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现在国内什么市场最热闹,那肯定得是新能源汽车了。
这感觉就像是咱们老百姓赶大集,琳琅满目,吆喝声此起彼伏,每天都有新面孔、新花样。
时间一晃到了2025年的下半年,这个“大集”上的景象就更有意思了,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有些牌子像是踩了风火轮,销量蹭蹭往上涨,让人眼红;可也有些牌子,明明出身名门,背靠大树,却好像有点跟不上节奏,走得磕磕绊绊。
咱们今天要聊的,就是这后者中的一个典型代表,长安汽车家里那个被寄予厚望的“宝贝疙瘩”——长安启源。
就在刚过去的7月份,启源的成绩单出来了,好家伙,那数字看得人心里直打鼓,几乎所有车型都亮起了红灯,销量齐刷刷地往下滑。
这就让人纳闷了,长安这么大个厂,技术、资金、名气都不缺,怎么到了启源这儿,就突然感觉有点“带不动”了呢?
这到底是市场太卷了,还是启源自己哪儿出了问题?
咱们先别急着下结论,还是老规矩,让数据说话。
毕竟,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出来的票,才是最实在的。
先看看启源家里现在最能打的,也是大家最熟悉的小车——长安Lumin。
这台车长得可爱,价格也亲民,一直是启源销量的“顶梁柱”,就像一个班里平时成绩最稳的那个学生,每次考试都能给老师兜底。
可就是这么个“尖子生”,7月份也考砸了。
上个月(6月份)还卖了15018辆,这个月(7月份)就只卖了13186辆,一下子少了差不多两千台,跌了12.19%。
这个数字可能听起来不算特别吓人,但意义非凡。
连最稳的基本盘都开始晃悠了,这说明市场的寒气,已经吹到了启源的根基上,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的信号。
如果说Lumin的下滑只是个小小的预警,那启源真正想在主流市场大展拳脚的两员大将——Q07和A07,遇到的情况可就严重多了。
这两款车才是启源的脸面,是它用来跟比亚迪、吉利这些高手过招的。
先说SUV车型长安启源Q07,7月份卖了7559辆,比6月份的9546辆,足足少了近两千辆,下滑幅度超过了20%。
这是个什么概念?
就等于说,上个月每卖出五台车,这个月就有一台卖不出去了,这个窟窿可不小。
再看它的轿车兄弟长安启源A07,7月份卖了4551辆,比6月份的5013辆少了点,下滑了9.21%。
更关键的是,咱们得跟去年比比。
去年7月份,A07还能卖出5777辆,今年同比下滑了21.22%。
一个月不如一个月,一年不如一年,这可就不是简单的市场波动了,这说明A07这款车在长达一年的市场考验中,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正在实实在在地减弱。
真正让人看着揪心的,是启源A05和Q05这两款车。
它们的表现,已经不能用“下滑”来形容了,简直就是“高台跳水”。
长安启源Q05,7月份的销量只有932辆,你想想,6月份还有2112辆呢,直接被砍了一半还多,暴跌了55.87%。
再跟去年同期比,那时候还能卖2672辆,现在同比跌了65.11%,市场份额被抢得厉害。
而长安启源A05就更惨了,7月份全国就卖了312台,6月份还有1679台,这一下跌了81.41%,几乎就是从榜单上消失了。
对比去年7月份的2394辆,同比跌幅更是高达86.96%,这基本上可以说是被市场给抛弃了。
这种断崖式的下跌,背后肯定不是小问题,是产品本身竞争力不足?
还是价格定高了?
或者是宣传没跟上?
每一个问题都值得长安启源好好反思。
就连那个定位比较高,代表着启源未来探索方向的长安启源E07,也没能逃过这一劫。
7月份就卖了33辆,虽然本来卖得就不多,但比上个月又少了,而且已经是连续第三个月销量往下跌了。
这说明,这款车在市场上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兴趣,更像是一个孤独的试验品。
把这些数字摆在一起看, картина就非常清晰了:长安启源在7月份遭遇的是全面性的溃败,不是某一款车的问题,而是整个品牌的产品线都出了问题。
那么,这背后到底是为什么呢?
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市场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简直是“卷”到了天上。
现在咱们老百姓想买一辆十几二十万的新能源车,选择太多了。
你打开手机一看,比亚迪的秦、宋、汉、唐,像一个庞大的舰队,把各个价位都堵得死死的;吉利的银河系列,设计和技术也很有吸引力;还有像零跑、哪吒这些品牌,直接把价格打到了地板上,用配置堆死你。
在这么一个群狼环伺的环境里,启源的A05、A07这些车,你说它好吧,确实也还不错,但你说它有什么非买不可的亮点吗?
好像又说不太上来。
当大家的性能、配置、价格都差不多的時候,消费者凭什么就选你呢?
启源一直强调自己的“数智”标签,也就是智能化,可现在哪家车企不说自己智能呢?
这个优势,在消费者看来可能并不明显。
其次,启源的品牌形象有点模糊,或者说有点“精神分裂”。
长安推出启源,是想把它打造成一个高端、科技、智能的形象,代表着长安未来的发展方向。
可现实呢?
现在给启源撑起销量半边天的,是那台几万块钱的代步小车Lumin。
这就很尴尬了,你一边想让大家觉得你是个高科技品牌,一边又主要靠卖便宜的小车过日子。
这就好比一个想成为米其林三星的大厨,结果大家记住的却是他做的茶叶蛋。
这种定位上的混乱,会让消费者感到困惑:你启源到底是走高端路线的,还是走亲民路线的?
这种不清晰的定位,对于A07、Q07这些想往上走、卖得更贵的车型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而且,有些懂车的消费者会觉得,启源的一些车型和长安之前的燃油车或其它新能源车长得太像,技术上也没有革命性的突破,感觉像是“换了个壳”,缺乏新鲜感,这也影响了购买欲望。
最后一点,就是产品更新的速度和节奏可能没跟上。
现在的汽车市场,更新换代太快了,一款新车上市的热度可能就维持几个月。
如果后续没有持续的软件升级、小改款,或者推出一些优惠活动来刺激市场,很快就会被消费者遗忘。
你看竞争对手们,隔三差五就发布个新款,或者宣布个大降价,总能吸引大家的眼球。
启源的这几款主力车型,在过去一年里似乎缺少一些能持续引爆市场的话题。
当最初的新鲜感过去之后,如果产品本身不能持续给用户带来惊喜,销量自然就会慢慢滑落。
当然,说这么多,并不是要看衰长安启源。
毕竟,长安汽车作为咱们国家汽车行业的巨头,家底是非常厚实的,技术储备、生产能力、销售网络都不是一般小厂能比的。
7月份这次全面的销量下滑,更像是一次市场的“期中考试”,虽然考得不好,但正好暴露出了问题所在。
这是一次痛苦的提醒,告诉长安启源,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上,光有好的出身和一堆产品是不够的。
怎么把自己“智能”的优势,变成老百姓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好用和方便?
怎么让“启源”这个牌子在大家心里有一个清晰、响亮的形象?
怎么在残酷的价格战里,既保证销量,又不失身价?
这些都是接下来必须解决的难题。
这次的下跌,对长安启源来说,既是危机,也是一次重新审视自己、调整方向的机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