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比亚迪能卖车、能赚钱,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比亚迪其实也很能花钱很会花钱。
工程师出身的王传福,带领比亚迪豪掷2100亿元。这些钱到底花在哪里了?
1. 营收超越特斯拉
意料之中,比亚迪交出了一份非常亮眼的半年报成绩单。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营收达到3712.8亿元,同比增长23.3%。同期,特斯拉营收4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95亿元)。这意味着,比亚迪首次在营收上实现对特斯拉的反超。
营收劲增的同时,比亚迪盈利能力也在稳定提升。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13.8%。比亚迪是唯一一家净利润过百亿的中国车企,排名第二的吉利只有93亿元。
营收、净利润劲增的基础,来源于比亚迪销量的持续攀升。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累计销量215万辆,同比增长33.04%。这一成绩,让比亚迪超越本田、日产、铃木等,在全球车企销量排名中跃升至第7位,创下中国车企全球最高排名。
值得关注的是,同期比亚迪海外热销47万辆,同比暴涨132%。
这意味着,比亚迪不仅在国内保持巨大领先优势,而且海外市场成为第二增长曲线,打破了“只在中国强”的局限。
2. 豪掷2100亿元
比亚迪这些成绩的取得,在于对“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理念执着坚守,关键是舍得在研发上投入,坚持走技术驱动发展之路。
以今年上半年为例,比亚迪研发投入同比大涨53.1%至308.8亿元,是同期净利润(155亿元)的约两倍。
在汽车行业,比亚迪研发投入一骑绝尘。
排名第二至四的吉利、上汽、长城,其研发投入分别为146.5亿元、101.7亿元、60.4亿元。显然,比亚迪一家的研发投入,等于上述三家之和。
即便跳出汽车行业,在整个A股上市公司范围中,比亚迪研发投入依旧遥遥领先,远远超过中国建筑、中兴通讯、中国移动等中字头知名企业。
总而言之,比亚迪不仅是汽车行业研发之王,也是整个A股的研发之王。
事实上,比亚迪在研发上高强度投入,早已是常态。
2011年至2024年间,比亚迪有13年的研发投入均超过当年净利润。截至目前,比亚迪累计投入已突破2100亿元大关,堪称研发狂魔。
3. 筑起专利护城河
看得见的是财报上的研发金额,看不见的是比亚迪12万名工程师“天团”的默默努力。这些中国工程师的苦功,结出了专利的“甜果”。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专利排名数据中,比亚迪强势包揽《全球汽车新能源技术中国专利授权量》《全球汽车混合动力技术中国专利授权量》,以及《全球汽车纯电动技术中国专利授权量》三大榜单首位,专利数量远超丰田、本田等跨国巨头。
比亚迪常年的巨额投入和专利技术,有效转化成创新竞争力。
从2021年开始,比亚迪依靠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等创新技术,实现厚积薄发。
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开始逐渐打破外国汽车品牌对中国车市长达几十年的垄断。
这种打破,不仅仅是销量上的打破,还有产品、车型、技术等全方位的打破。自主品牌从配角变成主角,合资和外资品牌从主角变成配角。
汽车行业进入时代巨变,全球车企科技竞赛进入白热化阶段,各大企业纷纷加大投入,力争在前沿技术领域占据制高点。
如果无法占据制高点,中国汽车行业在燃油车时代,被外国汽车垄断和支配的历史悲剧就会重演。
比亚迪以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巨额研发投入,带领自主品牌建立起属于中国的技术护城河,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完成从“追赶者”向“定义者”的竞争转型,并加速出海,在全球汽车舞台上也成为主角。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