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 QJMOTOR 吧,这几年新车出得比换季衣服还快,从几百 cc 到上千 cc,每隔一段排量就有新花样。有人说这是 “内卷”,可仔细看看,这哪里是内耗,分明是憋着一股劲要往外冲。
别以为它是临时凑数的产品,光研发周期就够说明诚意了。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那台 649cc 直列四缸发动机,能爆发出 87kW 的功率,差不多 120 匹马力。这是什么概念?放在几年前,得是公升级别的车型才有的动力水平。
重量控制也很见功力,整备质量压到了 205kg。要知道,马力大不算真本事,能让动力 “带得动” 车身才是真功夫。这里就得提欧洲团队参与设计的铝合金双翼梁车架和后摇臂,不光结实,还用上了 CFD 流体动力学优化。简单说,就是跑起来风阻更小,过弯更稳,天生就是为赛道准备的。
配置上也没含糊,金色的马祖奇减震、Brembo 卡钳,都是业界响当当的硬件。再加上电子快排这些前沿的电子控制系统,骑起来的操控感,想想都让人期待。
这可不是纸上谈兵,QJMOTOR 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已经证明了实力。2025 年 WSBK 意大利克雷莫纳站,基于赛 800 改装的赛车拿了冠军;到了捷克莫斯特站,中量级车型又在积分上有了突破。
这些赛事成绩可不是摆设,里面藏着的技术经验,正一点点下放到量产车上。动力怎么调才更顺,车架怎么设计才更抗造,这些从赛道上摸出来的门道,都成了赛 650 的底气。这一下,谁还敢说国产技术不行?
再说说大家关心的市场定位。现在来看,赛 650 很可能瞄准了高端专业市场。但别担心它会卖得太贵,QJMOTOR 似乎在走 “技术下放 + 价格分层” 的路子。就像之前的赛 600RS,4 万元左右的定价就很亲民。赛 650 说不定也会用一个让人惊喜的价格,来抢占市场份额。
这样一来,不管是追求极致性能的专业玩家,还是想体验高端配置的普通车友,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选择。
说到底,QJMOTOR 的这一系列操作,已经跳出了 “国产替代” 的圈子,直奔 “全球竞争” 去了。赛 650 就像个信号弹,告诉全世界:中国摩托车不光能造得好,还能在国际舞台上叫板。
从意大利克雷莫纳的领奖台,到捷克莫斯特的积分板,再到即将和大家见面的赛 650,QJMOTOR 正在用实打实的技术和产品,一点点改变全球对中国摩托的印象。
这不仅仅是一款车的事儿,更像是中国工业自信的一次亮相。说不定再过几年,提到摩托车,大家想到的,除了那些老牌欧洲厂商,还有来自中国的 QJMOTOR。
你觉得赛 650 能在市场上掀起多大风浪?身边有骑 QJMOTOR 的朋友吗?他们的车骑起来怎么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