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增程护城河被问界冲垮,纯电转型,已经没有退路

理想汽车像一位从骨头里透着“家庭厨艺大师气质”的奶爸 —— 从增程小王子到纯电挑战者,它的转型故事,别有一番滋味。

理想增程护城河被问界冲垮,纯电转型,已经没有退路-有驾

旧日荣耀,曾经把对手甩在后头

理想汽车的增程技术,简直是奶爸们的心头好:发动机效率高、不费油、不怕没电,跑长途不打怵。比如最早的理想ONE、后来的L9、L8这些,能扛1300公里,这可不是普通家庭车能做到的。尤其是那种“打开车门就像进了小型客厅”的设计,冰箱、空调、大沙发,撑足了幸福感,拿下了不少奶爸的钱包。

理想增程护城河被问界冲垮,纯电转型,已经没有退路-有驾

可,玩增程的已经不止它一个了。问界有了华为加持,其他老牌大厂也跟进“降维打击”,理想的优势变成了战场。结果就是增程车不再那么好卖,为了守住老客户,降价成了不得不走的路,从30万往下压到26万,利润自然受了影响——这就像卖家庭招牌菜,硬是被楼下餐馆和邻居家的外卖平台逼成了连锁店,明摆着难守。

转型纯电:从“奶爸车”到“技术流”

理想增程护城河被问界冲垮,纯电转型,已经没有退路-有驾

理想家这会儿是真急了,赶紧杀入纯电车市场,打算盘也打得挺紧:充电得快,还得随时能充,做不到这个,家庭用户根本不买账。它用了800V高压技术,让车9分钟充电跑400公里,还计划2025年全国铺3000个超级充电站,这就好比一家热炒馆子要把所有城市都开出分店。

从产品线来它今年动作不少——先是纯电SUV i8,又是性价比更高的i6,不光想着抢客户,还盯住了不同预算的用户群。纯电旗舰MEGA也改了几次,尤其是推出家庭版后,卖得不错;基本上盯准了“高端家庭用车”这个市场不撒手。

理想增程护城河被问界冲垮,纯电转型,已经没有退路-有驾

纯电还有“起步难”的问题。理想是后入局的,对手早就强势扎根,比如特斯拉、小米、比亚迪这些牌子,早就在大众的电动车认知里站稳。理想前两年光啃增程车,把纯电这点事儿压后了,现在转型,自然吃点技术线的亏。

内外困局:不能死守,还得花心思

理想增程护城河被问界冲垮,纯电转型,已经没有退路-有驾

理想现在的难处不止是纯电起步晚,还有其他老问题。比如它家车卖得再多,终归是依赖L系列几款增程SUV,单一产品线就像背着个风险包袱;再加上“自己家产品互搏”的情况——i6这么便宜,客户买了之后可能就没兴趣看增程的L6了,咋办?

而且纯电车目前虽然追上了点销量,但利润变薄、营收短期看是下降的。能不能打破僵局,还得花点心思。做新标签、搞差异化,比如让车多点“科技范儿”、车里体验比特斯拉还好,让家庭用户看一眼就打心里觉得值。

理想增程护城河被问界冲垮,纯电转型,已经没有退路-有驾

光急救不行,还得练好基本功

救市不是长久之计。增程车的客户能不能守住,纯电车的爆款能不能打出来,还得靠理想持续下功夫。战略上也得更灵活,不能只盯SUV市场,把纯电轿车提上计划,才是正路子。

理想增程护城河被问界冲垮,纯电转型,已经没有退路-有驾

从某种角度来理想转型新能源市场这事儿,就像一位奶爸从社区食堂老板转型成连锁餐饮老总,手艺够不够硬、点子够不够新,决定了它能不能活得更长久。不管是变危为安,还是长远卷起来,都藏着“与时俱进”的中国车企生存密码——只能不停变,才能活下去。

留两个问题聊聊:

理想增程护城河被问界冲垮,纯电转型,已经没有退路-有驾

1. 如果你是理想的客户,你觉得增程车和纯电车哪款更适合自己的需求?

2. 理想的老板李想还应做什么来吸引更多家庭用户?

理想增程护城河被问界冲垮,纯电转型,已经没有退路-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