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2025年10月,零跑D平台正式发布,旗舰MPV来了!理想MEGA的对手真的来了吗?
最近刷短视频,从车圈的专业人士到普通网友都在讨论同一件事。
2025年10月16日,零跑在上海举办了"飞跃·重新定义旗舰"的D平台发布会,一口气公开了未来的产品规划,其中最让人意外的是,零跑要进军中高端MPV市场了。
你说这个时机多巧妙呢,理想MEGA虽然在50万级MPV市场卡住了位置,却因为外观争议被不少人戏称为"移动棺材",现在零跑突然官宣要在2026年二季度推出D平台旗舰MPV,售价还定在20到30万级。
这意味着什么呢,就是零跑用一半的价格去抢理想MEGA的用户。
更绝的是,零跑这款MPV不仅搭载激光雷达,还配套自研的增程系统,续航可能超过500公里,这简直是冲着理想MEGA的痛点去的。
那现在就有人问了,零跑真的能打赢这一场?这波操作到底是真有实力还是炒作?
咱今天就来认真聊聊这件事。
第一部分:零跑D平台官宣,旗舰MPV什么时候来?
2025年10月16日这场发布会,零跑摊开了一张很清晰的产品地图。
CEO朱江明在会上明确表态,零跑要在2026年第二季度推出基于D平台的旗舰MPV,定位比C系列高端得多,但价格要比理想MEGA便宜一大截。
他说得很直白,就是要让家庭用户花更少的钱买到不输豪华品牌的体验。
这番话一出来,所有人都明白了,零跑的目标就是理想MEGA占据的那个细分市场。
从网上流出的谍照和渲染图来看,这款MPV的设计思路和零跑以往的风格完全不一样。
车身长度应该在5米2以上,基本和理想MEGA的5.35米差不多,但整体线条更圆润,没有理想MEGA那种很激进的设计风格。
车顶上能看到激光雷达的凸起,这说明零跑在智能驾驶上是下了功夫的。
车头用的是零跑最新的贯穿式灯带加封闭格栅设计,看起来科技感和亲和力结合得挺不错。
有业内人士分析说,零跑之前主要做的是10到20万级的SUV,突然跳出来做中高端MPV,这个跨度有点大,但这也说明零跑对这个市场的需求有清醒认识。
理想MEGA从2024年3月上市到现在,虽然有争议,但确实在50万级以上的高端MPV市场站住了脚跟。
2024年全年,理想MEGA的销量大概在一万出头,月销平均也就八百多台,这个数字说明市场对高端MPV的需求其实没那么大。
但这恰恰说明了一个问题,20到30万这个价格区间有巨大的空白。
想买高端MPV的家庭很多,但真正能花50多万去买一台车的并不算多数。
如果零跑能把这款MPV做到"空间大、配置实用、价格便宜",那绝对是个机会。
而且零跑选在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最激烈的时刻推出这款车,说明他们的信心来自于什么呢,来自于对技术积累的把握。
零跑自研的凌芯01芯片已经用在好几代车型上了,Leapmotor OS车机系统的流畅度和用户口碑不错。
增程技术方面,零跑C11增程版已经上市好久,市场反应可以说是出乎意料地好,就是因为那个价格确实狠。
所以零跑这次进军MPV市场,虽然听起来有点陡峭,但实际上是有底气的。
第二部分:零跑MPV的底牌是什么,三张王牌会不会足够?
要说零跑为什么敢挑战理想,最关键的就是它手里有几张别人没有的牌。
第一张牌,增程式的续航天花板。
根据之前官方披露的信息,零跑D平台MPV大概率会搭载最新的增程加800V高压平台组合。
简单说就是,既能加油解决续航焦虑,又能充电享受低成本出行。
电池容量预计在40到50度之间,纯电续航可能直接破200公里。
对家庭用户来说,平时市区用电,周末长途加油,这种组合其实是最实用的方案。
而且零跑自研的增程器热效率已经做到了42,在行业里这个数字是领先的。
这意味着同样的油,零跑能跑得更远。
对比一下理想MEGA,虽然续航高达710公里,但那是基于102.7度电池的CLTC标准。
实际上,用户在冬天或者长时间开空调的情况下,续航会大幅缩水,这是所有纯电车都避免不了的问题。
有不少理想MEGA的车主吐槽过,真正跑长途时候会有续航焦虑。
零跑的增程方案正好就是抓住了这一点,给了用户一个混合解决方案。
第二张牌,激光雷达加高阶智驾的下放。
从各种爆料的信息来看,零跑D平台MPV顶配会搭载激光雷达。
虽然理想MEGA也有激光雷达,但零跑的方案体积更小巧,集成度更高。
配套零跑今年发布的Leapmotor Pilot 3.0系统,这套硬件可能支持高速领航加城区辅助的组合功能。
什么是高阶智驾呢,就是自动变道、识别红绿灯、避让行人,这些功能在理想MEGA上也有,但价格要多花钱才能装。
而零跑如果能在20万出头的起步价格上就把这套功能做进去,那对普通家庭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
中大型MPV的用户群体里,很多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
他们最关心的不是开车能有多快的加速,而是担心开车能不能稳,能不能自动刹车。
一套好用不贵的高阶智驾系统,对这部分用户来说可能比冰箱彩电还更有价值。
第三张牌,零跑的价格屠夫传统。
零跑在市场上的名声就是性价比,这是它的铁血基因。
零跑C11增程版的起价才14.98万,但配置吊打同级20万的合资SUV,这是很多车主都认可的。
这次MPV如果真的能定在25万以内,比理想MEGA便宜足足30多万,那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就太大了。
可能有人会说,便宜了30万的车,配置肯定会缩水,空间肯定会变小。
但实际上,汽车产业里高端品牌的溢价有多少,你们知道吗,有时候就是纯品牌溢价。
零跑如果能把一个高配置、大空间、好智驾的中大型MPV做到20多万的价格,问题就不是配置缩水,而是为什么理想要卖这么贵。
这就是价格屠夫的威力。
这三张牌,每一张都冲着理想MEGA的软肋来。
但能不能真的打赢,还得看最后的产品力和市场反应。
第三部分:零跑能打赢吗,MPV市场的胜负手到底是什么?
现在摆在面前的问题是,零跑MPV就算配置再好、价格再便宜,能不能真的把理想MEGA的用户抢过来?
这个问题得从MPV市场的用户需求讲起。
MPV用户最在乎的东西是什么,不是加速快不快,不是外观酷不酷,而是空间够不够大、坐着舒不舒服、开着省不省心。
理想MEGA的优势在这几点上其实都做得不错。
车长5.35米,第三排腿部空间最大可以达到1.28米,一个成年人坐进去完全不会感到拥挤和压抑。
座椅用的是Nappa真皮加上专业的按摩功能,长途出游的时候,驾驶员累了可以躺平休息。
后排还配了冰箱和彩电,这种豪宅级的配置,让家庭出游的时候有一种度假的感觉。
但理想MEGA的缺点也同样明显。
首先,车太大了,停车特别难,特别是在城市里转向和倒车都要花不少精力。
其次,外观设计太激进,这种高铁车身的设计虽然能最大化内部空间,但确实不是所有人都买账。
最后,价格太高,55.98万的起价,对普通中产家庭来说就是个天文数字,再好的配置也得咬咬牙才买得起。
零跑MPV要想赢,必须在这些痛点上精准打击。
比如说,第三排的空间不一定要超过理想MEGA,但一定要做到同级最大或者接近最大。
座椅材料不一定非得是真皮,但一定要透气、舒适、易清洁。
配置上可以取舍,但那些最常用、最有用的功能一个都不能少。
更重要的是,价格必须足够狠,定在22到28万这个区间,这样才能真的对得起"花一半钱买相同体验"这个口号。
从整个市场的角度看,2024到2025年,中国MPV市场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了。
腾势D9、丰田赛那、传祺M8等品牌都在抢占份额。
但仔细看销售数据,20到30万这个价格带的MPV选择其实特别少。
理想MEGA一家独占50万以上的市场。
腾势D9从33.98万开始,传祺M8从17.98万开始,中间有个十多万的价格缝隙没人去填。
如果零跑能把这款MPV定位成"20万级家用全能王",那它切下来的蛋糕会有多大。
据行业分析,这个价格段每年可能有几十万台的需求量,现在都流向了其他品牌或者更便宜的选项。
零跑的机会就在这里。
但机会和现实之间,隔着一个巨大的鸿沟,那就是品牌力。
理想汽车虽然有争议,但品牌知名度高,用户信任度也建立起来了。
零跑要在两三年内从无到有地建立起一个高端MPV品牌,这个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第四部分:网友吵翻了,这些疑问你也有吗?
零跑官宣MPV计划之后,网上炸开了锅,各种问题、讨论、担忧都涌出来了。
有人问,零跑之前造SUV还行,这种"大玩意儿"MPV能造好吗?
这个问题问得挺好的,确实不能小看。
但仔细看零跑的技术积累,它背后有浙江金华和杭州两个生产基地,技术人员配置一点都不弱。
自研的凌芯01芯片算力8TOPS,已经用在多款车型上,Leapmotor OS车机系统迭代到第三代,系统流畅度在新势力里属于一流的。
MPV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不是动力有多强,而是空间布局、舒适性调校、以及人机交互。
这些方面零跑其实是有底子的。
而且这次零跑明显是下了大功夫,据说找了国际顶级的设计和工程团队来参与调校。
底盘悬架的逻辑听说是参考了丰田埃尔法,这可是世界上最成功的MPV设计思路。
加上零跑自己在增程技术上的积累,C11增程版在市场上的口碑反馈已经证明了技术靠谱。
所以说,零跑造不好MPV的担忧其实是多余的。
第二个问题,很多人说理想MEGA虽然有争议,但品牌力更强,零跑怎么比?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品牌力确实是个坎,这一点零跑承认不了。
但零跑的武器是性价比,这是它从出生就带着的基因。
理想MEGA的用户是什么人呢,是那些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的中产,是那些把车看成生活品质象征的人。
而零跑的目标用户是什么人呢,是想买高端MPV但预算有限的务实家庭,是那些更关心实际用途而不是品牌光环的人。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客群,所以零跑不用去和理想比品牌,而是去占领理想暂时没有注意到的市场缝隙。
举个例子,同样是带娃出游,理想MEGA能给你移动豪宅的体验,但要多花30万。
零跑MPV可能少个冰箱彩电这样的豪配,但该有的空间、座椅舒适性、智能驾驶功能一样都不少。
用省下来的30万给孩子报三年的兴趣班,买一堆教育资源,这笔账聪慧的家长肯定会算清楚。
第三个问题,增程式MPV会不会被纯电MPV淘汰,零跑为什么不直接做纯电?
这个问题其实反映了很多人对新能源发展方向的误解。
纯电MPV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续航焦虑。
理想MEGA虽然标称续航710公里,但这是CLTC工况下的数据。
实际用户在冬天低温、开空调的情况下,续航会缩水到一半还不止,跑长途真的敢不敢放心去用?
这是困扰纯电车的一个老问题,也是普通消费者最不放心的地方。
而增程式就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平时在城市里短途就靠电驱动,用电成本低,污染少。
周末或者假期要跑长途了,就加油,完全不用为续航发愁。
这恰恰是抓住了中国家庭用户的真实痛点。
增程式不会被纯电淘汰,反而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生命力。
因为它是一个务实的解决方案,既不是纯电的理想主义,也不是燃油车的保守主义。
所以零跑的选择是聪明的。
结语:零跑MPV,是黑马还是炮灰?
从10月16日这个发布会开始,零跑就已经向整个MPV市场宣战了。
增程技术、激光雷达、亲民价格,每一招都冲着理想MEGA的软肋来。
但这场战役能赢不能赢,还得看最后能不能把承诺变成现实。
如果零跑真的能做到"空间更大、配置更实用、价格更便宜"这个承诺,那它绝对会成为"家庭用户的新宠"。
但如果只是画饼充饥,或者车到了市场以后价格虚高、品质缩水,那就只能沦为陪跑的角色。
从目前的市场形势看,20到30万这个价格带的大空间MPV确实有巨大需求。
腾势D9、传祺M8这些品牌都在这个价格带里竞争,但还是没有一个产品能完美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
零跑的机会就在这里。
但机会转变成现实需要时间,需要产品力,需要品牌建设。
2026年二季度上市,这还有大概18个月的时间。
在这个时间里,零跑要完成从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的全流程,还要建立起配套的服务体系。
难度会有多大,只有内部的人清楚。
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消费者对零跑进军MPV市场的反应是期待多于怀疑。
毕竟,在中国汽车市场,价格战已经打得火热,谁能用更低的价格提供更好的产品,谁就能赢。
零跑把这套价格屠夫的逻辑运用到MPV市场,这个思路是对的。
但最终能吃多少市场份额,还得看2026年二季度的时候,零跑MPV真正面向消费者的时候,能拿出什么样的产品。
如果你有25万的预算,想买一台中大型MPV,你现在会在理想MEGA和零跑MPV之间怎么选?
也许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零跑能否赢得这场战争的关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