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你的钱包和安全!11月新规动真格,电动车电池充电器没这个标一律下架,这四种车上路就得被查,赶紧自查

事关你的钱包和安全!11月新规动真格,电动车电池充电器没这个标一律下架,这四种车上路就得被查,赶紧自查-有驾

觉得内容不错的话,给作者一个关注吧!下次更新就能第一时间找到我咯~感谢喜爱,继续努力!

2024年下半年以来,全国性和地方性的电动车管理政策陆续执行,对各省市的电动车厂商、用户都带来不小的影响,用户层面更是要明确那些车辆配套可以买,哪些不能买。

01

咱们先从一个要命的东西说起,电池和充电器。

这玩意儿,平时谁也不当回事,可一旦翻脸,那是要带着整栋楼一起“走”的。

过去这些年,电动车充电时起火的新闻,看得人都麻木了。

尤其是在楼道里、家里头充电,半夜里火光一起,连个跑的机会都没有。

为啥这么多火灾?

说白了,就是那些没牌子、没认证、便宜得跟白捡一样的电池和充电器在作祟。

一个正规的锂电池,里头的电芯、保护板、各种安全设计,成本在那摆着呢。

可市面上呢?

各种杂牌、白牌电池,价格能给你做到正品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

充电器更是离谱,十几块钱包邮的一大堆。

你寻思寻思,这可能吗?

里头用的都是些最差的材料,安全保护基本等于零,充电的时候发热、短路、鼓包,那都是常规操作。

这种东西放在家里,跟抱着个土制炸弹睡觉没啥区别。

所以国家这次是下了狠手,直接从源头给你断了。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公告,从2024年11月1号开始,所有电动自行车用的锂离子电池和充电器,都必须通过国家的强制性产品认证,也就是那个“CCC”标志。

从那天起,工厂里生产的、店里卖的、网上销售的,只要是没这个标的,就全是违法产品。

市场监督部门会开始一轮又一轮的检查,抓到就罚。

没认证的电池充电器就是身边的不定时炸弹,国家出手强制认证,是给几亿人的安全上了一道锁。

这一招下来,那些靠着低价劣质产品扰乱市场的小作坊,好日子算是到头了。

对咱们老百姓来说,可能以后买个电池、换个充电器,得多花点钱。

但是这笔钱,你花的不是冤枉钱,是买命钱。

跟一家老小的安全比起来,这点差价,你说值不值?

02

说完了心脏,再来说说车身。

这次新规里,还有一个重头戏,就是让那些不符合现行安全标准的“老国标电动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这事儿得说清楚,这里说的“老国标”,不是指咱们印象里那种慢吞吞的自行车。

它指的是在2018年《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也就是“新国标”)出台之前,市面上流行的那些“超标车”。

在2018年以前,中国的电动车市场那叫一个野蛮。

车子做得跟摩托车一样大,速度随随便便就能上五十公里每小时,续航动不动就号称上百公里。

这种车,你说它是自行车吧,它比汽车跑得都快;你说它是摩托车吧,它又没上牌,没驾照,没保险。

整个一马路上的“灰色幽灵”。

这种车开起来是爽,但安全隐患巨大。

车速快,刹车距离长,车身重,一旦出事,非死即伤。

而且因为它法律身份模糊,出了事故,交警判罚都头疼,保险公司更是一分钱不赔。

所以,2018年“新国标”强制执行,给电动自行车定下了最高时速25公里、整车质量55公斤的红线。

那之前买的那些超标车怎么办?

总不能一下全砸了吧。

于是各地都设置了一个三到五年的过渡期,给这些车发个临时牌照,让你再骑几年,到期自动报废。

掐指一算,从2018、2019年开始算,这几年过渡期陆陆续续都到头了。

尤其是在今年11月,是一大批城市过渡期结束的集中爆发点。

比如广东汕头,从11月1号起,所有临时通行号牌就作废了。

江西定南也一样,禁止所有超标二轮电动车上路。

福建省更是直接在新修订的管理办法里,取消了“超标电动车”过渡期的设置。

这就意味着,从11月开始,你要是还骑着那种挂临时牌照的超标车上路,那就是违法行为,被交警抓到,扣车罚款是免不了的。

事关你的钱包和安全!11月新规动真格,电动车电池充电器没这个标一律下架,这四种车上路就得被查,赶紧自查-有驾

过渡期一到,那些曾经满街跑的超标电动车就成了“昨日黄花”,规矩就是规矩,安全不能打折扣。

这不光是对车主的要求,对商家也是。

从12月1号开始,如果还有哪个店敢卖这种不符合2018年新国标的库存车,那就是顶风作案,等着被罚吧。

这也是在逼着整个行业升级换代,把那些不安全的、打擦边球的产品,彻底清出市场。

03

说完两轮的,咱们再来聊聊一个争议更大,也更危险的家伙——违规的电动三轮、四轮车。

这东西有个外号,叫“老头乐”。

听着挺亲切,但它在马路上的表现,一点都不让人快乐。

前些年,这玩意儿简直是病毒式地扩散。

不用上牌,不用考驾照,买来就能开,价格还便宜。

很多老年人靠它接送孙子、出门买菜,觉得方便得不得了。

可这种所谓的“方便”,是以牺牲所有人的安全为代价的。

你仔细看看那车,车身就是一层薄铁皮,里头别说安全气囊了,连根正经的防撞梁都没有。

用的轮胎、刹车,全都是低速电动车的标准。

可它偏偏长了一副汽车的模样,开的人也把它当汽车开。

结果呢?

闯红灯、逆行、抢占机动车道、随意停车,这些行为在“老头乐”驾驶员里头,简直是标配。

开这车的大部分是老年人,没学过交规,反应速度也慢。

开着这么一个没有任何安全保障的“铁皮盒子”在车流里横冲直撞,说它是“马路杀手”都算是客气的。

这些年,“老头乐”造成的恶性交通事故,数都数不过来。

所以,国家对它的容忍也到了极限。

北京带了个头,从2024年1月1号开始,就全面禁止这种违规电动三四轮车上路了。

这个信号非常明确。

到了今年11月,全国各地的交管部门,只会把对“老头乐”的查处力度提得更高。

有些地方已经放话了,再抓到开这种车上路,就直接按“驾驶未悬挂机动车号牌的机动车”来处理。

这可不是罚二百块钱那么简单了,车子要被扣留,人还得接受依法处理,性质完全不一样了。

打着“便民”旗号的“老头乐”,实际上是无视法规的“马路愁”,整治它是为了所有人的出行安全。

肯定会有人叫屈,说不让开这个,老年人怎么办?

这的确是个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但解决老年人的出行需求,绝不能以牺牲公共安全为前提。

发展更完善的社区公交、推广符合国家标准的低速代步车、鼓励子女多关心老人,这些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

不能因为一部分人的“伪方便”,就让整个社会来买单。

04

咱们来盘点一下,从11月份开始,到底哪四种车,是交警叔叔眼里的“重点关注对象”,是咱们自己千万不能再碰的。

第一种,就是上面反复强调的,违规的电动三轮、四轮车,“老头乐”。

这个没啥可说的,全国严查,别再心存侥幸,觉得法不责众。

第二种,是非标电动车。

具体点说,就是那些挂着临时牌照,并且过渡期已经结束的两轮、三轮、四轮电动车。

赶紧回家看看你车上的牌子,是不是颜色、格式跟别人的正式牌照不一样?上面有没有写着有效期?

如果你的城市已经宣布过渡期结束了,那这辆车就等于被判了死刑,只能放在家里当摆设,再上路就是违法的。

第三种,是无牌无证的电动车。

这其实是一直以来的规定,但以前可能查得不严,很多人就懒得去上牌。

现在不行了。

无论是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还是需要驾照的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都必须依法登记,悬挂号牌。

现在是严管期,你再骑个“裸奔”车上路,被抓到的概率大大增加。

为了省那几十块钱的上牌费,结果被罚几百,车还可能被扣,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第四种,是报废电动车。

电动车不是能骑一辈子的,它也是有寿命的。

电池衰减了可以换,但车架要是锈蚀、变形了,刹车系统老化失灵了,整车线路混乱不堪了,那这车就该报废了。

事关你的钱包和安全!11月新规动真格,电动车电池充电器没这个标一律下架,这四种车上路就得被查,赶紧自查-有驾

你可能觉得修修补補还能骑,但这种“僵尸车”骑在路上,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散架了,或者刹不住了。

这是拿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在开玩笑。

如果被交警查到你驾驶的是达到报废标准的车辆,那处罚是相当严厉的。

车子强制收缴报废,人要被罚200到2000块钱,最关键的是,如果你有汽车驾照,还要被吊销。

这代价可就太大了。

别把报废车当成宝,该淘汰的就得淘汰,骑着这种车上路,跟“裸奔”没啥区别。

所以,建议大家这几天都抽空给你家的电动车做个全面的“政审”,看看它有没有踩到这四条红线。

别等到在路上被拦下来,才开始后悔。

05

这一连串的政策组合拳打下来,表面上看,是管住了几亿辆车。

但水面之下,搅动的是一条数千亿规模的产业链,和上千万人的饭碗。

最先感受到寒意的,就是外卖小哥和快递员。

他们是电动车最高强度的使用者。

时间就是金钱,对他们来说,车子的速度、续航,直接关系到每天的收入。

所以,他们的车,十有八九都是经过改装的超标车,电池也是怎么容量大怎么来。

现在,过渡期一结束,他们的“战马”一夜之间就变成了“违法工具”。

换成新国标车?

速度慢了,续航短了,以前一天充一次电,现在可能得备着两三块电池换着用。

每一单的配送时间都可能被拉长,直接影响接单量和收入。

而且,一块符合3C认证的大品牌锂电池,价格动辄上千,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你看,政策的初衷是为了安全,这绝对没错。

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如何去平衡安全、效率和民生,就成了一个巨大的考验。

能不能针对这些从业群体,出台一些换购补贴政策?

能不能大力发展城市换电网络,让他们用租电池的方式,来解决续航和成本问题?

这些都是管理者需要同步去思考和解决的。

然后就是产业链上游的生产厂家和下游的经销商。

过去二十年,这个行业可以说是野蛮生长,鱼龙混杂。

现在,国家的标准越来越高,监管的网越收越紧。

那些没有核心技术,只会买零件回来组装,靠打价格战生存的小厂,基本上就是要被淘汰出局了。

市场资源会快速地向那些规模大、技术强、品控严的头部品牌集中。

这对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当然是好事。

但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一大批企业倒下,一大批工人失业。

每一次行业洗牌,都是一次利益的重新分配,有人出局,就一定有人获利。

全国成千上万的电动车销售和维修店,也面临着转型的阵痛。

过去靠卖超标车、改装车、卖杂牌电池赚钱的路子,已经走不通了。

不跟着政策走,不升级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就只能被市场抛弃。

06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电动车在中国都跑了快二十年了,为什么非要等到现在,才下这么大的力气来全面整治?

其实,这不是突然袭击,而是积弊已久之后,不得不进行的一次“刮骨疗毒”。

中国的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最新的数据已经突破了4亿辆。

这是个什么概念?

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辆。

这么一个庞大的交通工具群体,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在一种“半放养”的管理状态。

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是电动车相关的交通事故数量,常年排在所有交通事故类型的前列。

是居民楼里因为电动车充电引发的火灾,屡屡酿成惨剧。

当一个事物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安全成本已经高到无法承受的时候,强力监管就是唯一的选择。

以前为什么管得松?

一方面是要鼓励这个新兴产业的发展,解决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它确实满足了大部分中低收入群体的出行“刚需”。

所以,管理上就出现了很多模糊地带,可以说是“以发展代管理”。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产业已经足够成熟,市场也趋于饱和,保有量更是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这时候,管理的重心,就必须从过去的“鼓励发展”,转向现在的“规范治理”。

这就好比养孩子,小时候你可以让他光着脚丫子满地跑,摔了碰了没事。

但等他长大了,要进入社会了,你就必须给他穿上鞋,教他懂规矩,告诉他红灯停绿灯行。

不然,他迟早会闯出弥天大祸。

这次的一系列新政,从最核心的电池充电器,到整车的安全标准,再到上路的牌照资格,可以说是一张天罗地网,把过去所有的管理漏洞,都给补上了。

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把电动车拉回到它本来的位置上——一个短途代步的非机动车工具。

它应该是机动车的补充,而不是可以在马路上和汽车争道抢行的“小霸王”。

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电动车管理思路的转变,反映的是整个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

当然,任何改革都会有阵痛。

让骑惯了快车的人去适应25公里的时速,让用惯了便宜电池的人去买价格翻倍的合规产品,肯定会有人不理解,有怨言。

事关你的钱包和安全!11月新规动真格,电动车电池充电器没这个标一律下架,这四种车上路就得被查,赶紧自查-有驾

但这就像动手术,过程是痛苦的,但为了根治疾病,这个代价必须承受。

从长远来看,一个更有序、更安全、更文明的出行环境,最终受益的是我们每一个人。

这笔大账,我们得算明白。

同时,也希望管理部门在严格执法的同时,能多一些“温度”。

政策的宣传要到位,让老百姓清清楚楚地知道为什么这么改,具体怎么改。

对于那些因为政策调整而确有困难的群体,比如外卖小哥,能不能提供一些缓冲的方案,帮助他们平稳过渡。

毕竟,管理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罚款,更不是为了把谁的车收走,而是为了让所有人的回家路,都能更安全一点。

这事儿,说到底,就是安全和便利之间的一次重新平衡。

过去,我们可能过于偏向了便利,而忽视了安全。

现在,是时候把安全的砝码,加得更重一些了。

你可能会觉得,换一辆车,多花几百上千块钱,是增加了自己的负担。

但反过来想,如果就因为那一点点的侥幸,一次充电的疏忽,或者一次刹车的失灵,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那我们失去的,又岂是这点金钱可以衡量的呢?

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

创作声明:

本文基于公开报道的电动车管理政策事件创作,主要信息来自《11月1日起,电动车3大政策全部落地,这4种车禁行禁用!》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发布的公开信息。文章在尊重事实基础上进行观点表达,所有事实描述都有据可查。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思考,不代表任何立场。如有不同看法,欢迎理性讨论。部分配图来源网络,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