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界MPV实车曝光,华为商务车来袭,先奇瑞后江淮引热议

最近,咱们车圈里可真是热闹,一组盖着伪装布的大家伙照片在网上到处传,主角就是华为鸿蒙智行和奇瑞合作的那个品牌——智界,他们要出MPV了!

这消息一出来,好多人心里都犯嘀咕了,这事儿有点意思啊。

按理说,一提到华为要造MPV,大家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肯定是江淮汽车。

智界MPV实车曝光,华为商务车来袭,先奇瑞后江淮引热议-有驾

毕竟江淮在商务车这块可是老前辈了,经验丰富,之前也官宣了要和华为合作一个叫“尊界”的豪华品牌。

怎么这临门一脚,反倒是半路杀出来的智界把实车先给弄出来了呢?

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华为这盘棋到底是怎么个下法?

今天咱们就坐下来,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背后的门道。

先来看看这台新车到底长什么样。

虽然照片里的车还穿着厚厚的“保密服”,但大体的样子还是能看个八九不离十。

你瞅瞅那个车头,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没错,那个标志性的细长贯穿式大灯,还有整个前脸圆润饱满的造型,基本上就是把智界S7轿车给等比例放大了。

这种做法叫“家族化设计”,好处就是辨识度高,大老远一看就知道,哦,这是华为家的车。

这种设计看起来挺有科技感,也比较亲切,不会像有些MPV那样,设计得方方正正,跟个拉货的小面包似的,少了几分家用的温馨感。

不过,这车也不是一味地追求圆润,你再看它的车身侧面和尾部,线条就变得非常硬朗、平直,整个车身轮廓看起来特别结实、稳重,给人一种很强的安全感。

这种外面看着圆润,骨子里却很硬朗的设计,反而显得很有力量。

从照片上目测,这台车的个头绝对不小,肯定是冲着现在市场上卖得最火的那几个大家伙去的,比如腾势D9、岚图梦想家这些车型,大家的身材应该都差不多在一个水平线上。

最关键的是,车顶上那个小小的凸起,那可是激光雷达,是华为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火眼金睛”。

有了这玩意儿,就说明这台MPV的“智商”肯定低不了,自动泊车、高速领航这些功能估计都是标配,甚至在市区里也能实现更高水平的辅助驾驶。

再加上华为自家的鸿蒙智能座舱,车里的屏幕、音响、各种智能体验,肯定也是这台车的核心卖点。

智界MPV实车曝光,华为商务车来袭,先奇瑞后江淮引热议-有驾

好了,车看完了,咱们回到那个最让人好奇的问题:为什么是奇瑞的智界抢了先,而不是经验更丰富的江淮?

这事儿要是往深了想,你就会发现华为的布局其实相当精明。

在咱们普通人的印象里,江淮汽车造MPV那是专业的,瑞风商务车跑了这么多年,口碑和技术积累都在那儿。

所以当华为宣布和江淮合作,要搞一个更高端的“尊界”品牌时,几乎所有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华为系的第一台MPV,肯定会是江淮造的。

这逻辑没毛病,一个懂车身、懂底盘,一个有最顶级的“大脑”和“神经系统”,这俩凑一块,造出来的MPV那还不得起飞啊?

但是,现实往往比剧本更精彩。

智界MPV的抢先曝光,恰恰说明了华为的野心,它根本就没打算只在一个篮子里放鸡蛋,它要的是一套“组合拳”,针对不同的市场,派出不同的选手。

咱们可以这么来理解华为的这步棋。

首先,奇瑞合作的这台智界MPV,扮演的是“市场先锋”和“销量主力”的角色。

它的定位是中高端,主攻的是目前国内MPV市场竞争最激烈,也是潜力最大的三十万到五十万这个价格区间。

这个价位的消费者,需求非常明确,他们既希望车子有面子、空间大、坐着舒服,又对智能化配置有很高的要求,希望车子聪明好用。

智界MPV的任务,就是要凭借华为强大的技术号召力和奇瑞扎实的造车功底,直接冲进这个市场,和腾势D9、岚图梦想家、小鹏X9这些强劲的对手正面较量,用实打实的销量来抢占市场份额,让大家一提到智能MPV,就能想到鸿蒙智行。

这就像打仗一样,先派主力部队去攻占最重要的战略高地。

而江淮合作的那个“尊界”MPV呢,它的角色就完全不同了,它要扮演的是“品牌图腾”和“技术标杆”。

它的目标市场,根本就不是三五十万这个级别,而是直接冲着百万级的超豪华市场去的。

它的对手是谁?

智界MPV实车曝光,华为商务车来袭,先奇瑞后江淮引热议-有驾

不是国内的这些新势力,而是那个在国内被捧上神坛,加价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还一车难求的丰田埃尔法。

尊界MPV的任务,可能不是一个月要卖多少台,而是要向市场证明一件事:我们中国品牌,完全有能力造出比肩甚至超越世界顶级水平的百万级豪华MPV。

它要用最顶级的材料、最奢华的配置、最极致的智能体验,去打破国外品牌在这个领域的垄断。

这件事的意义,已经超出了卖车本身,它关系到中国汽车工业的整体形象和品牌高度。

所以你看,华为的思路就很清晰了:用智界MPV来“走量”,扩大群众基础;用尊界MPV来“拔高”,树立品牌形象。

一个负责打市场,一个负责立旗帜,两手抓,两手都很硬。

说到这里,可能还有人会问,MPV毕竟还是个相对小众的市场,销量跟轿车、SUV没法比,华为干嘛非要在这里面投入这么大精力呢?

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

MPV市场虽然整体盘子不大,但是它的“含金量”特别高,尤其是在中高端领域,简直就是一座利润的金矿。

咱们还是拿丰田埃尔法来举例,这台车在日本本土的售价,折合成人民币也就三四十万,跟咱们国内一台普通的中型SUV差不多。

可是一旦进入中国市场,价格立马翻倍,实际成交价更是高得离谱。

一台车的利润,可能比卖十几台普通家用车赚得都多。

这种超高的溢价能力,不仅给丰田带来了巨额的利润,更重要的是,它树立了丰田在高端市场的品牌形象。

现在,随着我们国家三孩政策的放开,以及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个家庭出去旅游、走亲访友,五座车越来越不够用,六座、七座的MPV就成了很多家庭的刚需。

看看腾势D9的销量就知道了,一个月轻松卖出一万多台,这在以前的MPV市场是根本不敢想的。

这说明市场需求已经被点燃了,消费者也愿意为好的国产MPV买单。

对于华为和它的合作伙伴来说,这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当然,挑战也不小,毕竟现在这个赛道已经很拥挤了,而且像岚图梦想家,本身就已经用上了华为的一些智能座舱技术。

所以,智界MPV要想后来居上,光靠一个“华为”的牌子是不够的,它必须拿出更有说服力的东西,比如在智能驾驶方面做到遥遥领先,在车内智能生态的体验上做到独一无二,在整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上做到无可挑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打动消费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