小鹏X9就搞了个后轮转向,恨不得在菜市场里玩儿原地漂移。大家都在整活,都在大声嚷嚷自己才是未来的任意门,仿佛谁的声音小一点,明天公司就要被挂上咸鱼。
就在这场神仙打架、妖魔乱舞的雷电法王闪电战里,突然有人在后台默默给我发了一篇荣威iMAX8的万公里用车体验。我看完之后的第一反应是,诶?这年头居然还有人,在用一种如此古典、如此朴素的方式,去解决一个家庭的出行问题。这感觉,就像大家都在用量子计算机玩扫雷,你却在旁边默默地打算盘,还打得噼里啪啦贼溜。
这哥们说他那台两吨重的大家伙,市区油耗9到10个,高速7个,加92的油,一公里六毛多。这个数据本身不魔幻,魔幻的是他对此表示“很香”。在2024年,一个油耗数据居然还能和“香”字挂钩,这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艺术。这是一种宣言,一种无声的抵抗。他在用自己的油箱告诉全世界:你们的800V,你们的5C超充,你们的智能大沙发,关我屁事?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我就是要用最原始的能量转化方式,解决最朴素的位移需求,就问你气不气?
这是一种掀桌子,一种反向的掀桌子。当所有人都以为掀桌子是把价格打到骨折,是把配置堆到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的时候。真正的掀桌子是,不玩了。你们继续卷,我回家陪老婆孩子。最好的手段不是把餐厅的菜做得比别人便宜,而是直接告诉大家,外卖不健康,回家吃饭吧。荣威iMAX8这种车的存在,就是这个道理。它不跟你聊智能,不跟你聊未来,它就跟你聊今天下午三点半,去幼儿园接孩子的时候,第二排的移动皇位谁坐。
对,航空座椅这个词太工业了,我更愿意称之为“家庭内部权力斗争的核心战场”。老婆孩子上车就开启“老板模式”,腿托一升,按摩一开,那感觉,跟紫禁城里批折子似的。三排还能前后滑动,保证了即便是被“发配”到后方的家庭成员,也能维持最后的体面。讲真,我一直觉得MPV的第三排就是个惩罚位,上次我坐朋友的GL8去趟机场,下来感觉腰都不是自己的了。所以说,能让第三排的人跷二郎腿,这已经不是技术问题了,这是人道主义关怀。
然后是静谧性,双层夹胶玻璃,全车隔音棉,高速120码安静得像图书馆。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设计。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深刻理解一个道理:车内的安静,是为了让你更清楚地听到后排你家娃的魔音贯耳。这种安静就像一个结界,把外界的嘈杂隔绝了,然后把你内心的烦躁放大了。但能过,就是能过。起码在娃睡着的那半个小时里,你能享受到片刻的、属于自己的、宛如宇宙真空般的宁静。为了这半个小时,一切都值了。
至于动力,2.0T加爱信8AT,这套组合,典中典。它就像你衣柜里那件永远不会过时的白衬衫,说不上潮流,但任何场合穿出去都不会错。低速平顺,高速超车有底气,它不会给你任何惊喜,但最大的惊喜就是从不给你惊吓。在这个所有车企都想一步成仙的时代,这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造车哲学,简直是一股清流。不,是泥石流。
当然,这破车五米长,停车的时候真的会让人心态爆炸!但神奇的是,当你的心态即将爆炸前一秒,那个360全景影像和还算凑合的转弯半径,又会像个老中医一样,温柔地把你的血压给按下去。这种感觉就很奇妙,它先把你逼疯,再给你解药,反复PUA你,最后让你离不开它。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一台家用MPV比作成仙有点夸张了,但这年头,车企不修仙,就得进ICU,一个道理。你看,奔驰的MPV卖的是那个三叉星徽,是品牌玄学,买的人求的是一种“我到地方了”的身份认同。丰田的MPV卖的是一种“开不坏”的信仰图腾,买的人求的是一种家族传承的安心。而iMAX8这种车,它卖的是什么?
它什么都不卖。它只是一个工具,一个纯粹的、冰冷的、但又极其贴心的工具。它放弃了所有花里胡哨的表演,不跟你谈信仰,不跟你聊梦想,它唯一的追求,就是让你和你的家人,能以一个相对体面和舒适的方式,从A点移动到B点。
所以,这台车开一万公里之后的“真香”,不是因为它有多好,而是在这个疯狂的、人人都想当主角的汽车市场里,它选择做一个完美的配角,一个可靠的龙套。它用自己的存在证明了一个事实:在今天这个时代,选择做一个正常人,做出一个正常的选择,本身就是最不正常、最酷、也最需要勇气的行为。这是一种对消费主义的终极嘲讽。Respect。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