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后台总有人问我,说自己的电动爹,明明伺候得跟亲爹一样,每天好吃好喝(充电)供着,怎么电池越来越像个渣男,说不行就不行了,续航掉得比我的头发都快。
这事儿吧,就特别魔幻。你以为你在养车,其实你在渡劫。车企们把一堆技术名词包装得花里胡哨,智能温控、BMS电池管理、液冷散热,听起来跟修仙功法似的,感觉下一秒你的车就要原地飞升了。但现实是,大多数人的车,离飞升还远,离自燃就差一个下雨天。
因为所有这些高科技,都打不过一个核心的、充满东方玄学的问题:你不会充电。
这根本不是技术问题,这是个社会学问题。就像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不是代码,而是突然窜出来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充电也是一个道理,你以为你在科学充电,实际上你的每一个“好习惯”,都是在给电池的坟头添土。
就说那个最典中典的“随用随充”。听起来特别科学,对吧?手机厂商都这么教我的。浅充浅放,保护电池。于是很多人,电量剩个百分之七八十,回家就插上枪,生怕明天上班路上趴窝了。但他们没告诉你的是,电动车的电池,它不是手机,它是个记仇的压缩毛巾。锂电池的核心寿命是按“循环次数”算的,你每次从80%充到90%,甭管充了多少,循环次数“滴”,扣掉一次。你天天这么干,电池的循环次数就跟KTV里切歌一样,刷刷地就没了。到最后,电池一看自己的循环次数余额,直接心态崩了,当场给你表演一个续航雪崩。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是把它当成一个不爱你的前任,别天天联系,等它快死了(电量低于20%),再假惺惺地救它一次。这才是PUA电池的正确姿势。
然后,第二个,这个坏了菜了,90%的人都中招,就是充电环境。夏天,大太阳底下,地表温度能煎鸡蛋,你把车停那儿充电。你知道车里电池什么感受吗?它感觉自己被扔进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还是没开空调的那种。电池温度飙到50度,里面的化学物质就开始集体蹦迪,跟喝了假酒一样,唯一的后果就是加速老化,运气不好直接给你表演一个原地鼓包。这就好比你让一个东北大哥去三亚过冬,他可能觉得很爽,但你让他穿着貂皮去三亚过夏天,你看他会不会当场削你。
下雨天就更刺激了。露天充电,雨水顺着充电枪就往里灌。你觉得有防水?朋友,世界上最不可信的东西,除了男人的嘴,就是消费级电子产品的“防水”。那点胶条,在几百伏的电压面前,跟纸糊的没啥区别。水进去,短路,起火,一条龙服务。去年广东那个哥们,车直接烧成了一个黑色的铁架子,三体人看了都得感慨一句艺术。所以,充电得找个好地方,阴凉、干燥,像个约会的餐厅,而不是公共厕所。
写到这里,我感觉自己像个老妈子在唠叨,但没办法,这些都是用钱和火花换来的教训。
再来一个,充完电不拔枪。这个我作为一个中年懒狗,必须承认我也干过。想着明天还得充,枪就一直插车上呗,多方便。但你不知道的是,这玩意儿跟鬼压床一样,会产生一种叫“寄生电流”的东西。充电器会持续不断地从电池里吸一点点电,来维持自己的待机。日积月累,你的电池就一直处于一种微弱的亏电状态。电池的内心独白是:“大哥,饭吃完了,你怎么还把筷子插我鼻孔里啊?”而且充电口长期暴露,进灰受潮,下次充电接触不良,那都是小事儿。
哦对,还有新车的“激活”玄学。总有老司机跟你说,新电池,得先用光,再充满12个小时,这叫“激活”,能让电池更耐用。我一听就乐了。大哥,你当这是诺基亚时代的镍氢电池呢?搁这儿玩复古呢?现在的锂电池,出厂前厂家早就给你激活八百遍了,人家比你懂。你非要把电用光,这叫“过度放电”,等于直接往电池心口上捅刀子,电压过低,电芯当场去世。新车买回来,正常用,正常充,别搞这些有的没的,不装了,摊牌了,你不是专业的,别给自己加戏。
最后一个,修复充电器。这玩意儿简直是车圈的茅山道士,号称能“修复硫化、延长寿命”。很多人就把它当成了日常充电器。结果呢?这种充电器的原理,就是用比正常高的电压去冲击电池,跟电疗杨永信似的。偶尔来一次,确实能打通一些堵塞的经脉(硫化)。但你天天用高压电它,电池的极板就跟天天被雷劈一样,老化速度直接坐上火箭。这就好比一个人有点虚,你给他喝碗参汤,补补。但你不能让他天天把人参当饭吃,吃到流鼻血,那不叫补,那叫送他上路。
所以你看,养个电动车,哪是开车,这分明是在修仙。你得懂点物理,懂点化学,还得懂点人情世故,知道怎么跟电池这个小祖宗搞好关系。就这点破事儿,车圈大佬们为什么就不能设计得傻瓜一点?非得让用户去学电工?
归根结底,现在的电动车市场,就是一场大型的黑暗森林生存实验。车企们都在掀桌子,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他们把所有的成本都压在了续航、智能这些看得见的地方,疯狂堆料,疯狂降价。那看不见的地方呢?比如充电的安全性、电池的长期耐用性、用户教育呢?对不起,这些东西不性感,带不来流量,自然就被扔到了角落里。
最好的产品是什么?是让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最好的充电,也应该是插上就走,拔腿就忘,而不是让每个用户都变成提心吊胆的电池专家。但能做到吗?我看悬。毕竟,让用户多换几块电池,对某些人来说,可能也是一门不错的生意。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