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车厂待了16年的老张,盯着那台表显28万公里的混动卡罗拉发了半天呆,电池衰减只有9个点,他摇摇头跟徒弟说:有些话不能讲太明白
上个月有台2018年的混动卡罗拉开进厂里换机油,跑网约车的车主说表显快20万公里了。我顺手测了下电池,显示屏上跳出来的数字让我愣了几秒——衰减不到10%。隔壁工位的小吴凑过来看了一眼,嘀咕了句“这不科学啊”。可转念一想,这车搭载的那套1.8L混动系统,行星齿轮组那个设计,发动机和电机配合起来确实有两把刷子,油耗能压到4个多,关键是真不容易坏。不过话说回来,你要碰上网约车退役的车,表显里程这东西嘛…我就不多说了。
本田飞度这车我一直觉得挺邪门。车身就那么点大,后排空间硬是能塞下不少东西。有个客户当初买了台二手飞度代步,去年搬家的时候后座一放倒,小冰箱直接推进去了,连他自己都没想到。那个油箱中置的设计把地台做得特别平,1.5L自吸发动机匹配CVT,开个十来万公里基本不用怎么修。就是早几年那批CVT冬天容易罢工,2012年前后的车要是还在市面上,手动挡会更省事些。
大众高尔夫和马自达3这两台车,开起来确实跟其他家用车不太一样。高尔夫那个MQB平台做得还算扎实,1.4T的EA211发动机推起来不费劲,过弯的时候车身也稳得住。只是DSG这玩意儿脾气有点大,堵车的时候容易闹情绪,顿挫、异响这些毛病时不时会冒出来。马自达3那台创驰蓝天发动机压缩比做到13:1,自吸能调到这个数据算是下了功夫,方向盘指向也精准,开着挺带劲。缺点就是后排空间,坐两个成年人还行,要是一家老小出门那就有点挤了。
比亚迪秦PLUS DM-i这两年卖得挺火。那套DM-i系统热效率能到43%,亏电状态下油耗能压到3个以内,刀片电池循环次数也够用。我这儿有个跑网约车的李师傅,去年跑了差不多10万公里,算下来每公里成本就一毛多点,比开燃油车省了一半不止。他上次过来保养,跟我抱怨说当初应该直接上120公里续航那个版本,低配没快充长途跑起来有点难受。
宝马3系这几年二手价格其实挺香。2019年前后的车,20来万就能拿下,B48那台2.0T配采埃孚8AT,开起来那个顺滑度,50:50的前后配重也不是瞎吹的,方向盘指向比日系车精准得多。但是话说回来,过了质保期修起来是真肉疼,上个月有台3系变速箱出了问题,报价七万多,车主当场脸都绿了。所以这种车要么买延保,要么自己留点维修预算,别到时候修不起。
日产轩逸开着是真舒服。那台HR16的1.6L发动机配CVT,高速上巡航转速压得很低,座椅也软和,跑长途不容易累。我拆过几台开了五六年的轩逸,底盘那些胶套老化程度比同年份其他车轻不少,看得出来用料还可以。就是低配版本配置抠得厉害,连倒车雷达都没给,这点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本田CR-V算是SUV里比较均衡的选择,1.5T的动力应付日常够用,油耗也不高,综合下来六七个油。后排那个横开门的设计倒是挺实用,狭窄车位拿东西方便。保值率也还行,开个三年能卖到原价六七成。北方的朋友要注意下,冬天CVT有时候会启动冷保护,得热车一会儿才能正常开。
特斯拉Model 3这两年二手价掉得挺快,20万出头就能买到2021年的车。电机效率比燃油车高太多,家里装个充电桩每公里也就六分钱电费,保养成本更是低到离谱。不过买二手电车有个事得注意,电池健康度必须查清楚,早期那批18650电池的车衰减会快一些,别图便宜吃了亏。
买车这事儿其实没什么标准答案,关键看你自己的需求。图省心耐用,日系那几款混动基本不会让你失望;想要点驾驶乐趣,德系和马自达可以琢磨琢磨;预算不多又想省油,国产混动性价比确实不错。二手车的话,保养记录比什么都重要,有4S店完整记录的车总归让人放心些。那些表显里程特别整齐的网约车,或者价格低得离谱的事故车,还是别碰了,省下那点钱不够后面折腾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