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MG4试驾感受:十万拿ID.3味道、后备箱真像小Model Y、通勤操控都稳了

7.2秒。

先报分,再吵架。

十万出头的电动车谁敢在操控上跟ID.3肩并肩?

全新MG4试驾感受:十万拿ID.3味道、后备箱真像小Model Y、通勤操控都稳了-有驾

我把全新MG4停进地库那一下,心里那根弦咔哒一声归位——能耗低、底盘整、空间大得离谱,像把“小Model Y”的后备箱偷偷装进两厢壳子里。

意义不在口号,在你每天上下班那点真功夫里。

画面倒回下午,太阳正毒。

全新MG4试驾感受:十万拿ID.3味道、后备箱真像小Model Y、通勤操控都稳了-有驾

我把模式切到运动,油门到底,钢结构接缝给我来了一记提醒:后轴轻轻一甩。

不是恐惧,是信息。

胎压2.2Bar,柔和有余,极限早现身。

全新MG4试驾感受:十万拿ID.3味道、后备箱真像小Model Y、通勤操控都稳了-有驾

这车的性格一下子清楚了:快,但不鼓动你莽。

对新手友好,对老司机也留点余味。

城市路口,0-50km/h三秒,你能抢出一条缝;匝道,悬挂中后段偏软,侧倾能感到,但车身不散,护栏感拉满。

全新MG4试驾感受:十万拿ID.3味道、后备箱真像小Model Y、通勤操控都稳了-有驾

再把时间拉更早。

第一次见到它,我心里“咦”了一声。

上一代的肌肉感收了锋,线条圆一些,眼神温一点,车身姿态反倒更低、更宽。

全新MG4试驾感受:十万拿ID.3味道、后备箱真像小Model Y、通勤操控都稳了-有驾

箭头尾灯像自家超跑的亲戚,前脸做了点赛道符号,颜色起得文艺——东来紫、清波翠——名字像茶单。

名爵这是把“讨喜”和“性能”叠在一起扛,预售里女性用户比例高,不是巧合,是调研走在设计前头。

换个镜头进车厢。

全新MG4试驾感受:十万拿ID.3味道、后备箱真像小Model Y、通勤操控都稳了-有驾

15.6英寸2.5K悬浮屏,方形7英寸仪表,银色物理空调键保留着,按下去有个清脆的“咔”。

出风口用箭头做视觉引导,拨片有滚边花纹,像老相机的快门,手指忍不住去拨一下。

全新MG4试驾感受:十万拿ID.3味道、后备箱真像小Model Y、通勤操控都稳了-有驾

门板上层是硬的,后排材质级别降点,价格守住了边界。

蔷薇紫、黛山蓝在烈日下有反光,这个别和美学较劲,直接选深色内饰,少走弯路。

车机不谈芯片名号,那玩意儿早卷烂了。

全新MG4试驾感受:十万拿ID.3味道、后备箱真像小Model Y、通勤操控都稳了-有驾

重点是它跟OPPO牵了手,我的手机被“借调”到车上干活:导航摇一摇丢进屏幕,AI助手从口袋挪到扬声器里,音乐、语音、一气呵成。

安卓、华为、苹果也都能用,不搞小圈子。

偶尔触控迟滞,这个不藏,点了没反应那一下,想骂人。

全新MG4试驾感受:十万拿ID.3味道、后备箱真像小Model Y、通勤操控都稳了-有驾

能不能靠OTA救回来?

工程师的周报会很难看,但用户就认结果。

再给点冷冰冰的数据,别嫌烦。

全新MG4试驾感受:十万拿ID.3味道、后备箱真像小Model Y、通勤操控都稳了-有驾

车长接近4.4米,轴距2750mm,后备箱471L,下沉格98L,二排放倒是1362L。

对,你没看错,这尺寸把很多SUV逼退一步。

副驾脚下宽409mm,坐垫长度503mm,像坐在“长凳”上,不是“矮板凳”。

全新MG4试驾感受:十万拿ID.3味道、后备箱真像小Model Y、通勤操控都稳了-有驾

后排膝部两拳多,头部一拳多,靠背角27度,大腿被托住,远途也不喊累。

空间是工程学的耐心,不是魔术。

动力这块,120kW、250N·m,百公里加速7.2秒。

全新MG4试驾感受:十万拿ID.3味道、后备箱真像小Model Y、通勤操控都稳了-有驾

城市节奏里,标准模式把前30%油门做得像温水,顺,易控;运动模式给你情绪,但不硬怼。

电机高转时有一点声浪进舱,有人爱,有人嫌。

我属于那种“只要不假,就当作氛围滤镜”。

全新MG4试驾感受:十万拿ID.3味道、后备箱真像小Model Y、通勤操控都稳了-有驾

踏板阻尼偏重,欧系那派,轻易就能把速度卡在你想要的数上,像用老钢笔写字。

底盘是这台车的脊梁。

前麦弗逊、后扭力梁,说不上豪华,但CTB把车身扭转刚度拉到31000Nm/deg,路面上反馈成了“整体感”。

全新MG4试驾感受:十万拿ID.3味道、后备箱真像小Model Y、通勤操控都稳了-有驾

过井盖、接缝,像先铺了层薄毯;过大减速带,回弹被压住,声音闷,不炸。

和同价位常见那种“脆刀工”相比,这更像慢火炖的。

转向略重,顺、不空,城市路段刚刚好。

全新MG4试驾感受:十万拿ID.3味道、后备箱真像小Model Y、通勤操控都稳了-有驾

能耗别绕弯,直给。

官方说10.4kWh/100km,42.8kWh电池标437km,54kWh标530km。

热管理这门冷门学问上,它把空调能耗压到五折,冬季制热效率抬了三成,最低能扛到零下三十多度。

全新MG4试驾感受:十万拿ID.3味道、后备箱真像小Model Y、通勤操控都稳了-有驾

北方通勤者懂这句话的含金量,南方冬天也不至于被续航吓出心理阴影。

电车的焦虑,解决在这些看不见的地方。

反方清单摆桌上。

全新MG4试驾感受:十万拿ID.3味道、后备箱真像小Model Y、通勤操控都稳了-有驾

轮胎抓地和电子限滑的默契还需要打磨,湿地、接缝路更明显。

车机的延迟必须“削”,不然生态再强也会被一句“卡”盖过。

外观温柔化,老粉会想念上一代的桀骜,厂方可以考虑给“硬核运动”留个选装包,别让情怀无处安放。

全新MG4试驾感受:十万拿ID.3味道、后备箱真像小Model Y、通勤操控都稳了-有驾

把视角拉到棋盘上。

预售7.38万到10.58万,如果主销落在7—10万,这台车对着海豚、星愿打,打法不同:不是“清单堆满算你赢”,而是把操控、能耗、空间、生态四件每天都能摸到的东西,做得扎实。

行业层面更有意思,国内品牌从“参数对齐”挪到“体系工程”,像手机行业从堆核数,转去调度、散热、生态那几年,赢家换人。

全新MG4试驾感受:十万拿ID.3味道、后备箱真像小Model Y、通勤操控都稳了-有驾

插一段小场景。

我蹲在轮拱看胎纹,旁边一位兄弟问:“真有ID.3那味?”

我没抬头,说:“像你第一次穿上合脚的跑鞋,慢跑舒服,想冲也跟得上。”

全新MG4试驾感受:十万拿ID.3味道、后备箱真像小Model Y、通勤操控都稳了-有驾

他笑了,说去试驾。

网友动不动举放大镜,盯人家芝麻不放,自家西瓜裂了当看不见。

全新MG4试驾感受:十万拿ID.3味道、后备箱真像小Model Y、通勤操控都稳了-有驾

把镜头放在MG4,芝麻和西瓜我都审了一遍:能耗真低,底盘真整,空间真大,车机偶尔卡,这些都在那儿。

历史感也补一句。

名爵这几年情绪起落明显,这次MG4像一记“稳手”——不打鸡血,打底子。

全新MG4试驾感受:十万拿ID.3味道、后备箱真像小Model Y、通勤操控都稳了-有驾

ID.3依然是那杆标尺,MG4往上蹭的是操控味道,往下拉的是价格门槛。

你说翻身?

更像翻回“驾驶味儿”这张桌子,坐下,再把牌理清。

全新MG4试驾感受:十万拿ID.3味道、后备箱真像小Model Y、通勤操控都稳了-有驾

写到这里我想到气温。

零下,热泵把舱内温度稳住;盛夏,浅色内饰反光刺眼,我宁愿选深色。

通勤短途,小电池够;高架、城际多,直接上54kWh。

全新MG4试驾感受:十万拿ID.3味道、后备箱真像小Model Y、通勤操控都稳了-有驾

极限迷?

换一套抓地更好的胎,乐趣会再上一个台阶。

把问题抛给你。

全新MG4试驾感受:十万拿ID.3味道、后备箱真像小Model Y、通勤操控都稳了-有驾

你的通勤半径多远?

常走哪段路?

车上习惯用哪家手机?

全新MG4试驾感受:十万拿ID.3味道、后备箱真像小Model Y、通勤操控都稳了-有驾

留言告诉我,我们把配置像阵型一样排出来。

操控、能耗、空间、车机,哪一项是你的刚需?

全新MG4试驾感受:十万拿ID.3味道、后备箱真像小Model Y、通勤操控都稳了-有驾

别让评论区闲着,它比销售顾问真诚多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