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最喜欢的公司之一,比亚迪这半年的成绩单整体挺亮眼,但也藏着些小纠结。
—— 表面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每一步都藏着长远布局。
先说业绩:蛋糕做大了,但每块小了点
比亚迪上半年卖了 214.6 万辆车,这个数字什么概念?把本田、日产这些老牌车企都甩在了身后,全球车企排名冲到第七。就像开餐馆突然从社区店做成了连锁巨头,营收 3712 亿同比涨了 23%,但净利润 155 亿只涨了 14%。
这说明什么?
行业价格战打得正凶,就像餐馆搞促销吸引客流,虽然客人多了,但每桌赚的钱少了点。
但老股民都知道,看企业不能只看一时利润。
最让人惊喜的是海外市场,上半年卖了 55.2 万辆,快占总销量的四分之一了。特别是在欧洲,5 月销量居然超过了特斯拉,德国市场同比暴涨 824%。泰国、乌兹别克斯坦的工厂已经投产,巴西、匈牙利的工厂也在加速建,以后海外卖车不用再从国内运,成本能降不少。
当然现在下水的多辆运输船真的非常及时,为继续在海外爆量打下基础。
这就像餐馆在本地竞争激烈时,果断开了几家海外分店,而且生意火爆,客单价还更高 —— 海外市场每辆车平均能多赚 几 万块。
这种 "墙外开花" 的策略,正是比亚迪最让我欣赏的地方。
技术护城河:把钱花在刀刃上
我常说,真正的好公司都懂得 "把利润变成肌肉"。
比亚迪上半年砸了 309 亿搞研发,同比增长 53%,相当于每天烧 1.7 亿搞技术。
这钱花得值不值?
看看第五代 DM 技术就知道了 —— 新款宋 PLUS DM-i 满油满电跑 1500 公里,从北京开到上海往返不用加油,这种硬实力不是靠广告吹出来的。
更厉害的是它的 "技术复利" 效应。
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刀片电池升级版连奔驰、丰田都来买,今年电池产能要扩到 300GWh,不光自己用还能外卖赚钱;
兆瓦闪充技术实现 "充电 5 分钟续航 400公里",这种技术壁垒不是竞争对手随便降价就能突破的。
我做投资,最看重的就是这种 "别人学不会" 的本事。
财务健康度:借钱扩张但不乱花钱
很多人看到比亚迪总负债 5943 亿就吓傻了,其实这里面藏着财务智慧。
就像精明的生意人懂得用别人的钱赚钱 —— 这些负债里 95% 都是不用付利息的,说白了就是供应商的钱、经销商的预付款,真正需要付利息的贷款才 286 亿。
这就像开超市,先拿货卖了再给供货商结账,相当于用别人的资金在周转。
现金流方面,账上还有 1860 亿现金,相当于家里存着三年的生活费,心里不慌。库存 1543 亿比年初涨了 33%,这就像冬天来临前多囤了些柴米油盐,虽然占地方,但如果明年春天行情好,这些都会变成利润。
风险提示:高手过招也要防绊子
做投资不能只看亮点,更要盯着风险点。
国内市场有点像拥挤的菜市场,二季度销量增速放缓,反而是海外市场暴涨 145% 在撑场面。这就像餐馆本地竞争太激烈,开始靠外地分店拉业绩。
这一点我很认可,可以观察到今年业绩好的,基本都是业务在全球都吃的开,海外营收也有越来越高的趋势。
欧盟那边悬着关税的事,如果裁决税率超过 25%,就像突然给海外分店加了租金,利润会受点影响。新车型唐 DM-i 交付周期延长到 45 天,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 好的是说明畅销,坏的是可能丢失一些市场窗口。就像热门餐馆排队太久,客人可能就去隔壁吃饭了。
不过看这车型定价 20万左右,配置还带激光雷达,竞争力确实够强,就看产能能不能跟上了。
好公司也要有好价格
如果你问我现在能不能买,我的答案是 "可以,但别急着全买"。
比亚迪当前研发之王势头强劲,市盈率 20+ 倍,就像优质房产标价合理但不便宜。
真正的投资大师都懂得 "分批建仓" 的道理,就像钓鱼要慢慢放线。
可以先建个仓位,然后等两个信号:
一是三季度国内销量能不能回升到 20% 以上,二是海外工厂产能利用率有没有突破 70%。这就像看餐馆生意好不好,不光看客流量,更看翻台率。
如果这两个信号都向好,再加仓也不迟。
记住,投资好公司就像养育孩子,要有耐心陪伴成长。
比亚迪现在就像十几岁的少年,虽然偶尔调皮(利润波动),但骨骼清奇(技术优势)、人缘好(海外市场)、肯努力(研发投入),长期看前途无量。
但千万别指望买了就天天涨,真正的大钱都是熬出来的 —— 耐心,才是投资者最宝贵的品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