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捷途旅行者走上舞台,车坛立刻为之一震。
7月的销量仅为6910辆,嗯,这个数字看上去不算多,但你得知道,整个市场都知道这是一个“淡季”。
可你看看半年出口的3.52万辆,这不就是一个“超大号的惊喜包”吗?
捷途旅行者带着一车的惊叹从角落里冲出来,把所有人都打了个措手不及。
怎么回事?
这个“硬派SUV”好像有点问题,大家都在看,是“硬”了,还是“样子货”呢?
奇瑞这次的做法很“低调”。
他们没有高调宣传,而是悄悄地把1.5T和2.0T的发动机放进了旅行者的“小盒子”里。
2.0T配上了博格华纳第六代四驱系统,接近角28°,700mm的涉水深度。
配套的后桥差速锁和蠕行模式可不是开玩笑的,差点儿就让你觉得它是从大山深处直接开出来的。
但是啊,低调并不意味着没有力量。
它的数据给出了无声的挑战——同价位的合资车,还没能弄清楚自己家尾灯要怎么设计呢,捷途旅行者就已经在性能上打得漂亮。
一个用不到坦克300那么高的价格,就能轻松玩转“城市通勤”和“假期越野”两种模式。
想想看,城市里上班,省油省事,假期去泥泞的地方撒欢,居然还不需要换车?
这算不算省钱的“硬派SUV”新玩法?
奇瑞“算准”了什么?
他们明白消费者并不是为了“能越野”而来,更多人是为了“看起来能越野”。
在如今的市场,大家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痴迷于硬派越野的原始“野性”了,反而更看重的是兼容性和功能性。
捷途旅行者的强项就是,这辆车不管是工作日的城市通勤,还是周末的沙地探险,都能轻松搞定,完全是“城市越野”的新定义。
说到出口,那就更值得一提。
捷途旅行者不仅仅是在中国市场上划出一道亮丽的线,它的脚步已经踏出了国门。
它跑去了中东和南美,这些地方的路况那可不比市区的宽敞公路友好。
奇瑞早已不满足于做“合资车”的跟随者,而是自己给“硬派SUV”设定了新的规则。
220mm的离地间隙和XWD四驱系统,真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的“越野神器”。
甚至在这些极端环境中,它还给了消费者一种“告诉你,中国车不差”的自信。
所以,问题来了:这辆车到底是硬派SUV,还是只会“看起来能越野”的花瓶呢?
说实话,它肯定不能和那些专门做硬派越野的车比,它也不可能像一辆经典的兰德酷路泽那样,真能跨越沙漠和岩石。
但你想过没有,今天的消费者真的还要那种“随时能翻山越岭”的硬派车吗?
我敢说,大多数人要的不过是“看起来能去冒险,实际却能在城市里好好过日子”的一辆车。
这不就是捷途旅行者的成功之处吗?
它明白,硬派SUV不一定要在每个坑洼中做“泥潭霸王”,而是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去抓住消费者的心。
它没有打“越野大哥”的旗帜,却用巧妙的技术配置和价格优势,迅速抢占了市场上那些既想要“越野感”,又想省点油钱的消费者。
用数据来说,7.17万辆的销量,这不是偶然,而是奇瑞透过数据和市场需求做出的精准预测。
捷途旅行者用另一种方式告诉我们:“硬派SUV”的标签能“拆解”成什么样?
不是全副武装的山地铁甲车,而是兼顾城市生活的多功能SUV。
你说它硬,它确实硬;但要说它能带你去荒原,它未必能做到,但它绝对能在“假期撒野”的舞台上让你实现不一样的梦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