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问界纯电同价,理想急调价格,赛力斯利润暴涨

凌晨三点,车展现场的灯还没熄。空旷展位上,新车披着还未揭掉的幕布,激动人心又让人失眠的,是桌上的那份价格单。35.98万元——纯电与增程同价。华为的问界M8就这样不声不响,跳进了新能源车企设好的池塘里。同行公司的人悄悄掏出手机,眉头皱成问号,倒影在冷白灯光下,比账单数字还真实。

假如你是理想汽车的新产品经理,会把这份价格单带进明早的例会上吗?面对越来越难“吓唬”住消费者的定价,是左手称理想i6的定价荣光,还是右手摸摸脉搏,盘算一把能不能搏到电车比油车更低的起步价?

华为问界纯电同价,理想急调价格,赛力斯利润暴涨-有驾
华为问界纯电同价,理想急调价格,赛力斯利润暴涨-有驾

所谓“车圈恒大”,已经成了老梗。沸沸扬扬几个月,从资本到路人都拿来反复咀嚼。纵然魏建军那句“长期亏损,被资本裹挟”有现场感,但落实到最新财报,就像一把刀竖进豆腐——浮皮潦草,不够坚挺。蔚来亏损收缩,零跑盈利转正,赛力斯赚得盆满钵满。正如法医看到凶案现场,尸表无刀口,舆论早把结论写好,结果尸检全是旧伤,和本案关系不大。

数字不会说谎,偶尔它会藏着掖着。像理想L6销量激增、单车均价下降,看似被动让利,其实是规模效应下的毛利补偿。小鹏单车均价一年掉了三分之一,却终于没在二季度账面上大出血。更有赛力斯,静悄悄、冷不丁,半年归母净利润暴涨81%。这架势,倒像FX小姐测血清素:外面闹腾,体内稳稳向好。

拎回桌面,价格战是近乎像基因写进中国车市的老段子。但这轮纯电与增程“同价”较量,光脚的不再怕穿鞋的,穿鞋的也学会了把自己的鞋带拉松点。华为亮剑纯电同价,问界M8、智界R7打破定价惯例。电池成本曾是不可翻越的围墙,说纯电卖不过增程,只因一粒锂盐握得太紧。现在,人家直接卖掉了护城河的门票。

再看理想。理想i8上市一周,急调配置和价格,姿态低到无可厚非。油电同价开始成了校准线,理想i6被市场“合理怀疑”起售价会跌破25万。要是华为继续用M8、M7把纯电与增程定价水平线抹平,再加个媒体爆料,起步价低于理想L6,恐怕都不算离谱。那句“电比油香”,终于有了现实注脚。

但,局面真会一家欢喜其余愁吗?这场价格革命里,所有人都不是纯赢家。对消费者来说,也许是喜闻乐见的福利大放送。现实里,车型配置砍得飞起、利润空间被反复压榨、再怎么聊“技术优势”都得往成本表上靠。老款车主仰天长叹,刚提车就被“背刺”降价,李斌“活下去最重要”,说得像极了法医对着纪录片摄影机里一脸无辜的嫌疑人:你怎么想的,我们都懂,重要的是还能挺多久。

抛开销售口号和“技术自信”,本质上还是算账。高端新能源车,纯电与增程的价值逻辑正在迅速重构。过去,电池贵、续航焦虑、充电桩难找,都能成为抬价标签。如今,供应链成熟、电驱技术普及、能源结构补贴到位,厂商恨不能自己送快递到家。油电同价是门槛,是陷阱,也许是新游戏规则的预演。买方市场下的定价重新洗牌,不是谁“要争百年定价权”,更像是“谁撑得住先饿死谁”。

但职业习惯提醒我——别急着写结论。很难说新一轮降价真能实现谁的胜利,毕竟当年恒大也不是一夜之间倒下的。如果说之前“可持续盈利”像法医口中的“慢性病灶”,那现在,下半场还没吹哨。

中国车企竞争格局在重塑,品牌溢价能撑多久,产品力、服务和渠道优势还能不能补上“利润塌方”的窟窿?相信不少产品经理和财务总监已经在深夜会议室抓破头皮,等着明天的表态定调:是咬牙硬刚,还是像老牌外企那样做段时间伤员,等市场情绪冷却,再伺机反扑?

华为问界纯电同价,理想急调价格,赛力斯利润暴涨-有驾
华为问界纯电同价,理想急调价格,赛力斯利润暴涨-有驾

说到底,也是这个行业的惯性悖论:越是有技术红利,消费者越能薅到好处,企业反而活得更苦。但终究谁也不是只靠补贴活着的。躲在降价风头后的,除了供应链博弈,还有市场耐性与品牌弹性。

下一个发布会,理想i6会不会真的下探到传说中的电比油低?电池和原材料价格的变化空间,还有多大可能被让利到消费者?理想、华为,和一众新势力,到底谁能在新一轮博弈里笑到最后——还是只能在账本上用红笔圈出下一个需要自救的边界?

黑夜里看数字,一切都透着点荒诞。就像我在案发现场收拾“凶案工具”,旁边警察低声说“别太当真”。道理啊,都在里头。只是新秩序的边界,总要有人跌破、有人试探。你说,如果下一个能卖得比油还低的电动车真的来了,你会掏钱包,还是继续旁观?

华为问界纯电同价,理想急调价格,赛力斯利润暴涨-有驾
华为问界纯电同价,理想急调价格,赛力斯利润暴涨-有驾
华为问界纯电同价,理想急调价格,赛力斯利润暴涨-有驾
华为问界纯电同价,理想急调价格,赛力斯利润暴涨-有驾
华为问界纯电同价,理想急调价格,赛力斯利润暴涨-有驾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