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快死掉的车企,如今排名第一

五年前差点断气的车企如今月销3.7万台登顶第一!

2019年零跑首款车S01只卖出3000台资金链断裂、工厂停工、被嘲“车圈小透明”;2025年它却以半年22万辆的成绩碾压对手登顶新势力销冠。 创始人朱江明自掏腰包押注一款车竟让企业从ICU直冲全球市场这背后藏着中国最狠的成本绞杀战和一场“土味逆袭”。

五年前快死掉的车企,如今排名第一-有驾

2019年寒冬:首战惨败资金链断裂

零跑的故事开场近乎悲剧。 2019年其首款车型S01上市定位“十万级智能轿跑”双门设计、空间局促等硬伤让市场毫不买账全年仅卖出3000台。 代工厂长江汽车破产生产线停摆团队被迫在出租屋改图纸。

资金危机。 2020年初疫情爆发投资人集体撤场账上现金撑不过三个月。 朱江明在采访中回忆:“供应商堵门讨债员工工资拖欠连我都被质疑‘不懂车瞎折腾’。 ”为续命他和创始团队抵押房产自掏5000万输血。

五年前快死掉的车企,如今排名第一-有驾

生死赌注:All in一款“半价理想”

绝境中零跑做了一个疯狂决定砍掉所有项目集中资源研发代号C11的中型SUV。 朱江明定下死命令:“用30万的标准造15万的车! ”

团队为此赌上一切。 造型方案推翻十轮疫情期间工程师睡在实验室;为省钱三电系统全自研连车灯控制器都自己写代码。 2021年C11上市时配置让行业咋舌:21个扬声器音响、Nappa真皮座椅、610km续航定价却仅14.98万起比同级竞品便宜10万。

市场最初不认账。 首月订单仅3388台网友吐槽“杂牌车堆配置”。 转机来自一次用户投票内饰颜色方案开放公投超80%人选了木棕色。 零跑当即改生产线结果棕色款销量暴涨300%。

五年前快死掉的车企,如今排名第一-有驾

成本屠夫:自研芯片把线束砍掉三分之二

C11能低价高配的底气藏在浙江金华工厂里。 这里没有进口生产线取而代之的是零跑自研的“成本绞肉机”:

五年前快死掉的车企,如今排名第一-有驾

这套打法让零跑在2024年实现恐怖数据:核心零件自研率65%单车研发成本仅0.99万元不足小鹏一半。

土味细节:工程师发明的“纸巾盒战术”

零跑逆袭的另一张牌是让用户尖叫的“傻子设计”。

五年前快死掉的车企,如今排名第一-有驾

工程师在C11车门挖了导流槽雨天雨伞积水自动排出;扶手箱暗藏磁吸纸巾盒抽纸不弯腰;甚至给蓝牙耳机加了防丢卡槽。 这些细节没经过用户调研全是团队自己琢磨的“生活痛点”。

增程策略。 2023年新能源车扎堆纯电赛道时零跑推出C11增程版用理想ONE同款1.2T发动机价格砍到14万级。 结果增程款销量占比飙至40%北方车主直言:“冬天开暖气不怂这才是真新能源! ”

借船出海:用欧洲巨头的渠道卖中国车

五年前快死掉的车企,如今排名第一-有驾

当国内车企在价格战里卷生卷死零跑已靠“技术换渠道”杀进欧洲。

2024年它与全球第四大车企Stellantis(标致雪铁龙母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由对方控股51%并开放全球渠道。 零跑C10借势登陆欧洲13国售价仅1.89万欧元比大众ID.3便宜2万欧元。 德国媒体实测后惊呼:“中国车续航实标空调耗电只有特斯拉一半! ”

更聪明的是本地化适配。 出口版C10电池预加热系统适配北欧-25℃极寒底盘按欧洲人偏好调硬10%;马来西亚工厂直接组装散件关税成本降30%。

五年前快死掉的车企,如今排名第一-有驾

从代工破产到盈利黑马

所有努力在2024年底迎来爆发:

朱江明在十周年发布会上的话或许点破本质:“别人追冰箱彩电我们研究怎么让雨伞不滴水。 活下去的路就是笨功夫堆出来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