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德国车企被逼到角落里无法还击!
CEO面临几个选择,拥抱中国软件供应链,要么下台。
没有中国市场,没有中国软件,德国车企死路一条。
这是德国媒体人的最新锐评。我把他的观点整理如下,大家是怎么看的?
一家智能手机公司于2024年3月推出了其首款汽车。如今,它在全球最数字化的汽车制造商中排名第三,远远领先于宝马、奔驰和大众。
小米证明:如果你懂软件,就可以颠覆汽车行业。
新的Gartner 2025年数字汽车制造商指数已经发布。它显示了哪些制造商在软件转型中胜出,哪些正在落败。
这关乎当下正在发生的重大转变:从金属到代码。
结果如何?中国超越美国。欧洲落后。德国制造商持续下滑。
今天,我们将看看谁在这场变革中胜出,谁在这场变革中落败,以及德国汽车业的领导地位为何必须被取代。
四家中国公司追赶特斯拉
Gartner指数对24家汽车制造商在8个类别中进行评估,涵盖从企业文化到自动驾驶的各个方面。它使用超过14000个数据点来衡量软件转型。满分是100%。
特斯拉以79.3%的占比领先,自2024年以来上升了3%。
排在它们后面的呢?只有中国制造商:
蔚来:76.9%(+8%)
小米:72.5%(新入指数)
Xpeng: 63.9% (-4%)
理想汽车:60.1%(新纳入指数)
这表明特斯拉的领先优势正在缩小。而中国正成为一个真正的威胁。
(注:在老外的世界里华为并不是Automaker汽车制造商,所以它没有被纳入到比较)
小米:年度新秀
自2024年3月以来,他们一直在交付汽车。现在他们在全球排名第三。
而且他们甚至在人才、自动驾驶和技术经验类别中处于领先地位。
他们的秘诀是什么?他们无需摒弃100年来的硬件思维。他们起步的地方,正是传统汽车制造商努力想要达到的目标。
小米拥有20年的智能手机经验。他们了解数码产品。他们已经有了软件。他们只是围绕软件打造了一款汽车。
数据说明了一切:18个月内售出36万辆汽车。特斯拉花了6年才达到这个数字。
中国超越美国,欧洲崩溃
地区平均得分:
中国:53%
USA: 50%
欧洲:33%
日本:26%
中国首次领先。欧洲的得分降至该指数推出以来的最低水平。
为什么中国如此成功?
中国的EV初创企业往往由科技创业者领导。他们懂软件,知道如何打造数字产品,而且不怕变革。他们是进攻者——没什么可失去的。
德国制造商表现变差,而非变好
坏消息来了:
大众汽车:34.8%(-1%)
梅赛德斯:37%(-5%)
宝马:36.9%(-7%)
当竞争对手迎头赶上时,德国制造商却不断落后。
德国汽车制造商位列落后者行列
Gartner咨询公司将德国汽车制造商归为“落后者”类别。他们在技术和组织方面都落后了。
Gartner解释了这个问题:“欧洲制造商在文化、领导力或人才方面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他们说,许多董事会仍然不理解软件的重要性。所以他们优先考虑其他事情。
自动驾驶领域的排名变化一目了然:2024年,德国制造商仍位居前三。到了2025年,小米、蔚来和特斯拉在这一领域领先,德国制造商则跌出了榜首位置。
传统汽车制造商面临的阻碍
Gartner解释道:“问题始于董事会。从根本上改变领导层很难。通常连大股东都不明白为什么以软件为先很重要。”
核心问题:如果董事会不理解,组织如何进行变革?
传统汽车制造商面临5个关键问题:
缺乏承诺的领导 - 软件并非真正的优先事项
保守文化 - 他们规避风险
低效研发 - 资金被浪费
人才问题 - 顶尖软件开发人员更青睐科技公司
竞争劣势 - 无法与科技公司的薪资和条件相匹配
据Gartner咨询公司称,传统汽车制造商对软件人才缺乏吸引力。这是一个巨大的竞争劣势。
软件优先组织 = 软件优先车辆
该指数显示出显著的相关性:“软件优先型组织”与“软件优先型汽车”之间的相关性为0.88。
这意味着:在内部优先考虑软件的公司也能提供更好的产品。仅靠技术是不够的。
顶尖表现者有一套清晰的行动方案:
软件作为核心业务 - 而非附加功能
具有技术经验的领导层 - 拥有软件背景的CEO和董事会
敏捷决策 - 快速、无官僚作风的流程
UX和AI聚焦 -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而非仅仅是流行语)
在汽车行业,20.3%的董事会成员拥有技术背景。对于CEO而言,技术背景的比例停滞在12.8%。这就是问题所在。
一些老牌制造商正在迎头赶上
并非所有传统制造商都在落后:
现代:45.5%(+33%)
Stellantis:41.4%(+29%)
GM:46.3%(+16%)
他们的模式是:让技术人员负责,构建统一的软件平台,并支付有竞争力的薪资。
这些制造商证明:追赶是有可能的。但前提是要有结构性和文化性的变革。
Philipp Raasch的观点
德国汽车制造商正在进行大幅裁员。大众汽车将削减3.5万个工作岗位,梅赛德斯2万个,采埃孚1.4万个。他们正在关闭工厂,打破旧的架构。他们正利用这场危机缩减规模,以恢复到健康的状态。
但研究表明:这还不够。
问题始于董事会。
尽管底层进行了彻底的重组,但领导层保持不变。
我们正试图驾驭汽车史上最重大的变革。但依靠硬件时代的管理团队,这是行不通的。
像小米这样的科技公司证明:如果你懂软件,就能在创纪录的时间内颠覆行业。
这一切归根结底都取决于高层的决策。
德国董事会迎来代际更替的时刻了。
不仅仅是用另一个思维方式相同的管理者替换一位CEO。我们需要一个全新类型的人。
我们不需要会议室里有NPC。NPC是电子游戏中的非玩家角色。他们总是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他们遵循预先设定的模式。没有创造力。没有适应能力。
但这恰恰是我们所看到的:他们用昨天的解决方案来应对明天的问题。
现在是颠覆的时代。不再是优化的问题,而是要重塑汽车。我们不需要优化者,我们需要懂得新规则的创业者。
现任领导层干得不错。在旧世界里。现在是更新换代的时候了。
从硬件到代码。不仅在底层,而且在顶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