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说说墨西哥汽车市场,其实很多人平时不太关注,但事实是,墨西哥可不是个“边角市场”,人家实力真不容小觑。你要是觉得墨西哥只是美国南边的小兄弟,那就错误了。这里可是全球第七大汽车生产国,每年产量杠杠的,关键还有1.2亿人口,这就意味着买车的人不少——市场体量在拉美绝对是大头,甚至对全球汽车制造也有影响力。
墨西哥有地理优势,紧挨着美国,这个位置让进出口有天然便捷条件。你想啊,墨西哥生产的车直接就能送到美国市场卖,运输成本低、时效快,哪个汽车企业不心动?同时墨西哥人工比美国便宜很多,对车企来说,这生产成本能省一块是一块。再加上墨西哥签了不少自由贸易协定,外企想进来基本不用担心高关税,赚钱动力自然就强。
这也就是为什么全球主流品牌在墨西哥都建厂了。你看日产、丰田、大众、本田、福特、雪佛兰……全都在这布局,把墨西哥当做生产基地。这种模式对墨西哥经济是一种积极促进——不光技术引进了,还带来了就业和税收。这平衡的很微妙,既便宜又高效,说到底就是大家都看准了这个市场。
现在看看今年9月份墨西哥汽车销量,一共11.7万台,同比微增0.5%。1-9月累计卖了107.5万台。整体来说,市场比较稳定,也没什么爆炸式增长。为什么这样呢?其实墨西哥经济还是在调整,外部环境也有限。从全球来看,今年很多国家经济增速都在下滑,墨西哥扛住了压力,还是实现了增长,本身就不容易。再加上墨西哥车市已经很成熟,增长空间不像中国当年那样野蛮。
具体到品牌,日产排第一,9月卖了20872台,同比增11.5%。去年排第一,今年还是老大,优势明显。日产在墨西哥“根深蒂固”,很多车都适合当地人用,也有不少比较便宜的入门车型,广受市场欢迎。雪佛兰第二,卖13967台,同比降8.3%。虽说跌了,但依然稳居第二,这也是说明美系车在本地影响力还是很大。第三是大众,卖了11475台,同比降0.1%,基本就是原地踏步。第四、第五是丰田和起亚,丰田略降但起亚却大增,涨了16.2%。说到底,韩系车近几年全球表现都还行,性价比也高,墨西哥这种经济型市场很合适。
接下来的马自达、现代、福特、名爵、本田,基本都是老面孔。值得注意的是,名爵下滑了17.8%,说明中国品牌还需要持续发力才能抢占份额。除了日系、美系、德系和韩系,墨西哥市场其实起初对中国品牌接受度有限,但这几年形势变化挺大。
说到中国品牌在墨西哥的现状就不得不聊聊最近几年的变化。十多年前名爵、江淮、奇瑞、长安、比亚迪等中国企业陆续进场。一开始,就是当“外来和尚”,主要靠价格低、配置高去抢用户。当然也不容易,毕竟墨西哥人以前更崇拜欧美日本品牌,觉得中国车不靠谱。但现在不同了,国内汽车在技术、外观和质量上都进步飞快,大家开始关注。你比如长安在9月的销量暴涨,直接同比增了250%——这数据真牛,说明中国车企找到节奏了,但也说明空间还很大。
再比如长城,9月卖了1293台,同比也涨9.7%。这对自主品牌来说是鼓励,虽然量不大,但增长稳健——毕竟本地消费者开始愿意买中国车,这就很不容易了。反倒是江淮销量下降,跌了16.6%,每个品牌还是有不同命运。说白了,墨西哥市场难啃,竞争异常激烈。不是说来几台便宜车就能站稳脚跟,产品本身要有亮点,售后服务系统还得跟上,营销也要本地化。
现在中国品牌在墨西哥还以整车进口为主,这就涉及关税和运输成本。所以很多品牌已经计划在墨西哥本地建厂,这才是深耕市场的正确路。这点跟当年中国家电、手机企业在拉美走的路挺像:先走贸易试水,后面搞本地化。这既能降成本又能缩短交付周期。等工厂落地后,产品价格优势和服务响应能力就能再提升一大步。可以说,未来几年中国车企在这儿还会有更多大招。
但要看到,墨西哥当前电动车市场还是刚起步。跟中国差得远,充电桩不够、电动车又贵,用户买起来不方便。这样市场就受限,但各大品牌都已经开始准备了。等到充电设施普及,价格再降低,电动车市场一定会起来。到时候中国优势就大了,毕竟现在全球电动车技术基本都被中国企业掌握着。
墨西哥市场还有个特点,就是用户爱SUV和皮卡。这些车既耐用又能装人、运货,实用性很强,符合当地人的生活和工作需求。紧凑型、小型轿车也有市场,但没前两者火。所以你看主流品牌在这基本都推SUV和皮卡,连中国品牌也专门针对这方面开发产品,不然很难跟欧美日系拼。
市场成熟意味着竞争残酷,新品牌想要分蛋糕就必须拿出真本事。产品要可靠,价格要合适,品牌服务还得贴近当地需求。这方面中国车企正在不断进步,没有谁能一步登天。
另外,墨西哥跟美国市场紧密绑定,如果你能在墨西哥站稳了脚跟,等同于在美国“门口”挂了招牌。这对中国车企来说意义重大。因为美国市场门槛高,直接进不去,通过墨西哥做跳板再走出口路线(比如墨西哥造的车卖去北美),就能实现绕道扩张。这条路很有想象空间,关键要看政策怎么走,以及当地投资环境。
不得不说,墨西哥在国际汽车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角色,这里汇聚了全球技术、资本和人才。如果中国车企能在墨西哥把基础打得牢,将来不仅是拉美市场,连北美、南美乃至欧洲都可能因为这里成为增长点。现在越来越多企业都开始在墨建厂,一旦本地化做成了,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竞争力就会瞬间提升。
墨西哥市场也在经历自身升级,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车转型,虽然过程缓慢但势不可挡。等到充电基础设施完善、技术更成熟,这个市场就会吸引更多的新玩家。对中国来说,这既是机会也是挑战。你要拼产品力,也要会搞本地化运营,还得懂营销。不光是卖车,修车、金融、保险,这一整套汽车生态都要上去,不然就算销量上去了,也只是昙花一现。
所以从整体来看,墨西哥今年汽车市场虽然增长有限,但各家品牌都在暗中较劲,谁都想当龙头。日产稳居第一,不过中国品牌已经越来越有存在感。只要中国企业在本地扎根,拿下工厂,把售后服务和产品做扎实,未来绝对可以分到更大的蛋糕。别看长城、长安现在量还不大,等他们把工厂建起来、产品更贴合市场,销量一定会再翻倍。
总之,墨西哥是块硬骨头,也是块大蛋糕。中国车企要从这里突围,就得“磨刀霍霍”,下足苦功。不怕你现在量小,就怕你没耐心没技术。只要坚持下去,把本地市场做透,终有一天能跟老牌车企一较高下。这就是墨西哥汽车市场的最大魅力,也是中国车企未来全球化的关键一环。大家都在求稳求进,中国品牌也要抓住机会,做好准备,来日方长,谁都有机会在这里翻盘!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