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4万对38万,差1万辆。
你信不信?
我看了半天销量榜,差点以为是哪个二手车商的段子。
上汽这波,像极了考试最后一题写错单位,差一分气死人。
比亚迪还稳坐头把交椅,上汽这边却已经悄悄把桌子搬过来了。
身边朋友聊天都在问,这场汽车界的“贴身肉搏”,下个月会不会反转?
谁先眨眼,谁先虚脱,真的说不准。
这种场面,真有种看球赛进入加时赛的味道。
你以为上汽还是那个靠合资“混日子”的老大哥?
现在人家自主品牌8月一口气干到23.2万辆,同比49.5%的增速,眼看要把“拖油瓶”变成冠军主力。
想起几年前上汽自主还被看作“学徒”,现在直接变身“老司机”,这转变有点像小学生升初中,突然长了个子,回头老师都认不出了。
汽车行业的变化,比老家的天气还难预测。
说起来,比亚迪这几年的日子也够舒坦。
新能源一路高歌,销量冲得像春运抢票。
可最近这几个月,数据忽然卡壳,增速像踩了刹车。
不是说“新能源无敌”,而是天花板隐隐约约已经出现在天边。
比亚迪全系新能源,专注、极致、很华为,但凡政策、技术、市场有点风吹草动,谁都不敢说稳得住。
就像足球场上,你再快也怕突然抽筋。
尚界,新面孔,气势汹汹。
这车没上市前就被吹得天花乱坠,上市后上汽的朋友圈直接炸了。
有人说是“上汽版的颠覆者”,有人嘴上不服但心里明白,这是一场必须亮剑的较量。
你想啊,国内新能源领域,比亚迪一枝独秀太久了,谁不想看点新花样?
尚界的出现,其实就是上汽多年憋着的那口气,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出口。
这时候又想起某年某月的车展,一个上汽高管站台上信誓旦旦,底下同行笑意盈盈,谁都没想到几轮技术升级后,主角换了人。
有个同事,买车前天天刷汽车新闻,最近消息灵通得很。
他说,上汽这次特别疯狂,什么合资、自主、新能源、海外市场,真是“全村的希望”都压上了。
你要说“多线作战”风险大,确实,但不得不承认,上汽的“摊子”够大,抗风险能力就摆在那。
比亚迪单线冲刺,看着干脆利落,但拐个弯就可能翻车。
就像打游戏,一个队友全点攻击,另一个防御和治疗全都有——你赌谁能混到最后?
说真的,国内汽车市场,谁能想到这两年风向跑得这么快?
前脚大众还在笑傲江湖,后脚国产新能源就把合资品牌逼到墙角。
出海也有意思,MG、荣威、比亚迪早就杀到东南亚、欧洲、拉美。
以前出国看到自己国家的车,感觉像碰到老乡,心里头美滋滋。
现在好多外国小哥在YouTube上试驾中国车,弹幕直接刷屏“这才是未来”。
当然,网上的声音从来没消停过。
有人盯着上汽的合资,说自主还是不行;也有人说比亚迪新能源路线太激进了,一旦遇到政策变动就麻烦。
你说谁对?
其实真没标准答案。
汽车圈本来就像NBA季后赛,今天你拼命得分,明天可能突然哑火。
那些在实验室里熬夜的工程师、在办公室抓头的销售、在车间盯工艺的老工人,他们比谁都清楚,销量背后是血汗和试错,是无数次“推倒重来”。
外行看热闹,内行心里门清。
有时候想想,汽车行业这点事,跟看体育比赛差不多。
姚明刚进NBA那会儿,国内外都在等着看笑话,结果一场场打下来,谁还敢嘲笑?
比亚迪、上汽也是。
别看现在谁都说“新能源天下”,等下半年智能驾驶、氢能、出口政策又有风吹草动,谁知道榜单上会出现什么新名字?
说不定哪天吉利、长城又杀出来,两家老大哥直接被拍在沙滩上。
说到这里,其实我想问一句——你会选上汽,还是比亚迪?
要不赌一把看看尚界能不能把比亚迪拉下马?
还是说你更相信“专一出奇迹”,比亚迪能守到最后?
留言区自由发挥,别客气,杠精、懂哥、老炮都来点意见。
下个月要是剧情反转,可别说你没参与投票。
反正这场戏,谁也别急着退场。
下个月销量榜一出来,估计又得炸锅。
到时候,咱们再围观、再讨论、再吐槽。
毕竟,汽车圈的故事,有时候比电视剧还精彩——你说是不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